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7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醫院”+“互聯網”,京頤領銜構建互聯網醫療新生態

摘要:9月7日,阿裏雲棲專家“走進京頤”線下活動在上海舉行,大咖雲集共話醫療新技術。會前,京頤集團CTO兼醫療雲事業部總經理宋建康接受了雲棲社區的專訪,著重介紹了京頤基於醫療核心業務係統的平台建設情況。

2011年,移動互聯網醫療概念橫空出世。近年來,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在國內外的發展如火如荼,這些關鍵技術的推出推動了醫療信息化建設的全麵轉型,由此驅動的互聯網醫療、醫療雲、智能醫療,已然成為當下的行業熱門。然而,一個簡單的應用模型,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走進京頤”活動中,京頤集團CTO兼醫療雲事業部總經理宋建康在會上介紹了移動互聯網醫療的現狀、醫療雲平台的設計及應用,並在采訪中對這些熱點話題進行了全麵解答。

移動互聯網醫療的堂吉柯德

醫療行業準入門檻之高毋庸置疑,給移動互聯網醫療帶來了極大挑戰,更遑論中國醫療體製內現存的各種複雜問題。宋建康表示,一方麵,政策因素深刻影響著移動互聯網醫療的推進;另一方麵,市場發展趨於穩定、投資力度回歸理性,保險、藥品等各種盈利模式被逐一嚐試,新模式乏力,導致盈利壓力凸顯;最為重要的是,醫療行業敏感度很高,業務複雜度與業務壁壘高,傳統廠商占據醫療核心係統,移動互聯網醫療難以進入核心領域。

雖然一係列的優惠政策陸續出台,比如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醫生多點執業逐步放開、互聯網第三方平台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結束、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征求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調動了行業積極性,但是現狀表明,互聯網整合還存在相當大的難度。

憑借深厚的醫療IT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及創新機製等核心競爭力,京頤集團聚焦醫療核心業務,並推出了60+醫療行業產品,全麵布局智慧醫療、互聯網醫療、醫療服務等醫療信息產業。基於“互聯網”+“平台”的未來核心戰略方向,在采訪中,宋建康著重介紹了京頤基於醫療核心業務係統的平台建設及應用情況。

基於醫療核心業務係統的在線交易雲平台

“醫院+”平台是京頤集團成員企業之一趣醫網的核心平台性產品,針對醫院、醫生、患者、藥店、供應商、基層等多角色所打造的多端應用。

在業務架構上,“醫院+”平台對接了超過200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的院內核心係統,並能兼容現網200多個廠家的異構業務係統。在技術架構上,其基於用戶身份證號的地理分區機製,能夠輕鬆解決數據庫性能問題,提升平台橫向擴展能力;高可還原性實時監控係統,支持分布式請求鏈路關聯及跟蹤、異常實時預警等,可快速精準定位問題;此外還應用了ATM遠程升級係統,遠程對院端係統進行升級及控製,降低維護成本,提高響應速度;還有端到端探測機製,可實時監控分布在全國數千家醫院的服務狀態。

a38dc2c3ba7f9515f3c07b41861d62b8d509a295 

“醫院+”平台技術架構圖

 

宋建康表示,阿裏雲作為京頤集團的重要合作夥伴,為整個業務係統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在如上顯示的技術架構中,就選用和部署了536台ECS、81台RDS、205個SLB、16台redis、5個DTS,以及其它阿裏雲雲資源及產品服務,能夠實現puppet集成化一件部署升級,自動監控預警管理還有靈活的異地災備切換。雲計算與AI不可分割,阿裏雲的人工智能ET目前已具備多項醫療能力,也為其提供了虛擬助理、醫學影像、精準醫療、藥效挖掘、新藥研發、健康管理等輔助性功能。

在平台的搭建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來自業務與係統上的多重挑戰。一是業務與係統的分化異構,為實現業務的個性化在後台兼容了2000個以上醫院係統差異性適配;二是係統網絡部署環境的挑戰,係統內外網隔離容易帶來延遲、內網IP問題;三是業務量的挑戰,平台根據實際業務發展實行多分區支持,分區間獨立運行,互不幹擾,提升平台整體性能;四是7*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要求,包括監控中心、異常全鏈路跟蹤、異常自動分類與排查等服務,平台基於requestId機製的跨服務器全鏈路異常跟蹤體係,覆蓋了用戶終端、雲、院端係統的全方位監控;五是版本管理問題,趣醫獨有的兩端適配機製實現了高低版本的兼容適配,全量&增量升級、遠程升級上也有設計;最後還有業務可靠性保障方麵的挑戰。

“醫院”+“互聯網”,致力於互聯網醫療新生態

“依托‘醫院+’平台,趣醫網構築了統一的醫院移動互聯網入口,推進醫療機構快速融入互聯網新生態並完成互聯網服務模式的轉型。”

截至目前,“醫院+”平台上線二級以上公立醫院2034家,其中三級醫院1200多家,占三級醫院總數的54%。目前京頤共維護基於“醫院+”平台的雲計算中心服務器536台,各醫院端服務器2000+台,具備資金結算和雙向交易能力的醫院1000多家。

連接一切,服務無邊界。“醫院+”平台致力於支撐醫療機構的信息係統,提供精確順暢的業務流轉平台,並最終構築多方共贏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生態圈。其構建的互聯網醫療生態圈架構,深度直連醫療機構,為醫療機構建設移動互聯網服務的統一入口,並為第三方服務商提供了統一開放的服務平台,完美實現了基層、供應商、第三方的互聯網服務。

130953a3dd5779fbd83b48a244837490095f7754 

“醫院”+“互聯網”的生態平台

依托‘醫院+’平台,針對醫院、醫生、患者、藥店、供應商、基層等多角色,京頤打造了豐富的多端應用,包括互聯網就醫便民服務平台、分級診療平台、區域臨檢、影像、心電、病理中心四大中心、物資供應鏈平台、商保理賠平台、智能綜合支付平台、區域清結算平台、醫療雲平台等等,實現了便捷就醫、全方位業務監控、保障醫療業務數據準確性和安全性、支持模式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開展、“雲+端”網絡模式實現采購配送一體化、實現醫療機構與保險機構之間必要的數據共享,並最終實現互聯網的就醫支付模式。

“基層醫療機構不可能像大醫院一樣花很多錢去投入IT基礎設施建設,自建信息團隊,更不可能持續性的投入做係統的後續維護。”

在醫療雲平台建設上,宋建康提到,醫療雲平台麵向中小型醫療機構能夠提供“一站式”IT軟硬設施租賃式雲服務。以雲HIS、雲HRP、雲PACS為核心,全麵滿足各醫療機構所需,為客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低成本、免維護、高安全的SAAS服務。

 

醫療雲平台

互聯網醫療的雲化未來

隨著醫改向縱深方向發展,互聯網、雲計算等醫療信息技術必然會成為醫改的重要抓手,然而要想真正把技術應用於醫療領域,解決行業麵臨的難點和痛點,仍然有諸多挑戰橫梗在眼前。因此,緊跟“互聯網+”浪潮並加快雲計算轉型互聯網的步伐,是每一個醫療從業者必須明白的準則。相信在未來,醫療行業必會向著互聯網化和平台化轉變,形成完整的生態鏈。

最後,宋建康表示,京頤集團未來還將持續致力於通過新技術手段革新醫療模式,更好地服務社會,改善民生。

最後更新:2017-09-21 09:35:42

  上一篇:go  北大博士在阿裏:因為期待,你需要更出色!
  下一篇:go  MySQL · 源碼分析 · 一條insert語句的執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