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
汽車大全
顛覆傳統 凱迪拉克CT6流媒體後視鏡體驗
[ZOL汽車電子]流媒體也稱流式媒體,是邊傳邊播放的媒體,其在互聯網上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流媒體屬於視頻類技術,如果應用到汽車上難免讓人往影音娛樂方向去猜想,但流媒體後視鏡的的確確是一個安全性配置,顛覆了傳統光學後視鏡的使用習慣。
CT6是凱迪拉克新一代旗艦轎車,其軸距超過3.1米空間大到沒朋友,盾形格柵和攻擊性十足的頭燈讓CT6動感十足,全鋁車身、3.0升雙增壓發動機及一些高科技配置讓其與一些德係D級車競爭也底氣十足。作為汽車電子頻道編輯,最吸引眼球的是CT6上搭載的流媒體後視鏡,它也是第一款搭載流媒體後視鏡的量產車型。近日,筆者拿到一輛2017款凱迪拉克CT6 鉑金版車型,為期一周的使用和測試讓我對流媒體後視鏡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麵跟大家分享一些流媒體後視鏡的使用心得。
什麼是流媒體後視鏡?
相信許多看官仍是一頭霧水,對流媒體後視鏡一無所知,所以先在這科普一下省去大家度娘的時間。流媒體後視鏡以屏幕取代鏡片,通過攝像頭將車輛後方影像在屏幕上實時顯示,駕駛員可以通過視頻圖像獲得車輛後方情況。
通過車尾的攝像頭拍攝,將車後方圖像在後視鏡屏幕顯示出來
凱迪拉克搶占先機
流媒體後視鏡是實景顯示技術的應用,它打破了傳統光學後視鏡的壁壘,成為近幾年汽車電子黑科技之一。2016年的CES展會上,凱迪拉克、寶馬等多家汽車廠商推出流媒體概念車型,也讓這項汽車電子領域的黑科技展現在世人眼前。
凱迪拉克CT6流媒體後視鏡
其實2015年的CT6量產車已經搭載了流媒體後視鏡,並且已經取得了用戶的認可和不少好評。凱迪拉克敢為人先,率先推出流媒體量產車型,在產品技術和穩定性方麵取得成功,目前凱迪拉克旗下多款車型搭載流媒體後視鏡,這也成為其產品的一大賣點。
外觀設計簡約
流媒體後視鏡是汽車電子新寵,是黑科技,外觀設計理應炫酷、高大上才對!然而卻恰恰相反,CT6上的流媒體後視鏡“姿色平平”,跟普通後視鏡無異。
CT6流媒體後視鏡正麵
CT6流媒體後視鏡背麵
CT6流媒體後視鏡細節
CT6流媒體後視鏡采用無框設計,但並不是真的沒邊框,隻是邊框窄,屏占比更高而已。最近新推出的IPHONE8也采用這種設計,是否有借鑒參考呢?流媒體後視鏡背麵大麵積采用黑色塑料材質,有個光感傳感器似的設計,其他再無特別之處。
分工明確的攝像頭
流媒體後視鏡由屏幕、攝像頭、主機三部分組成,而車尾的攝像頭讓大家傻傻分不清!
凱迪拉克CT6車尾攝像頭
在CT6牌照架上方有兩枚攝像頭,乍一看讓人一陣頭暈。經過查閱資料了解,左側的攝像頭是流媒體後視鏡的組成部分,右側的攝像頭是倒車影像的組成部分。由於兩者所需的拍攝廣角、光圈不同,所以分別需要不同的攝像頭來取景,下文會有兩者拍攝的對比。
流媒體後視鏡支持一鍵開關
細心的朋友可能早就發現了,在流媒體後視鏡下方有個類似“扳手”的東西,下麵來揭開它的麵紗!
