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
热门ppt
视频+PPT+整理稿 韦世归:产品开发设计的8宗罪和4个案例
裸言无忌:
首先感谢世归兄。
私下里我有意地简略成归归,很顺口。这里还是严肃些好。
我一向喜欢那些不如我帅的,也一向喜欢那些有才华的。
世归兄两样都占。
所以这小子算是被我简单粗暴地推荐给行业大多数人的。
而他是被姚文江、陈高照推荐给我的,
那时我们正在商议推动瓷砖原创设计与版权的事宜,
如今整个国家级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就要落户绿岛湖,
我们的原创联盟还不见影子,
但无所谓,我们要搞定的事情正在变成现实。
好吧,世归兄所讲的东西都是被我逼迫的,
假如对哪些人有所冒犯,你们来找我好了。
我们得有个机制来互怼,或者diss,
说到底,设计就是得与众不同,就是得别出心裁
归归做得未必是最好的,但他的每一件都是尽可能原创的。
他或许名气与资历尚有欠缺,但是他的模式才是种子。
而我愿意去为了催生这些种子,做更多的事情。
谈现代仿古?我们先谈谈原创吧
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只给设计师独立演讲
而让所有大咖台下赞赏的原因所在
演讲主题:
《中国现代仿古砖的悖论和意义》
韦世归
唯思创意创始人,当红中国瓷砖原创设计师,对于产品研发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瓷砖设计中善于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国际趋势相结合。

(视频为46:14分钟,建议WIFI情况下观看,壕随意)
韦世归介绍了国内各大品牌现代仿古砖的现状,分析国内产品研发的实际问题和应对,并探讨中国风格在瓷砖设计上表达的可能。
温馨提示:
演讲内容未经本人审核,标题为编者所加
为保证阅读体验,文章为第一人称
论坛版权为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创新基地所有
感谢罗杰!他说我不愿意出来讲,的确,首先是我不会讲,我是一个喜欢动手的设计师,口才有限,一般这种媒体或者行业的交流很少出来。今天是被老罗几杯酒的功夫逼上来了。
那么我就简单分享一下这几年我们在设计上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是积累的一些经验以及想法。
韦世归是谁?的确是一个问题,我看到媒体近几天有一些文章,把我的名字写上去,所以有一些行业的群老是在问,韦世归是谁?我的确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在业界的知名度的确很低。
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首先我是一个美术佬,99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主要是学美术出身的,主修油画专业。
毕业以后因为美术赚不到钱,养活不了自己,后来改行做设计师。做设计的过程中,在企业里面待久了,在座的嘉宾中陈勤显陈总,他觉得我可能在市场策划那一块有一些想法,后来把我推到了市场总监的位置,在新中源做了9年。
从新中源出来以后,我创立一家小公司,一家很有意思的设计公司,叫唯思创意。以上是我的简单介绍。
唯思创意公司地址,比较低调的风格
厂房改造的办公环境,比较有历史感
五十多人的唯思创意团队
一
近期整个行业都在聊,要么是分享意大利设计,要么就谈现代仿古,什么叫现代仿古?我这边简单从我的角度来理解。
我觉得它应该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加多种表面工艺的釉面砖体系。
它跟以前的传统仿古砖界限已经放开了,我们在这几年做的项目里面把更多的题材、更多的工艺引入到现代仿古砖的体系里面。
现代仿古砖已经没有古这个东西了,它只是一个代名词,没有古的实际意义,它不等于古旧的。
它的核心,我认为一个是质感,是我们模拟的各种材质的质感;另外一个关键词是美感;
第三是情感。我认为材质是有情感的,材质本身没有情感,是人对材质有情感。
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我们身边的一些东西,特别是用久了以后的一些东西,我们会对它有依赖感和有亲和力,这是我们在研究材质的时候有情感,这是我理解的现代仿古的几大要素:
质感、美感、情感
这是从我的角度做的一个简单的分享。
老罗还要求我对现代仿古的概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座的涉及到现代仿古砖或者是现代仿古品牌的代表,我简单做了一些归纳,但是我不讲,因为在座各位老总都是这些品牌的头。
总的来说这些品牌在整个行业做砖的水平,对中国做砖审美的重视起到很积极的作用,我就说这么多。
二
老罗还说,要从我的角度看国内的产品开发实际存在什么问题和怎么应对?
