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汽車大全
風電發展超預期 這26家新三板公司正“禦風而行”
去年11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底,風電累計並網裝機容量確保達到2.1億千瓦以上。
就在前段時間,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公布了2017年1-8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截至8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裝機容量16.6億千瓦;其中涉及風電的數據為並網風電1.6億千瓦。而1-8月份,全國基建新增發電生產能力8167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1314萬千瓦。其中,風電859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117萬千瓦。
不難看出,經過近些年來的大力發展,風電已經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成為我國僅次於火電、水電的第三大能源。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煤電裝機為9.43億千瓦,而自國家煤電去產能全麵啟動後,煤電去產能也已初見成效。至於水電,截至2016年底,我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32億千瓦,占當期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58.2%。
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推算,2020年底的風電並網裝機容量目標甚至能夠超額實現。
風電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在資本市場上掀起了一陣財富風暴。比如2011年,華銳風電(601558)IPO上市當日,就為其股東深圳東方現代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造了580倍投資收益,堪稱中國資本市場的財富神話。目前,A股風能相關企業已多達74家。
新三板涉風電企業產品服務較為集中
以新三板上的26家企業為例,相關涉及風電行業的企業產品服務多為風電機組設備或零部件生產、風電運維及狀態監測或其他相關技術服務、風電塔筒、風能項目開發或管理、物流服務供應、風電運營技術提供等,具體分布情況如下圖。
從風電行業全生命周期來看,風電的成本主要可以分為機組成本、風場建設成本(包括塔筒與基礎等)、風場運維成本、人員成本與材料費等。其中以機組成本和建設成本為最。以南方低風速地區為例,機組成本約為4000元/kW、建設成本約為4000~4500元/kW、運維成本約為每年120~130元/kW、人員成本約為每年30元/kW、材料費等約為70元/kW。而風電機組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發電機,其他的核心部件還包括傳動係統和葉片。因此說來,風電機組的製造應該是屬於廣泛的裝備製造業的範圍。因此,新三板上的相關風電機組設備製造企業數量也是最多的,達到15家。
此外,因為建設成本中包含了塔筒的費用,而塔筒的費用僅次於風電機組的費用,所以建設成本在整個風電成本中也是頗高的。目前,新三板共有兩家企業涉及風電塔筒生產。
而在新三板上,真正開展風能項目開發或管理的企業僅有兩家,數量占比要比A股市場小得多。此外,還有專注於風電設備的工程運輸和倒裝運輸的物流服務提供商,為風電場提供運維及檢測服務的技術服務提供商以及運營技術提供商。
部分企業業績不容樂觀
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部分企業業績情況不容樂觀。
新三板26家風電企業上半年業績情況
從淨利潤情況看,剔除尚未披露2017年半年報的宏潤核裝(836324),2017年上半年便有9家企業虧損。其中,科諾偉業(836644)、西部重工(870370)分別虧損3825.69萬、3176.34萬。
西部重工是少有的從事風電塔筒製造的新三板企業,其2017年上半年營收2.23億,同比下降9.86%,淨利潤則虧損了3176.34萬,去年同期也僅盈利92.52萬。從年度數據來看,其營收也從2014年的8.79億下降到現在的5.18億,淨利潤也從盈利1293.21萬到虧損2722.86萬。
西部重工解釋,因為甘肅、新疆、寧夏等省份受國家風電產業政策限製,公司一直未能有新的風電建設項目上馬,致使占主營業務65%以上的風電裝備製造板塊的訂單“斷崖式”下跌。
而在盈利的企業中淨,利潤在1000萬以上的僅5家,盈利最多的是主營風力發電經營的珠海港昇(836052),當期盈利3925.24萬。在淨利潤增長率方麵,有13家企業實現增長。
營收方麵,共有7家企業營收過億,而在增長率方麵,有10家企業營收同比下降。其中,科諾偉業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71億,居26家企業之最,但其當期淨利潤虧損3825.69萬。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今年,科諾偉業年度營收一直呈下降趨勢,半年報營收卻總是上升的,與此同時,其淨利潤的波動幅度也非常大。