CT6流媒體後視鏡
流媒體後視鏡可以一鍵開啟(如上圖),開關位置明顯,便於駕駛員操作。流媒體後視鏡固然有優勢,但畢竟屬於新功能,許多駕駛員並不能短時間適應,CT6流媒體後視鏡具有開關功能,可以讓駕駛員有適應的時間,對其循序漸進的熟悉過程。
流媒體後視鏡拍攝範圍實測
流媒體後視鏡以屏代鏡,拍攝範圍更廣,那麼流媒體後視鏡拍攝範圍有多廣呢?我們閑話少敘,直接看測試結果。
*水平拍攝角度測試
Ⅰ.水平角度測試方法:測試原理很簡單,利用正切函數計算得來。
流媒體後視鏡拍攝視角測試原理
Ⅱ.測試過程:預測出某點牆麵距離(如圖中B的距離),將車尾停到預定點,通過觀察流媒體後視鏡畫麵確定兩側邊界,測量兩點間距離(如圖中A的距離)。
實際測量過程
Ⅲ.測試結果:
實際測試所得數據結果
通過不同車距的四組測試,流媒體後視鏡的水平拍攝廣角逐漸增大,平均廣角在68°左右。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流媒體後視鏡的水平拍攝寬度很大,並不是簡單的數據可以體會,傳統的後視鏡與其根本沒有可比性。
*垂直拍攝範圍測試
Ⅰ.測試過程:將車尾距護欄1.5米處停穩,在關閉流媒體狀態下觀察後視鏡的垂直視野範圍,用盒尺測量;在開啟流媒體狀態下觀察後視鏡的垂直視野範圍,並用盒尺測量。
垂直拍攝範圍測試過程
Ⅱ.測試結果:
實際測試所得數據結果
通過測試結果不難看出,傳統後視鏡與流媒體後視鏡垂直拍攝範圍相差無幾,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拍攝低點距地麵的高度不同,那麼這又有什麼作用呢?下麵我們來做個試驗。
測試過程中畫麵對比圖
在車輛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拒後方護欄1.5米),我們在護欄上放置了一瓶礦泉水,經測量礦泉水瓶頂距地麵93厘米,通過對比圖能很直接的得到答案,在關閉流媒體時看不到礦泉水瓶,在開啟流媒體時卻可以看見。可見流媒體拍攝的範圍較低,如果是一個小孩在車後玩耍呢,很可能因為盲區釀成大錯。
流媒體後視鏡夜晚實測,一屏頂三鏡
編輯點評:正常情況下,流媒體後視鏡的水平視野是普通後視鏡的2倍以上,可以觀察到車後更寬的範圍,輕鬆覆蓋多條車道,畫麵兩側沒有畸變效果;流媒體後視鏡的垂直視野較低,可以觀察到低矮的物體,如石塊、隔離墩、錐筒子以及玩耍的兒童等,有效增強了倒車的安全性。通過上圖的對比,流媒體後視鏡以一敵三,比三塊鏡片的觀察視野更寬,畫麵連貫性更強,對於駕駛員的判斷有很大幫助!
流媒體後視鏡拍攝清晰度實測
作為影像類電子產品,拍攝畫質的清晰度是繞不開的坎。跟其他設備不同的是,流媒體後視鏡邊拍邊播,對拍攝和顯示兩方麵都是嚴峻的考驗,下麵就一起來看看其拍攝的清晰度如何。
*白天拍攝清晰度測試
白天拍攝畫質分析(僅截圖,沒對圖片做任何處理)
流媒體後視鏡白天測試的拍攝以運動狀態居多,在停車場、城市擁堵路段低速行駛時,可以將5米內的車牌拍攝清晰,得到車牌號等有效信息;在城市主幹道、高速路段,也可以將車輛的輪廓、車型特征拍攝清晰,拍攝範圍覆蓋多條車道。測試當天光照很強,流媒體後視鏡對強光控製到位,順光拍攝、逆光拍攝沒有出現忽明忽暗的效果。
*夜間拍攝清晰度測試
夜間拍攝畫質分析(僅截圖,沒對圖片做任何處理)
流媒體後視鏡在夜間的拍攝清晰度非常高,能夠輕鬆辨認出後車的車牌號。在對車燈強光的控製方麵,流媒體後視鏡不負眾望,把車燈強光很好的控製在有效範圍內,沒有出現大麵積的光暈。傳統後視鏡對於防眩目處理隻是簡單降低光的反射率,但那同樣會降低駕駛員的觀察效果,是一把雙刃劍。而流媒體後視鏡則沒有這樣的顧慮,解決了光學後視鏡解決不了的難題!