那我简单总结了8宗罪,当然这包括是我们也犯过的错,在座的企业老板可能也遇到过。
我们不怕把问题拿出来讲,讲问题的目的是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第1宗罪
误判定位
最近定位这个词,特劳特对整个行业的影响非常高,大家对定位的理解是否适合自己的企业,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行业中经常出现一个问题是不管自己的资源怎么样,不管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或者自己手上有什么样的牌,先找到一个空档,然后死磕,结果碰的头破血流,没用,所以说脱离自我资源基础的定位都是扯淡。
你不具备那个能力、没有那个资源,非要去占那个位是没有用的,你本来是卖炊饼的,看到意大利人卖披萨赚钱,你也把披萨放到自己店里面来卖,你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你是做不好披萨的,来你店的人是来吃炊饼的,不是来吃披萨的。
这是我对大家误判定位的问题所提出来的。
误判定位还有什么问题呢?
很多时候做产品,他看到别人的产品很好,他拿过来用,其实跟自己的品牌是不匹配的,他是脱离品牌定位去找一些产品,他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比如说东鹏卖的好的东西,鹰牌拿过来做,不一定卖得好。这是我举一个例子,没有特定的,刚好是两位老总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而已。
第2宗罪
错读趋势
近段时间大家都在聊意大利设计和意大利的趋势,其实意大利的趋势是否适合中国市场呢?
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是否都能全盘接受从意大利抄过来的设计呢?
这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
近一两年经常在媒体或者广告商看到素色砖、黑白灰、性冷淡,我觉得这是错读的趋势,其实意大利设计也不是这样的,它的风格并也不是黑白灰或者素色的,不一定。
当然,我不是指某一个品牌,可能在座的刚好也有提出这样一些观点,这些只是我对趋势的一些看法。
关于趋势还有一种问题是:
.
认为大品牌卖的好的肯定是趋势。
因为它好卖,很多中小品牌也跟随去,结果卖不动。为什么?因为你的渠道基础支撑不了那样的产品。
.
不是意大利流行的就是趋势,因为大家的生活习惯不一样。
举个例子,欧洲是有庭院的生活习惯,住宅有庭院、泳池,所以它对岩石那些粗糙面的东西占的比例非常多,那中国现在有几家有庭院呢?
所以会造成一些误判,以为现在的岩石很多,是不是现在流行岩石呢?不一定。
岩石是要用在特定的空间需要、特定的场合。
.
