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13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外資持股首破萬億!機構稱A股“價值投資潮”仍將持續

2017年,全球股市狂歡,A股則出現了明顯的風格切換——過去鮮少走出持續、大幅上漲行情的白馬股跑贏市場。機構認為,在2017年這個“價值投資爆發的元年”過後,隨著監管趨嚴、外資進入,這一格局仍有望持續。

三季度數據顯示,在A股市場中,外資持股資產已超1.021萬億元,曆史上首次超過1萬億元大關。

“美國股票向來區分價值和成長,例如美國有標普1000價值指數和標普1000成長指數,但中國很少區分,主要是由於行業輪動太快,但今年的確是‘價值投資爆發的元年’,滬深300中近100個價值白馬股跑贏,包括消費、醫藥、保險等板塊,今年隻要抓住ROE(股本回報率)或價值,就能跑贏大盤。” 上海申毅投資谘詢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高盛集團歐洲ETF部門創建人申毅在第四屆億信偉業峰會期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外,“外資不斷進入A股也將逐步影響A股投資風格,” 上海理成資產合夥人楊玉山告訴記者,“外資看重的是A股更高的回報,同時外資看的主要是百億市值以上、流動性好的公司,而小市值公司則很少被炒作,因為美國的經驗告訴他們,缺乏資源和成長性的小公司很難逆襲。”

價值投資爆發元年

今年以來,以茅台、格力、美的、海康威視等為代表的價值股掀起了一波價值投資的浪潮,這些“白馬股”在資金的追捧下不斷創出新高,茅台近期更是在突破600元大關後,又強勢突破了660元大關。即使是在中國內地投資者賣出白馬股的時候,外資仍然持續流入。

申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種行情和美國較為類似,今年美國漲勢居前的就是盈利不斷超出預期且有前景的公司,例如有盈利的科技龍頭,包括蘋果、亞馬遜、穀歌,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中則包括阿裏巴巴、京東等。

其實,中、美股市的估值方法有重大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過去中國是資金推動市,流動性差的股票容易被推高或操縱,但美股市場的資金則近乎無限,不存在資金推動的說法,而是估值推動,因此隻要公司成長性好或業績超預期,買入的資金將是無限多的。”他稱。

隨著外資不斷進入A股,中國的價值股也被不斷發掘。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今年漲幅居前的海康威視的外資持股比例不斷上升。

“更令人驚訝的是,一家美國的科技私募基金就用了超過20%的倉位重倉買入海康威視。這家機構從今年一季度入場,每個季度都在加倉,因為公司每季度盈利不斷上升,支持資金流入。”申毅告訴記者。

當然,這種“價值回歸”的趨勢和監管趨嚴密切相關。“過去小市值股票容易被炒高,現在要求財報透明、公司發布信息時不能有內幕或滯後,這是監管與世界標準接軌的表現。”申毅表示。

他也提及,當年美國也經曆過類似的發展曆程。 “當時美國券商分析師仍存在‘調研’一說,即如果有重大事件發生,分析師會先致電上市公司董秘,詢問相關情況後,分析師先將情況告知核心客戶,再告訴大客戶,最後再寫成研報向公眾發布。此後美國證監會明確公布了法案,杜絕了這種‘調研’操作,要求上市公司的信息要向全社會同時發布。”

多數機構認為,監管的方向也在推動偏向於估值驅動的發展,財報業績仍是投資的主要依據。同時,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和科技進步,投資者的公平性也不斷提升。

外資逐步影響A股

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以及A股進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外資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

根據央行公布的最新“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情況”表顯示,截至2017年9月末,外資持股曆史上首次超過1萬億元大關。

相較同期,滬深兩市逾56萬億元的A股總市值、逾44萬億元的A股流通市值總額而言,1萬億的外資持股大概相當於1.7%~2.3%的微小比例。但考慮到,外資持股相對集中,且近三年內增速“迅勐”,並與境內機構投資行為形成較強共振,外資對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市場生態與投資理念,正在產生潛移默化而又深遠的影響。

“中長期來看,外資必然會影響A股的風格。外資投資的是戰略性行業龍頭,以前,例如市值很小的公司在2015年牛市中漲了多倍,但外資投資A股時,可能隻會關注百億市值以上的公司,因為美國的經驗告訴他們,小公司不太可能逆襲,即使是從第二到第一,如果中間存在太大差距,最終成功的難度也很大。”楊玉山告訴記者。

也不乏觀點認為,小公司具備較大成長性,但楊玉山認為事實也並非如此。他稱,“大部分小公司的成長性可能隻是由外延式擴張(並購)帶來的,但在主營業務上並無建樹,無法在相關領域與龍頭競爭,在資源、研發、營銷上都遜色不少。”

此外,申毅也對記者表示:“眼下,外資對中國消費升級的預期非常明確。例如,他們早前預計星巴克股價會漲,因為中國的消費需求不斷擴容。未來外資不斷增配A股,那些市值較大的白馬股仍是外資配置的理想標的,而大市值股票的流動性極佳,這也降低了外資進出的成本。”

“外資看重的是中國境內消費和服務業升級的機遇,在外資看來,A股的藍籌股價值低估,而茅台等股票海外缺乏,因此也會進行配置。” 他稱。

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主管施斌此前也對記者表示:“長遠來看,港股和A股兩者一定會融合,而A股也會向美股、港股市場一樣逐步成熟。”

當然,經曆了這一輪上漲,白馬股的估值窪地已不存在,至於明年價值股是否仍會跑贏?上述幾位基金經理人的答案基本是肯定的。

“明年龍頭白馬股的估值溢價狀態還將維持,但它們已經不便宜了,尤其是周期性較強的企業。不過隻要能夠實現超預期的高增長,漲勢應該仍會持續。”申毅稱。

楊玉山則認為,“白馬股漲得太高了也會下跌,大盤劇烈調整的時候,大幅的調整也是可能的。”

此前,施斌團隊統計後發現,如今藍籌的估值已經與市場相近,但是其淨資產收益率仍是整個市場的一倍,如果再按照淨資產收益率拉平,藍籌估值還是市場的50%左右。

(原標題:外資持股首破萬億!機構稱A股“價值投資潮”仍將持續)

最後更新:2017-11-13 08:04:03

  上一篇:go 國際油價創兩年來新高 相關產業鏈投資機會顯現
  下一篇:go 去杠杆下銀行理財加速回歸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