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58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銀行業大零售規模或破百萬億 中小銀行迎新一輪發展黃金期

“按照當前發展速度,銀行業大零售市場到2022年整體規模約將達到100萬億,中小銀行將麵臨著新增約30萬億規模的大零售市場。”11月18日,中國中小銀行發展論壇&中國直銷銀行聯盟發布《中國中小銀行發展報告(2017)》指出,中小銀行大零售會再次迎來一輪“黃金發展窗口期”。

《報告》認為,受補充資本金難度加大的約束,國有大行在零售領域雖有規模優勢,但不會出現“贏者通吃”局麵。“第二波大零售”機會將比第一波規模更加廣闊,錯失這次機會,中小銀行戰略調整窗口也將關閉,銀行業格局也將固定。

銀監會近期發布的2017年三季度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三季度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以及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率分別為1.51%、0.60%與 2.95%,農村中小銀行類金融機構不良率顯著高於國有大行、股份製商業銀行。從資產利潤率看,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又不及國有大行與股份製商業銀行。《年報》指出,當前中小銀行普遍存在戰略搖擺、路徑不清、對公艱辛、同業糾結、市場迷茫、資本不足的問題。

在11月17日舉行的“中國直銷銀行聯盟2017年會”上,眾多中小銀行高管均認為,通過科技金融加快中小銀行業務轉型,同時麵向普惠金融、服務小微實體經濟,是未來中小銀行轉型的大趨勢。

中國銀行業監督委員會前副主席蔡鄂生在演講中表示,科技在金融業的應用必須把握服務實體經濟的這個要旨。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創新驅動,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

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表示,在未來轉型發展的道路上,銀行一方麵擁抱金融科技的變革,積極探索新科技的應用,重塑傳統零售銀行;另一方麵,牢記零售銀行的本質,堅守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本心,回歸“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本源。

包商銀行董事長李鎮西指出,在經曆了十餘年的快速擴張期後,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整個銀行發展麵臨著巨大挑戰。行業監管趨嚴,金融競爭加劇,改革和創新成為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生存和發展的唯一道路。目前,該行正由規模型發展向價值型發展轉型,更加注重金融科技的力量,重點關注小微金融、農村金融和直銷銀行的發展。

昆侖銀行行長佐衛則認為 “產融結合特色下的普惠金融發展”將為中小銀行打開很大發展前景。他指出,普惠金融既是一種理念,又是一種創新,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旨在通過金融支持,為小微企業、三農、貧困人口等受益群體提供造血功能,達到消除貧困、實現社會公平的目標。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有利於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

《年報》認為,中小銀行需要盡早擺脫戰略焦慮,保持戰略定力,以助貸和直銷為突破口,通過並購互聯網金融公司,充分利用其平台渠道、大數據等優勢,提升大零售服務效率。

“將直銷納入普惠金融範疇,服務好三農,將貸款額小於100萬的小微企業納入大零售範疇,逐步將零售業務占比提升至20%,形成大零售生態圈,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報告稱。

(原標題:銀行業大零售規模或破百萬億 中小銀行迎新一輪發展黃金期)

最後更新:2017-11-19 21:48:52

  上一篇:go 資管新規正式重申去通道 基金子公司轉型陣痛難免
  下一篇:go 全球投資者正在加速湧入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