工艺材料、设备、墨水是满足产品表现所需的硬件、材料、工艺,也不是趋势。
最近大家的广告最喜欢说的就是工艺还是干粒什么的。其实消费者根本不关心这些是什么工艺,国内的企业或者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喜欢在工艺的概念上做文章。
其实我们的工艺材料、设备是用来表达产品的,是为了把产品做得更好而存在的,而不是用来炒作的,这个就是有时候我们所说的趋势是误解。
我认为瓷砖开发的趋势应该是:
站在空间设计风格流行的角度去理解,瓷砖是为了满足空间设计需要的,全球的空间设计的方向在哪里,它就在哪里,因为瓷砖它是空间里面需要的材料而已。
另外一点,以消费市场为导向的需求研究才是趋势。
近期我去逛街,包括去看佛山一些重要楼盘的样板房,的确现代风格的比例比以往多了很多,这是在一线和二线市场表现的比较突出的趋势,所以大家都在谈现代风格,这是对的。
只是现代风格在中国是怎么样表现呢?需要把握如何转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3宗罪
背离消费者
瓷砖开发,我们经常犯的错误是自己在工作室里面埋着头,从设计师或者美术工作者的角度去创作一些自认为很牛逼的设计,自认为沾沾自喜的东西,自认为好看的东西,其实那是自High,娱乐自己。
背离消费者的产品开发是闭门造车。
所以说我为什么喜欢逛街,逛街我不买衣服,其实更多是去看各行各业空间里面在流行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材质,特别是那些用了全球比较高端的设计师设计的空间。
比如一些高端的奢侈品品牌或者是全球稍微大牌一些的专卖店里面设计师所使用的材质,他会对整个空间的流行有引导,设计师是瓷砖材料最直接的使用者,这是我说的第三点。
第4宗罪
无系统规则
做产品开发很多时候是没有系统去规划的,去某一个设计公司看到某一款设计非常好,一下打动了自己,他没有去考虑这个设计在自己的体系里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自己的渠道能不能接受得了这种设计,很多时候完全没有这种概念。
在这个公司选一两款设计,在另外一个公司选一两款设计,纯粹是自己喜欢的,他感觉可以卖的。
要做成什么样的颜色、什么样的工艺,放在什么样的空间里面使用不考虑,觉得好看、眼前一亮就去做,结果卖不了。
无系统规划的产品开发,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第5宗罪
重工艺炒作轻审美
很多工艺是乱套上去的,为工艺而工艺,并没有考虑这个工艺加上这个设计以后是不是好看的,是不是符合空间需要的,因为我们在服务客户的时候对他们大量的产品进行分析,这是看到的最多的一点,工艺乱套。
很重视必须要加一个什么工艺,这样好去推广,好去做炒作,但是不管出来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第6宗罪
重概念轻设计
很多设计公司或者是企业,这些有可能不是设计师,他们想出一些很牛的概念,他认为很有创意的概念,然后就去做设计,有些是为了概念而做一些东西出来,完全不管它是否符合空间需要,这在行业里面经常看到,而且还动用了各种宣传手段去包装这个概念,结果消费者或者是设计师看到就会说,这个叫什么设计?这种现象在行业里面非常多。
第7宗罪
重产量轻品相
中国的产能,包括生产线的产量,这是很多老板在追求的,但我们在服务整个行业的过程中,发现他们追求高温快烧拉产能,这种做法非常普遍,他不管你这个工艺怎么样,反正请你来,你是专业的你就在我这个氛围下去把东西做好。
这是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所以会遇到砖坯夹心、砖面手感非常差、工艺效果难实现的这些问题。
意大利人为什么要慢烧,他们做的窑炉很小,慢慢烧,难道他不想拉快吗?降低成本谁不愿意?
实际上他是尊重做好产品的,他想做好的产品,这个必备条件要有。
因为降低成本而过快地去拉产能,这是中国瓷砖设计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我今天可能讲的丑话比较多,这都是坏话。
第8宗罪
同质化开发
这是行业里面最普遍看到的问题。
a.
大品牌好卖的,中小品牌跟随。
不管它是侵权或者不管它对我的品牌有什么伤害,反正只要它好卖我就做。
b.
初创品牌成功的产品,大品牌覆盖。
有很多很有想法的初创品牌推了一个系列出来,引起了行业的一些反响或者是走得不错,大品牌直接就把它干掉,我要做跟你一样的,我就利用渠道优势进行覆盖。
这样的做法对自身品牌的伤害是很大的,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如果我是空间设计师,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我会对这个品牌有看法。
c.
