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5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GL8前傳——神一樣存在的雪佛蘭盧米娜APV三兄弟

坊間俗稱它為「子彈頭」,比豐田Previa更拉風的另一個「子彈頭」,而且它的另一個身份是……GL8的前身!

不妨先從名字說起吧,因為「子彈頭」這個外號簡直太傳神了!盡管年少的VAN哥覺得叫它「熨鬥」才更準確……反正90年代初VAN哥第一次在大街上見到這貨時,那種心靈上的衝擊簡直沒法用語言表達,當時的第一印象就是:「這一定是全宇宙最帥氣的麵包車!」

1989年上市的Lumina APV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當年為了諷刺造型方方正正的大捷龍,通用還特地拍了一套廣告宣傳片:

【視頻:強風來襲,捷龍被打臉】

別急,在那個時代,說盧米娜APV是麵包車一點沒毛病,因為那時候根本沒人知道啥叫MPV或Minivan,三排座椅統統都得歸到麵包車陣營。為了區別於那些過氣的麵包車,比如此前暢銷天朝的豐田LiteAce(俗稱小霸王)和日產Vanette(巴寧),才有了「子彈頭」這個俗稱。

上:豐田小霸王YR30;下:日產巴寧C22

而且它無論如何也跟麵包車脫離不了幹係——當年「子彈頭」再流弊,照樣得以麵包車身份報關!要知道,天朝的汽車關稅曾經高達三位數,而1994年之前,在華合資/獨資企業卻能申請到排量2.0以下進口轎車指標和不限排量進口麵包車指標各一個,免稅的!如果以轎車名義申報,恐怕就麻煩多啦!

當然啦,購置稅仍然要繳,貌似按到岸價的15-45%標準收取。

黑牌也是那個時代的遺留產物

至於盧米娜APV為啥突然流行起來,還得感謝一個叫法亞洋行的香港車商。1992年,這個車商拿到了雪佛蘭大陸市場代理權,將大批盧米娜APV囤積在大陸港口保稅區,有指標的企業直接去買就OK了,省去了海外采購再自行運輸、報關的麻煩……聽汽車圈老前輩講,通過免稅指標進入國內的盧米娜APV有上萬台之多!

聊回到這貨本身,它無疑是通用汽車最近30年來最具開創性的作品之一,而且是被克萊斯勒逼出來的……

點擊播放 GIF/408K

話說「美國三大」裏最弱的克萊斯勒,在1983年10月推出史無前例的初代大捷龍,瞬間就給幾百萬美國家庭用戶洗了腦,而通用和福特卻隻能眼巴巴滴看著——無論雪佛蘭Astro還是福特Aerostar,都是臨陣磨槍在越野車/皮卡底盤上改進而來的(同在1985年火線上市),落伍的後驅布局和笨重的駕駛感受就不多說了,光是難看的車身比例就被轎車平台上研發的大捷龍甩開N條街,完全是小貨車形象,美國老百姓根本不買賬。

上:雪佛蘭Astro;下:福特Aerostar

為了挽回麵子,通用汽車迅速給全新Minivan項目開了綠燈。這貨最終定名Lumina APV,也是因為它是在通用當年最新的U平台上開發的,而同期還開發了四門轎車、雙門轎跑車產品,仨車都屬於Lumina係列,分別用Sedan、Coupe和APV後綴進行區別。

這仨貨真看不出是一個平台出來的

至於APV這幾個字母,根據廠方說法,是「All Purpose Vehicle」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全功能車型」。嗯,有點自大對吧,不過目的是達到了:既有別於當時逐漸興起的SUV,也跟源於歐洲的MPV叫法劃清了界限。

而且跟克萊斯勒係的大捷龍三兄弟一樣,盧米娜APV也有另外兩個孿生兄弟——龐蒂克(Pontiac) Trans Sport和奧茲莫比爾(Oldsmobile) Silhouette。由於種種不可描述的原因,這兩個版本也在天朝銷售過,但量遠不及雪佛蘭版本不大。

龐蒂克Trans Sport

奧斯莫比爾Silhouette

三胞胎的市場角色分配是這樣的:奧茲莫比爾版配置豐富,主打高端市場;雪佛蘭一貫走平價路線,這次也是最實惠的版本;龐蒂克曆來主營跑車業務,所以這個版本相應偏運動化。

順便提一句,這三胞胎的起源,其實正是1986年亮相的龐蒂克Trans Sport概念車。隻可惜年輕朋友未必知道奧茲莫比爾和龐蒂克這兩個品牌的存在,因為它們太不爭氣,銷量逐年萎縮,分別在2004年和2008年被通用雪藏了……

許多設計元素被量產版繼承下來

與同時代的大捷龍相比,通用三胞胎的外部尺寸明顯占優,以盧米娜APV為例,長寬高分別為4933mm、1877mm和1656mm,而標準版捷龍的車長隻有4468mm,長軸距版(這才是大捷龍名字的真正由來)也不過才4841mm。

可選5座、6座或7座布局

左側中排沒有車門的bug,在當時根本不叫事兒,因為無論克萊斯克捷龍還是豐田Previa,一律采用這種從麵包車(Van)演化而來的設計,畢竟多一扇門成本會增加不少呢(點擊這裏了解原因)。實際上,直到1995年三代目捷龍上市,左右雙側滑門才逐漸成為主流。

OK,下麵就聊聊盧米娜APV那些亮點吧。

在VAN哥看來,「輕量化」必須放在第一個講。對汽車有些基本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汽車絕非越重越好,正相反,各大品牌都在不遺餘力地降低車輛自重。WHY?想想看,心寬體胖的童鞋大多跑不動、停不住、吃得多,瘦身顯然會帶來諸多好處……而汽車的「輕量化」,自然也能減輕動力、刹車和油耗方麵的壓力。換句話說,車企能節約一些製造成本,用戶的使用費用也會低一點!