風能項目開發或管理企業業績增長明顯
前麵也提到過,上述26家企業中從事風能項目開發或管理的企業僅有兩家,分別是珠海港昇和東白股份(837570),這裏主要說一下珠海港昇。
珠海港昇成立於2005年12月16日,憑借長期從事風電行業所積累的風電場建設與運營維護經驗,持續穩定地運轉風機及相關輸配電設備,將風能轉化為電能,再將電能銷售給客戶。
珠海港昇商業模式的重點,在於不斷收購、新建或擴建、高效運營風電場,獲得增長。公司業績也因此增長明顯,其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04億,同比增長27.57%,淨利3684萬,同比增長27.22%。
目前,珠海港昇合計擁有四個風電場,分別是高欄島風電場、達裏風電場與黃崗梁風電場、安達風電場,四個風電場裝機容量基本相當。公司生產的電能麵向的銷售客戶主要是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廣東電網公司珠海供電局以及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三大客戶銷售占比達到100%。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港昇近三年期末的毛利率分別為62.69%、54.69%以及51.47%,毛利率雖逐年遞減,但仍高於A股相關上市公司節能風電(601016)。節能風電與珠海港昇主營業務基本相同,其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29億,同比增長19.38%,淨利潤2.3億,同比增長53.23%。
珠海港昇解釋,因為公司高欄島風電場、達裏風電場投產時間早,核準的上網電價要高於國內大部分風電場的上網電價。此外,國內風電企業不同程度地存在棄風限電的情況,導致設備利用率下降,而公司高欄島風電場與達裏風電場不存在或較小程度存在棄風限電情況,設備利用率較高。
解決棄風限電問題迫在眉睫 風電收購正當時
所謂棄風限電,是指對於已經投產的風電項目,如果因為區域電網整體負荷發生變化而導致相關電網公司對公司風電項目限電,會對公司風電項目收入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
棄風限電不僅會對風電行業下遊經營商造成損失,對風電行業上遊製造商業也會產生不利影響。由於相關地區暫不安排新增風電項目建設,對風電設備製造商的訂單收入會產生嚴重影響,上述西部重工業績出現大幅下跌就是因為甘肅、新疆、寧夏等省份受國家風電產業政策調整的影響,暫不安排新增風電項目建設所致。
造成風電棄風的原因有兩點,包括電源調峰能力受限以及配套電網規劃建設滯後、省區間和網間外送消納受限。第一點恰恰是規劃之痛,需要相關部門努力解決。第二點卻是消納之難,配套電網規劃建設滯後於風電項目並網運行的需求,也是造成目前一些局部地區棄風的重要原因。
據相關部門統計,近7年間,全國累計棄風電量達到1500億千瓦時,直接經濟損失800億元以上。國外雖然也偶有棄風,但如此大麵積、長時間的嚴重棄風,卻隻唯我國獨此一家。
可見,棄風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好在在國家相關部門的主導下,上半年國內棄風問題得到明顯好轉,棄風率下降了7個百分點。
但在十三五期間,風電行業形勢卻更加嚴峻,特別是在當前配套電網規劃建設依舊滯後於風電項目並網運行需求的時候,新建風電場無疑也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中國風電企業也因此進入一個大浪淘沙的階段,風電收購正當時,局部的兼並重組、收購大戲不斷上演,部分企業還跑到國外市場進行收購。以下是近兩年以國內相關企業為主體的並購情況。
而過去的兩年裏,國際風電市場並購事件也是接連湧現,全球風電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競爭也更加激烈,這對中國的風電企業而言形成了更大的競爭壓力。
相對於國際重大的風電並購案而言,中國國內的風電並購規模和影響了都比較小,而且並購類型更多,跨度更大。不僅有產業內部調整產業鏈的並購,也有其他行業對風電的跨界並購。這也進一步說明了風能在能源中的分量的提升。
而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中國本土風機製造商牢牢把控著中國風電市場,外資風機企業占有的市場份額不足5%。但是國際風電企業的並購還是給國內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再加上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國內風電企業必須走向國際市場,通過並購提高技術水平,提升在全球風電市場中的競爭力。
最後更新:2017-10-10 21:05:54
上一篇:
哈弗H6和H7為了緩解銷量的下跌,雖然官方降價了,但寶駿還是笑了
下一篇:
福特計劃削減成本研發新能源車;任光升任東風雪鐵龍代總經理;一汽豐田投產“凱美瑞”加長版;寶馬將在華投產1.8T發動機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