意大利流行的,大家一起抄。
这是马拉齐的,那个又是谁的,直接抄。
其实当下和未来的市场是一个个性消费与审美的市场,大家一起去抄这种我们认为的个性或者审美的产品,全部抄得满街都是的时候,其实它已经不是个性的产品或者有审美价值的产品,已经烂了。
现在满街都在聊意大利设计,包括各种论坛都在谈意大利设计。
我觉得意大利设计很好,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那接下来就是意大利设计的同质化。
这是我的一些看法。
三
老罗说我能不能从中国元素在瓷砖设计上的一些可能性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和我的经验。
刚好我们在这块做了一些作品或者一些案例,我简单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东方元素的理解,作为东方人我们对东方生活方式的理解。
高品质的生活,作为中国人有必要去研究中国人以后所谓高品质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只要去回顾或者去总结,包括我们的日常。
.中国人是喜欢找朋友谈心的。
.我们喜欢跟大地有互动的,就像中国人到了欧洲也一样是开垦别人的土地来种菜一样,我们对土地有情感。
.我们很喜欢音乐,中国本土音乐也很好的
.还有书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我认为这也是高品质生活方式所需要的
.喝茶,虽然我公司有咖啡,我引进了很多意大利咖啡,但是我很少喝咖啡,我喜欢喝茶,这也是中国人生活方式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中国人有时候喜欢独处,就是在一个自己的空间里面思考、冥想或者躺着,觉得慵懒的状态很好。
.中国人喜欢去爬爬山,呼吸一下自然界的空气。
.包括我们喜欢读书,我也喜欢看书,虽然看了一些书,不一定是主流的,但是我们喜欢读书,读书有益于自己内心的需要,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中国人还喜欢喝点小酒,喝酒有喝酒的好处,也有坏处,就像我来做这个分享,就是因为我跟老罗喝酒造成的。
.还有下棋,这都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中的一些传统的东西,我们认为好的东西、身心觉得舒服的东西。
中国的衣着穿戴跟西方不一样,虽然今天我穿的也是西方的服装,但是里面是加了中国元素的,是带有中国元素的现代表现。
这种风格我找了一些东方元素,适合现代人穿的一些现代风格的东方衣服。
东方器物,它已经简化,有了现代的感觉。
东方的图腾,从传统到现代,它更简化了。
人们以前很容易走到一个误区,一说东方就回到古代,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东方人,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可能会受全球简约风格的影响,东方的元素会往简约的、更简洁的方向去走,这是关于东方的图腾。
东方空间的表现,去掉了以前繁琐的结构,逐渐往简约方向走。
去年的时候有一个品牌找我谈关于东方元素的开发,我当时给他的建议是:
先做现代再做东方。
因为你是做给现代人使用的,你先把现代的感觉找到,然后再找到东方的表现,适合东方人情感交流的一些氛围。
这是我找的一些带有新东方风格空间的图片,设计上已经跟国际上的简约风格很接近,只是导入了东方的元素,比如带有东方风格的雕塑或者艺术品,包括带有东方风格的材质、竹子、木。
其实东方的建筑跟西方建筑很大的区别在于材质,就是木的材质,木的材质在东方的建筑里面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因为我是学美术出身,我可能在找图的时候更多偏向于东方艺术品的导入。
这是色彩风格,我们的理解可能跟生活方式有关系,西方人以前的建筑是独门独户,自己的一个院子,独立的。他们喜欢独处,喜欢独立的空间,所以色彩相对偏灰调、冷静。