點擊播放 GIF/366K

所以考慮再三,盧米娜APV的車身表麵覆蓋件全部使用了複合材料,既減輕了重量,又具有更好的防鏽蝕表現。更棒的是,由於材料彈性較好,輕微碰撞基本無需修複,能給車主省下不少銀子!

不過就自重而言,它1632-1769kg的整備質量還是比捷龍高了一點點,沒辦法,畢竟體型更大嘛。對了,你猜新一代GL8的自重是多少?1.9噸出頭!

比你想象中輕多了吧

對了,這裏麵也有座椅的功勞。為了實現更大的載物能力(美國人工太貴,啥都自己幹),APV的二三排座椅可以單獨拆除,而根據當年的資料,每個座椅僅重15kg,家庭主婦咬咬牙也能把它搬下來……順便說一下,即便是簡配前的老途安,單個座椅重量也有17.6kg呢。

另一項心思縝密的設計是,早在1994年,這貨的選裝清單中便追加了集成式兒童安全座椅。重量增加了一點點,但勝在使用方便呀,把「天地門」結構的靠背上下扒開就能坐寶寶了!

看不清不要緊,後麵有視頻

直到20多年後,天朝生產的途安L才開始提供這項選裝配置。嘖嘖,這就是差距呀!

還有個適合當做談資的信息點:盧米娜APV是全球最早采用電動側滑門的Minivan/MPV。沒錯,早在1993年,通用的攻城獅就給這貨研發了一套電動輔助開閉機構,不但帶防夾功能,還能通過車鑰匙上的遙控器開閉!

不過尾門還是手動開閉

多年之後,這項配置已被視為中高檔MPV的必需品了。其實設計師的初衷並非取悅什麼商務要客(美國人從不拿Minivan做商務接待),而是小朋友的力量不足以把車門關嚴,媽媽們不得不下車幫忙,會造成學校門口交通擁堵……

【視頻:它兄弟龐蒂克Trans Sport】

至於動力方麵,這貨似乎就有點拿不出手了。上市初期僅提供3.1升V6發動機一種選擇,最大功率竟然隻有120馬力,你沒看錯,也就相當於如今1.6升4缸自吸發動機的輸出。變速箱規格也讓21世紀的消費者無法接受:3速自動。

對當時幾乎沒有高速公路網絡的天朝來說,這台6缸發動機已經頗為高級了。可在被寵壞了的美國消費者眼中,就有點拿不出手了……沒錯,「行業領跑車」捷龍的動力更弱,入門版用了一台區區100馬力的2.5升4缸機(早期車型更慘,2.2升96馬力),可人家能選裝142馬力3.0升V6呀!用戶的思維很簡單:選不選是我的事,可連選擇的餘地都不給我,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點擊播放 GIF/778K

所以即便通用認為家用Minivan不需要太強的動力,兩年後還是選擇了向市場低頭——在1991年追加了一款剛剛投產的全新3.8升V6發動機,最大功率增至165馬力,搭配的4速變速箱也終於追上了時代步伐。

懷擋,而且沒氣囊

當然啦,165馬力的新發動機也談不上多厲害。舉個栗子,同期的本田雅閣(四代目)2.2升車型已能達到125馬力,豐田Camry(XV10)的 3.0V6型號則有185馬力。沒轍,那陣剛好是美係車技術研發最不思進取的年代……

車速表最大刻度85英裏/小時,好尷尬

拚不過日係車沒關係,能教訓一下沾沾自喜的克萊斯勒也算達到目的了。然鵝,通用還是失算了——劃時代的前衛造型並未得到預期中的熱捧,因為Minivan主要是家庭主婦接送孩子用的,而她們也許更喜歡時尚的東西,卻不想在老師和其他家長麵前表現得太高調。

媽媽們的心思你猜不透

另外的原因是,駕駛它並不輕鬆。這貨的個頭比標準版捷龍長了足足半米,大傾角前風擋也讓車內視野變得有些詭異,而且尖銳的車頭給判斷前車距離帶來了不少麻煩……其實如今美式Minivan們的體型一個個都比盧米娜APV健壯,但退回到20多年前,出頭鳥隻有被吐槽的命。

點擊播放 GIF/498K

於是在1993年中期改款時,通用把它的車頭削短了76mm(其實沒什麼卵用),新前臉給人的感覺也不那麼咄咄逼人了。為了獲取廣大保守群體的認同感,模仿太空元素的駕駛艙外部黑色塗裝也被取消,恢複成更傳統的車身同色處理……

1993年改款後的樣子

最後更新:2017-10-15 23:41:36

  上一篇:go 防彈裝甲,3.7寸輪胎,配V8發動機,名字叫“坦克”,牧馬人都得服
  下一篇:go 大奔也能玩運動 奔馳S400改WALD包圍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