494
汽車大全
IBM的光譜存儲到底強在哪?
2015年的時候IBM發布了其軟件定義存儲產品—光譜存儲,毫無疑問,在當時IBM又將軟件定義存儲的理解難度提升了門檻。“光譜存儲”作為新名詞,即便作為業內從業者從字麵上也很難迅速地探讀到軟件定義存儲的內容…經過兩年的市場磨礪之後,今年6月IBM再次邀請我們前往體驗這款產品。此次體驗與之前IBM媒體活動有些不同。首先是地點,直接設在了位於北京的IBM研發中心,這在以往並不多見;再者是參加人員,除小撮媒體外參會多數為企業技術精英。經交流獲悉,他們中有的是IBM產品用戶,有成功案例的,則登台傳授經驗;當然也有非IBM產品的用戶,他們對IBM的軟件定義存儲產品有濃烈興趣,慕名而來。
當天格外炎熱,會場依然座無虛席。會議未開始,場下早已開啟了群聊模式,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整個活動更像是一場行業內的技術交流沙龍。IBM大中華區存儲及軟件定義基礎架構總經理吳磊作為此次活動的開場致辭人,是我們本次專訪對象。他個人也是IBM軟件業務市場的推動者,他十分堅信,在未來軟件相比硬件更具市場潛力。
光譜存儲的優勢
“光譜存儲”雖然是個新名詞,但並不是一個顛覆性的新技術,它的本質還是軟件定義存儲軟件,它的作用就是利用IBM的軟件實現對企業數據存儲的優化管理。此次活動的目的也是讓行業內的領導者傳授經驗,為信息化轉型的跟進者在“如何建立異構存儲環境下利用軟件定義存儲產品打造優越的用戶體驗”的問題上提供參考信息。
隨著信息化轉型的大戰略步伐加快,互聯網的出現加速了新技術的發展也加劇了市場競爭,為滿足新業務需求,市場倒逼企業技術架構進行升級。對於數據存儲空間優化、安全性、運維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吳磊介紹,介於數據安全性考量,企業更喜歡采用私有雲存儲核心數據,公有雲提供企業非核心數據存儲的混合雲模式。而在本地存儲架構中又存在多種品牌、不同係統、內置盤外置盤等等複雜的存儲環境,這對於數據管理運維人員簡直就是噩夢般的存在。針對一係列的存儲問題,吳磊表示,“光譜存儲”都可以完美解決。
光譜存儲是IBM曆經四年的時間打造,是第一個以軟件形式能夠從塊存儲、文件存儲和對象存儲三方麵全方位提供存儲服務的。同時也是第一個且唯一可以提供私有雲、公有雲、混合雲、一體機、純軟件多模式的交付平台。
開放兼容是光譜存儲最為重要的優勢,另外一個優勢便是穩定。
在企業級服務器設備中,性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但在性能之前更受企業關注的是穩定性。對企業而言,服務器宕機也意味著業務的中斷,收益受損。吳磊介紹,光譜存儲本來是內嵌於IBM存儲服務器裏一款軟件,後來IBM投入研發人力特別將其單獨開發,完善了可視化管理的UI界麵;兼容更多樣的係統環境、存儲架構,蛻變成獨立可銷售的軟件產品。產品本身已經經曆過10多個版本的迭代,經受了多年的市場考驗。
光譜存儲市場現狀
一開始軟件定義的存儲都是一些互聯網公司,企業把它放在一些非生產,如開發、測試環境。但從2016年下半年,特別是到今年IBM看到越來越多的客戶已經著手在生產環境部署。吳磊表示,目前來講大中型的企業在傳統數據中心已經開始進行部署。中小企業更多是在互聯網應用,還沒有部署,但在大數據的場景的應用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部署。所以,整個光譜存儲的產品,本身的覆蓋麵是比較廣泛的。
其實有很多小微企業,比如在江浙一帶新的一些私營企業,他們都有購買,從十幾萬,幾十萬人民幣,到上百萬人民幣,部署的方式也非常靈活。另外吳磊還表示,由於數據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了混合雲,IBM現在看到,“光譜存儲”在混合雲的場景底下越來越被客戶選擇。
光譜存儲的未來
IBM被稱為“藍色巨人”,作為最為矽穀曆史最為悠久的科技公司已經屹立於世界百年之久,這與其強大的研發能力以及科技趨勢的敏銳洞察力密不可分。IBM很多時候的策略並不能夠讓人一目了然,就像當初先後售賣自己的PC業務和X86服務器業務給聯想,即便在當時它們都是盈利的。之後我們便見證了PC廠商最為難熬的年月。直至今日,PC依舊難以恢複往日繁盛;2016年之後服務器廠商出貨量則開始出現下滑,並且下滑幅度逐步加大…這也從側麵反映出IBM的前瞻性,硬件業務的售賣也促使軟件未來會占據IBM越來越大的比重。
IBM從硬件向軟件的轉變首先從在過去的營收報表裏能夠看出,IBM的軟件營收占比已經呈現直線上升的態勢。而在研發方麵吳磊透露IBM的目前也已開始向軟件傾斜。而在吳磊個人看來,在混合雲的環境下,因為存在快速部署,快速回收,靈活應變,同時客戶在追求更低成本的趨勢下,軟件定義的存儲一定是方向,光譜存儲的未來市場必然也是光明的。
信息化轉型,大數據時代到來所引發的數據爆發增長已經是當下清晰可見的事實,而如何解決數據存儲問題是迫在眉睫的關鍵。IBM光譜存儲給出了領先的解決方案,轉型投入的預算是巨大的,企業市場產品提供商眾多,特別是近年來國產廠商的崛起,競爭激烈。如何讓用戶快速充分地理解並接受產品,是IBM目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而本次的活動效果來看,這並不失為是當下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讓用戶看得見摸得。好不好?用了就知道。此種形式活動對用戶而言,一方麵是熟悉IBM的產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讓用戶接受IBM對企業服務那種精益求精的理念—沒有什麼業務是“小生意”,沒有什麼麻煩是“大問題”。
最後更新:2017-09-05 14: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