中国人喜欢群居,四合院、围屋,喜欢热闹,所以暖调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我们看东方的颜色是暖调比中间调或者冷调多一些,这是我们在分析东方风格方面的色彩发现更多的是偏向于暖调。
它的比例虽然灰调也有,但是更多强调带有暖调结构的颜色会多一些。
材质是有情感的,人对材质有情感。
木是东方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从东方的建筑结构,东方里面使用得空间都有体现。
小时候我们住的是泥房,我是广西的,广西是少数民族,我们住的是用夯土夯起来的泥房,二层是基本都是用木结构搭的,用原木做二层楼,当时没有水泥,房顶也是用木结构做的。
所以东方人对木的情感是很深的。
青石板,中国的建筑作为基石或者作为铺路、庭院,使用的比较多的是青石板。
编织器物,比如藤编、竹编、草编的各种编织器物。
还有扎染织布。
现在这种染布已经变为艺术品或者是少数民族使用的,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自家染的,中国人对这些东西骨子里面有情感,只是欠缺我们把它挖出来,重新把它提炼出来使用到现代设计中,其实中国人对这些东西是有感觉的。
包括以前的砖雕、石雕,这是中国建筑里面最常见的。
另外就是陶,以前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就是陶,这是我们一个很有底蕴的元素。
四
那么如何解读东方元素的现代表现呢?我用几个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它是在国际语境基础上的。
你不要一谈东方就回到80年代或者古代,现代的中国人是国际视野很开阔的中国人,现在的中国人跟西方人没有太多的区别,因为现在全球都是地球村,大家交流很频繁。
所以首先要在国际语境里面做设计。
第二是东方情节。
中国人有特有的情感,特有的喜好,特有的生活方式,这是我提的一点,就是东方元素的现代表现所要讲的两个点,就是国际语境跟东方情节。
01
接下来分析一下我之前做的一个案例,叫《素土》。
这个案例有的已经在某品牌实现了,谁我就不说,就谈概念。
“土”这个东西源于我小时候住的房子,它是泥的,老人家以前做房间是用夯的形式把加了草、加了树枝的泥巴,通过力量把它夯起来,我们叫夯石为墙。
以前我们住的房子没有水泥,小时候我还参与把泥拍实了,晾干就可以做了,这是古时候民间的住房,对我们小时候有影响的材质。
我们通过对中国这些元素的提炼,用现代的元素,用混凝土加色,用现代的材料包括现代美学的设计去重新构建它,作为一个夯土。
这些材质夯出来之后,它高于我们以前老人家住的房子,但是它又有现代感。
做出来的设计是这样的
是一层一层的混凝土加色釉叠起来的质感,比较适合于建筑的内外墙或者铺地都可以,这是中国人对这些材质有感觉的题材。
素土系列另外一种做法是素烧为陶,中国人对泥有感觉,对大地有感觉。
这个灵感源于我们喝茶用的器物,我们喜欢玩一些素烧的茶壶。
素烧在窑炉里面因为落灰,这是一个专业术语,在烧陶的过程中会产生落灰,产生表面上窑变的肌理。
我们受这个启发,重新用陶泥做成陶板,陶板在柴烧窑炉里面煅烧过程中形成肌理和纹理,我们再把这个纹理扫描下来变为瓷砖批量生产,结合白色干粒,用滚筒滚一些效果釉,效果网,还原素烧陶器落灰的感觉,这也是带有中国情节的一个元素。
它的模具从那个拉坯,拉坯是有手印的,然后把它展开形成模具,这是关于从陶艺、陶器上获得启发。
然后把它延展到瓷砖开发的一个案子,使用在现代空间里面也能协调得了。
02
第二个案例是《京砖》,这个系列也是中国元素的一个现代表现。
当时我们接到这个案子的时候,鹰牌的陈贤伟陈总在跟我们聊的时候,他有一个概念叫“新国货”,我觉得这个概念很好,改变了大家过去对中国设计或者对中国瓷砖的认识,它带有国际视野,又带有中国情节,所以我们在中国的元素里面找了各种各样的题材,包括长城砖也想过,长城的砖挺好的,但是搬不回来。我找了朋友想去搞几块,不行,那是属于文物。
后来我找到了江苏有一条窑在烧这些京砖,这是给北京特供的砖,那条窑生产的产品很多是给故宫修缮用的,现在当茶台来卖。
