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汽車大全
農村土地三項改革試點督察結束 宅基地改革試點“地位凸顯”
在圍繞“農村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製度改革、征地製度改革”三項試點展開(下稱“農村土地改革三項試點”)的耗時近兩個月的督察結束之後,國土資源部正在緊張匯總督察工作中收集的有關情況,以期與正在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形成良性互動。
在督察過程中,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來自試點地區的情況反饋顯示,農村宅基地改革由於其與農村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征地等方麵的緊密聯係,有可能成為農村土地改革的突破口。
日前,福建省國土資源廳廳長葉敏撰文指出,綜合“三塊地”改革試點看,宅基地製度改革最有可能率先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推廣。而國土資源部調研組則認為,宅基地是農村建設用地的主體,在統籌推進“三塊地”的改革中尤顯重要。
效果複合
“從試點地區的情況看,宅基地改革試點收到了不錯的效果。”8月16日上午,一位試點地區的基層國土資源職能部門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他所言的“效果不錯”,不僅包含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本身,還包括這項試點在其他領域發揮的效果和作用。
2015年,經全國人大授權,國土資源部牽頭在全國選取33個縣進行“農村土地三項改革”試點。這項試點工作實際上是遵循十八屆三中全會“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探索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渠道”的精神和原則開展的。根據全國人大授權,2017年是這項改革試點的“收官之年”。
之所以說,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取得的是複合性效果,主要是因為其除了在用益物權和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這個目標之外,還收到了提高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效率、增加耕地保有量等方麵的作用。同時,還在金融等領域實現了製度創新和突破。
福建省晉江市是農村宅基地改革的試點縣市之一。試點情況顯示,試點啟動以來,福建省晉江市共騰退宅基地3748畝,其中城市改造騰退宅基地1732畝,節地率達66%。較大幅度地提升了土地使用效率。達到了集約節約使用土地的效果,同時還增加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安徽省金寨縣則是農村土地三項改革試點縣市中的貧困縣。試點兩年期間,全縣完成宅基地複墾2.3萬畝,除去規劃村莊建設自用地5000畝,新增耕地保有量1.8萬畝。通過宅基地改革試點,增加了耕地的保有量。
浙江義烏作為試點市縣,農村宅基地改革則在金融領域收到成效。截至目前,義烏全市24家金融機構均可開展宅基地抵押業務辦理,累計辦理宅基地抵押登記92宗,抵押金額達1.42億元,貸款金額1.19億元。
關聯緊密
根據全國人大的試點授權,農村土地三項改革試點工作的為期三年。按照這一授權,2017年是該項試點的收官之年。因此,國土資源部通過全國督察等方式,希望加快農村土地三項改革試點的有關工作,以期實現與《土地管理法》的良性互動。
不過,在試點工作中,還是存在進展和進度的問題。日前,福建省國土資源廳廳長葉敏在國土資源係統內部刊物上撰文指出,“三塊地”改革總體還是進展不夠快,探索不夠深、辦法不夠多,離改革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葉敏在文章中指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不容回避。比如3年試點改革期滿後與相關法律銜接問題、集體土地產權虛化弱化問題、改革動力問題、配套政策缺失問題等,都需要進一步探討研究。
不少參與試點工作的人士都認為,宅基地改革由於其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征地工作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在國土資源部的調研中也認為宅基地是農村建設用地的主體,在統籌推進“三塊地”的改革中尤顯重要。
福建省的統計數據顯示,集體建設用地中,宅基地、公共設施及公益事業、農村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三者比例基本為8∶1∶1。在集體建設用地中,經營性用地隻有10%,而宅基地比例約占了80%。因此,就改革範圍而言,宅基地製度改革大大超過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
同時,農村集體土地中的宅基地和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時常切換。根據督察反饋的試點地區情況,義烏市在宅基地改革試點中,對於騰退出的宅基地,都通過相關手段,轉為經營性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同為試點地區的晉江市,則在試點中,將騰退出的宅基地,轉為民宿、旅遊、電子商務等用途。
突破所在
實際上,除了在數量與範圍方麵,宅基地與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方麵多有關聯之外,其與征地製度的改革與完善,亦有較高相關性。這一點,在試點過程當中,也有比較明確的反饋。
天津市薊州區是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之一。記者了解到,在試點過程中,薊州區出台了《薊州區土地征收目錄》《薊州區土地征收征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法(試行)》等6個配套文件。安徽省金寨縣也出台了類似的文件,其間,都涉及到宅基地的征收問題。
“農村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必然會增加存量建設用地供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建設用地需求,從而減少征地的衝動,縮小征收範圍,征地製度的改革也就少了很多阻力。”葉敏在國土資源工作通訊刊發的文章中表示。
多位基層國土資源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於宅基地改革的重要地位皆有共識。他們告訴記者,改變剛性的宅基地配置“一戶一宅”的框架,是此次試點過程中,一線試點地區工作人員的主要意見建議之一。這種意見認為,中國人多地少,不加區分地實施農村宅基地一戶一宅,不利於集約、節約使用土地資源。
對此,葉敏提出了兩權分離的思路。參考城鎮國有土地兩權分離的模式以及農村承包經營權三權分置的思路,設計包括宅基地在內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製度體係。即宅基地使用權作為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用益物權,可設置一定年限的使用權。
(原標題:農村土地三項改革試點督察結束 宅基地改革試點“地位凸顯”)
最後更新:2017-08-20 0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