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25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回歸物質的本身很重要 馬自達的“執拗”之路

如果說,汽車廠商對於科技有著極大的追求,對於研究方向的不斷探索,對於新型技術的不斷實驗也成為了車企每年最為花錢的一項工程。而隨著汽車市場的不斷膨脹,車企如果不抓住科技與互聯網的趨勢進行延伸,必將迎來的就是年複一年的虧損。

然而,在眾多的車企當中,有著這麼一家車企。當大夥都在研究著新能源汽車的創新模式時,他還在研究內燃機;當大夥紛紛鑽研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時,他還在研究自然吸氣。當大夥開始實驗激光大燈時,他還在捯飭氙氣大燈。但就是這家車企,無論是各路車企還是各年齡階層的車主都對於鍾愛有加。馬自達,一個執拗的技術一刀流。然而他,憑什麼鍾愛“啃老本”?

如果說馬自達對於自然吸氣的研究已經超過了車企對於一項技術的保留時間,那麼不妨先來看看馬自達的渦輪增壓車型技術是否能夠過硬。縱觀馬自達在中國銷售的曆代車型中,唯一一次出現的渦輪增壓則是搭載著2.3T的CX-7。然而這輛代表著馬自達CX係列SUV的首款車型卻沒能獲得市場認可。而從購買的2.3T版本的CX-7車主口中我們得知:

2.3T的CX-7雖然在動力上與脫困能力上都有著不小的優勢,但是無論是加速的實際表現,和行駛的線性程度均沒有馬自達的自然吸氣車型優秀,而油耗相比起2.5L的車型要高出不少。

因此,對於上一代的馬自達2.3T渦輪增壓發動機,馬自達仿佛將他比擬成了作秀的產品,沒有實際效果,沒有實際意義的一款渦輪增壓車型也在中國茫茫的SUV車海中得到淹沒。然而,搭載著2.3T的MPS版本的馬自達卻成為了馬粉們的終極目標。

話說回來,從CX-7的車主中我們可以看出,即便是渦輪增壓車型的車主對於馬自達的自然吸氣都給與了非常不錯的評價。然而,隨著馬自達上一代產品銷量的快速下滑,最為技術一刀流的馬自達選擇對現有產品進行技術的在提升。但這種提升並不在於渦輪,而此番提升卻是在自然吸氣中得到了升華。

可以說,搭載著創馳藍天技術的馬自達CX-5進入市場,引發了汽車界對於自然吸氣車型的高度討論。歐美15:1、中國13:1的超高壓縮比帶來了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無法比擬的超低油耗。

而在排氣的設計上,馬自達也將原本的“芭蕉”變得扭曲,4-2-1的排氣歧管與缸內工作原理相結合,達到同時做工相互協作的功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各缸工作時排氣回流的影響。

說道執拗,當大夥都在猜測著馬自達將推出渦輪增壓等等車型時,馬自達推出了創馳藍天技術,而當大夥崇拜創馳藍天技術的超高科研能力與應用能力時,馬自達卻再一次令全球汽車界瞠目結舌。轉子發動機,這個令馬自達名聲大振的產品雖然已經被市場判定死亡,但馬自達的執拗,讓眾人匪夷所思的認為轉子將再次複活。

馬自達不是轉子的締造者,而轉子終將依靠馬自達。回顧當年的轉子浪潮,研發轉子發動機的過程,既沒有競爭對手,也沒有可供參考的前輩。馬自達買下專利才發現這項技術還有很多漏洞,當年歐美日許多汽車企業,比如日產、通用、豐田、保時捷等都曾購買轉子專利,但隻有馬自達成功製造出量產轉子發動機車型。從而成為第一輛獲得勒芒24小時拉力賽的日本賽車。

然而馬自達的執拗隨著時代的進步,仿佛有些不近人情。鍾愛內燃機,鍾愛自然吸氣,鍾愛手自一體,鍾愛…汽車。理解的對其讚不絕口,不理解的對其嗤之以鼻。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中國汽車市場的起步相比於歐美國家要晚了40年之久。因此,消費者對於汽車仍舊保留著新鮮與對未知的渴望。期盼的新鮮事物的產品,向朋友炫耀著配置的至高無上。

而在歐美,汽車過早的進入生活,使得汽車回歸了其最根本的屬性—代步。而對於代步工具來說,配置的高低並不重要,省錢、省心才是最佳的選擇。因此,馬自達選擇的創馳藍天技術則是對傳統汽車工業的高度提升,這種提升並不是在科技上,而在技術上。沒有全景天窗、沒有渦輪增壓、沒有9速、8速變速箱。但駕駛他的人都會對它的駕駛感受讚不絕口,這就是馬自達執拗的成功。

“提升內燃機效率才是我們的核心技術路線”----人見光夫

最後更新:2017-10-08 02:23:14

  上一篇:go 8月份轎車銷量:英朗繼續領跑,朗逸好轉,帝豪奮起叫板合資
  下一篇:go 哈弗H6最怕國產的SUV!完爆繽智,碾壓XRV,僅售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