某款行車記錄儀夜間拍攝畫麵截圖
編輯點評:雖然流媒體後視鏡隻拍不錄,但通過與行車記錄儀拍攝畫麵的對比,流媒體後視鏡的清晰度與其不分伯仲。流媒體後視鏡的用途也隻是讓駕駛員了解車後行駛狀況即可,通過其夜晚實測拍攝照片可以清晰分辨車輛號牌,清晰度水平之高足以滿足其使用需求,可見其標準之高。
流媒體後視鏡踢館倒車影像
後置攝像頭、屏幕實時顯示,這種種都讓人聯想起了倒車影像。乍一聽確實感覺流媒體和倒車影像非常相似,甚至感覺流媒體的誕生有點多餘,到底兩者誰強孰弱呢?
CT6流媒體後視鏡
Ⅰ.工作方式不同
雖然CT6的流媒體後視鏡能夠開啟、關閉,但理論上車輛點火後其可以持續保持開啟狀態,無論是前進還是倒車;而倒車影像的工作相對局限,當車輛掛入倒擋時才開啟。
Ⅱ.屏顯位置不同
流媒體後視鏡的位置跟駕駛員視線齊平或略高,在觀察的時候很自然,也和日常駕駛的習慣相同,更符合人機工程學設計;倒車影像的圖像在中控屏幕上顯示,駕駛員需要低頭去觀察。
Ⅲ.拍攝效果不同
流媒體後視鏡與倒車影像拍攝對比
通過上圖的對比不難發現,倒車影像拍攝廣角度數大,車牌照正下方可一覽無餘,但存在一定的畸變;流媒體後視鏡景深更深,拍攝的清晰度高,屏顯、色溫更接近於現實。
雖然兩者的結構大體相似,但工作方式、工作時間以及使用意圖都不盡相同,所以二者不存在競爭關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兩者各司其職,但在倒車過程中流媒體後視鏡搭配倒車影像使用效果更佳!
編輯總結:當下影像技術發展愈加成熟,流媒體後視鏡以屏代鏡看似沒有新意,但卻實實在在解決了不少光學後視鏡解決不了的問題,如車內後排遮擋物、眩光等問題。凱迪拉克敢為人先,率先量產了搭載流媒體後視鏡的車型,在CT6測試中,產品的實用性、拍攝清晰度有目共睹,有效的增強了行車安全性。另外,在長時間開啟流媒體狀態下,產品的散熱和穩定性表現突出,符合車規級的表現,凱迪拉克給整車流媒體樹立標杆,引領技術的發展。
汽車電子的應用創新並不少,但近幾年隻有流媒體後視鏡讓人們眼前一亮。相信如果法律法規允許情況下,後視鏡被流媒體替代也隻是時間問題,且時間並不會太久,如果自動駕駛汽車研發成功了,還需要你去看後視鏡嗎?
推薦相關閱讀:
《麵對圍追堵截 行車記錄儀逆襲還是墮落》
《後裝車機“窮”則思變 吐槽後能否逆襲》
《滿滿的血淚史 行車記錄儀你可長點心吧》
最後更新:2017-10-08 06:07:04
上一篇:
值得擁有的家用車,桑塔納1.6L更顯年輕又精致,售價才8萬起
下一篇:
智誠名車推薦——奔馳E級 2015款 E 200 L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