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汽車大全
報告:新三板市場差異化製度供給不足 微觀基礎待提高
9月3日上午,由中國證券報和中國新三板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中國新三板發展戰略高層論壇”暨“《中國新三板創新與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報告》總結了新三板五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了新三板目前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了新三板未來的發展方向。
《報告》總結了2016年新三板市場運行的總體特征:一是企業掛牌依然保持強勁增長;二是股票發行增長速度放緩;三是“創新層”掛牌公司市場表現明顯強於“基礎層”;四是股票交易不活躍;五是差異化製度供給不足;六是掛牌公司經營情況喜憂參半;七是市場微觀基礎質量亟待提高;八是市場監管力度明顯加強。
《報告》明確提出,以2016年6月實施市場分層管理製度為標誌,新三板進入市場化製度的完善階段。因此,製度供給應轉到“差異化製度”安排,發展戰略也進入“質量效率型”,即以差異化製度安排為核心,提升市場質量,改善市場流動性,優化市場資源配置。
對於目前存在的股票交易不活躍等問題。《報告》指出,其根本原因在於現在新三板市場與五年設立之初相比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我們在製度設計、新三板企業的服務上沒有及時跟上。
中國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劉平安表示,中小型企業融資需求強勁,市場發展速度太快,必然伴隨著製度供給跟不上和市場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任何市場製度的建設和完善是循序漸進的,未來製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方麵。
一是創新證券發行製度。在市場再分層的基礎上,實行完全市場化的證券發行製度——注冊製。
二是調整市場準入製度。包括調整企業掛牌的市場準入門檻,限製傳統的大型企業進入新三板,鼓勵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進入新三板;調整投資人適當性管理製度,平衡市場供需結構;調整交易所市場主辦券商的特許經營製度,向交易所市場以外開放,重新發放主辦券商牌照。
三是完善市場交易製度。包括推出大宗交易製度;完善做市商交易製度,盡快讓非券商成為做市商;在市場分層基礎上,推出競價交易製度。
四是優化市場資源配置。包括推出市場化、常態化的退市製度;擇時推出“轉板”製度;以市場分層為切入點,為差異化製度管理提供基礎性製度安排。
五是強化市場監管,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包括加大違規主體的法律責任;及時推出差異化的信息披露製度;在新三板試行集體訴訟製度。
截至2017年6月30日,新三板掛牌企業已達11314家,是2013年底擴容至全國前336家的33.7倍。2017年上半年,新三板市場定增融資規模為598.5億元,好於市場預期。從發型次數來看也未有明顯的下滑趨勢,2017年上半年全市場完成1449次發行,而2016年上半年這一數字為1558次。
(原標題:報告:新三板市場差異化製度供給不足 微觀基礎待提高)
最後更新:2017-09-03 16: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