当时我买了12片,一片卖800块钱。当时我们找到这个点,原来是给故宫、官家使用的这些砖,能不能把它转化为瓷砖开发,要量产。
我们从江苏找到了还在烧的窑炉,当时找到的时候,发现现在只有一些老人家在从事这样的工作,年轻人不做了,这条窑我估计到不久的将来就没有了。
回到我们公司了,通过扫描以后,结合意大利现在流行的模具干粒柔抛的工艺,做了两面,一个亚面,一个是干粒柔抛的面。
大家可能对京砖缺乏了解,其实京砖有两种状态,一种用在室内的时候,是用桐油泡过,为了防水防污,方便清洁,所以它是有光泽的,我们当时做了两个面,一个是柔抛面的,一个是亚面的,亚面的是用于故宫户外或者是过道使用的。
这是鹰牌2086现场做的一个空间的设计,我们结合东方的东西设计了一个符合现代东方人使用的空间这是水墨京砖的案子。
当然它要使用到现在流行的国际的风格中也能成立。
这是我们模拟了一下放在国外的空间使用,也是OK的,也就是说中国元素不一定只能用在东方的空间里面,用在带有国际风潮的空间里面一样可以。
模拟案例
03
第三个案例,叫《墨》,这是我们给奇丽砂做的一款砖。
墨,墨水在水里面浮动的痕迹。
这是西方人做的墨,这款砖是意大利展上看到的西方人理解的墨,我觉得西方人有他们的视角,他更多是玩它的形式美,形式感。
中国人对墨的理解,形式感是其中一个,更多的是韵,西方人的思维可能没有韵味这个东西,他是讲形式美的,东方人是讲韵味的。
在设计这款产品的时候,我们更多是要找到墨的韵味,它的形态不是直的构成,是渗透的,是墨的韵味渗透到砖坯里面的感觉,我们当时是用墨渗透到石头里面的一种肌理,这款产品在奇丽砂展厅里面有。
我们是使用了干粒柔抛的工艺,很舒服,摸起来非常柔润。
这也是很典型的中国传统元素在瓷砖设计上的使用。
04
第四个案例,就是《漆》,这个案例是我正在做的。
我这几天在研究中国传统的漆器,最早的漆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以前用在门或者漆器上,很少用在美术或者装饰品上,到近代漆器逐渐用在艺术品上,用在装饰画上比较多。
原来的漆是用在传统的用途上,包括传统的题材上。
我们把它转化到符合现代语境里面的感觉,漆的机理很漂亮的。
如果用这四面做成砖,我用漆在做的过程中做出这样的机理,里面有陶粉,里面全部都是天然的材质,漆器为什么给人有一种亲和力,因为它没有什么染料,用的全部是天然的,肌理我们里面会使用陶粉或者使用一些金箔,都是自然的一些矿物质的东西,通过漆的打磨覆盖再叠加,做出一些漂亮的肌理,这是很符合国际语境的一个题材,但它还没有变成砖,因为是近期刚做的。
我们近期做了大量的试验,漆在不同的状态下的肌理。
包括漆用油画、绘画的语言来重现的一些感觉,
有时候一些好东西需要人去尝试,去探索它更多的可能性。
这是我们最近在做的一些漆的项目。我是计划做漆的50种状态,漆跟各种各样的材质结合之后,产生了符合现代空间使用材料的一些研究的一些实验。
因为很少分享,分享的经验不足或者讲的不太好,请大家多体谅。最后很高兴能在这样的场合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祝大家生意兴隆,现代砖越做越好。
注:10月14日,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办,广东佛山禅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支持,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佛山市陶瓷学会协办,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创新基地承办的“【本质逻辑】中意现代设计高峰论坛”在中国佛山陶瓷总部基地举办。本文根据现场演讲整理而得。
行业七位品牌高管的论坛精华将陆续放出,敬请关注!
整理编辑:诚实
【相关内容】
【视频+PPT+整理稿】祖尼诺:意大利陶瓷牛逼的本质逻辑是什么?
【视频+PPT+整理稿】卢卡:现代风格意味着对于生命最直接的感受!
最后更新:2017-11-07 11: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