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
熱門ppt
視頻+PPT+整理稿 韋世歸:產品開發設計的8宗罪和4個案例
裸言無忌:
首先感謝世歸兄。
私下裏我有意地簡略成歸歸,很順口。這裏還是嚴肅些好。
我一向喜歡那些不如我帥的,也一向喜歡那些有才華的。
世歸兄兩樣都占。
所以這小子算是被我簡單粗暴地推薦給行業大多數人的。
而他是被姚文江、陳高照推薦給我的,
那時我們正在商議推動瓷磚原創設計與版權的事宜,
如今整個國家級的知識產權保護體係就要落戶綠島湖,
我們的原創聯盟還不見影子,
但無所謂,我們要搞定的事情正在變成現實。
好吧,世歸兄所講的東西都是被我逼迫的,
假如對哪些人有所冒犯,你們來找我好了。
我們得有個機製來互懟,或者diss,
說到底,設計就是得與眾不同,就是得別出心裁
歸歸做得未必是最好的,但他的每一件都是盡可能原創的。
他或許名氣與資曆尚有欠缺,但是他的模式才是種子。
而我願意去為了催生這些種子,做更多的事情。
談現代仿古?我們先談談原創吧
所以,這就是我為什麼隻給設計師獨立演講
而讓所有大咖台下讚賞的原因所在
演講主題:
《中國現代仿古磚的悖論和意義》
韋世歸
唯思創意創始人,當紅中國瓷磚原創設計師,對於產品研發一直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在瓷磚設計中善於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國際趨勢相結合。

(視頻為46:14分鍾,建議WIFI情況下觀看,壕隨意)
韋世歸介紹了國內各大品牌現代仿古磚的現狀,分析國內產品研發的實際問題和應對,並探討中國風格在瓷磚設計上表達的可能。
溫馨提示:
演講內容未經本人審核,標題為編者所加
為保證閱讀體驗,文章為第一人稱
論壇版權為中國建築裝飾設計創新基地所有
感謝羅傑!他說我不願意出來講,的確,首先是我不會講,我是一個喜歡動手的設計師,口才有限,一般這種媒體或者行業的交流很少出來。今天是被老羅幾杯酒的功夫逼上來了。
那麼我就簡單分享一下這幾年我們在設計上遇到的一些問題、或者是積累的一些經驗以及想法。
韋世歸是誰?的確是一個問題,我看到媒體近幾天有一些文章,把我的名字寫上去,所以有一些行業的群老是在問,韋世歸是誰?我的確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我在業界的知名度的確很低。
我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首先我是一個美術佬,99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主要是學美術出身的,主修油畫專業。
畢業以後因為美術賺不到錢,養活不了自己,後來改行做設計師。做設計的過程中,在企業裏麵待久了,在座的嘉賓中陳勤顯陳總,他覺得我可能在市場策劃那一塊有一些想法,後來把我推到了市場總監的位置,在新中源做了9年。
從新中源出來以後,我創立一家小公司,一家很有意思的設計公司,叫唯思創意。以上是我的簡單介紹。
唯思創意公司地址,比較低調的風格
廠房改造的辦公環境,比較有曆史感
五十多人的唯思創意團隊
一
近期整個行業都在聊,要麼是分享意大利設計,要麼就談現代仿古,什麼叫現代仿古?我這邊簡單從我的角度來理解。
我覺得它應該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加多種表麵工藝的釉麵磚體係。
它跟以前的傳統仿古磚界限已經放開了,我們在這幾年做的項目裏麵把更多的題材、更多的工藝引入到現代仿古磚的體係裏麵。
現代仿古磚已經沒有古這個東西了,它隻是一個代名詞,沒有古的實際意義,它不等於古舊的。
它的核心,我認為一個是質感,是我們模擬的各種材質的質感;另外一個關鍵詞是美感;
第三是情感。我認為材質是有情感的,材質本身沒有情感,是人對材質有情感。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我們身邊的一些東西,特別是用久了以後的一些東西,我們會對它有依賴感和有親和力,這是我們在研究材質的時候有情感,這是我理解的現代仿古的幾大要素:
質感、美感、情感
這是從我的角度做的一個簡單的分享。
老羅還要求我對現代仿古的概述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座的涉及到現代仿古磚或者是現代仿古品牌的代表,我簡單做了一些歸納,但是我不講,因為在座各位老總都是這些品牌的頭。
總的來說這些品牌在整個行業做磚的水平,對中國做磚審美的重視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我就說這麼多。
二
老羅還說,要從我的角度看國內的產品開發實際存在什麼問題和怎麼應對?
那我簡單總結了8宗罪,當然這包括是我們也犯過的錯,在座的企業老板可能也遇到過。
我們不怕把問題拿出來講,講問題的目的是避免再發生類似的問題。
第1宗罪
誤判定位
最近定位這個詞,特勞特對整個行業的影響非常高,大家對定位的理解是否適合自己的企業,這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行業中經常出現一個問題是不管自己的資源怎麼樣,不管自己有什麼樣的能力或者自己手上有什麼樣的牌,先找到一個空檔,然後死磕,結果碰的頭破血流,沒用,所以說脫離自我資源基礎的定位都是扯淡。
你不具備那個能力、沒有那個資源,非要去占那個位是沒有用的,你本來是賣炊餅的,看到意大利人賣披薩賺錢,你也把披薩放到自己店裏麵來賣,你是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的,你是做不好披薩的,來你店的人是來吃炊餅的,不是來吃披薩的。
這是我對大家誤判定位的問題所提出來的。
誤判定位還有什麼問題呢?
很多時候做產品,他看到別人的產品很好,他拿過來用,其實跟自己的品牌是不匹配的,他是脫離品牌定位去找一些產品,他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比如說東鵬賣的好的東西,鷹牌拿過來做,不一定賣得好。這是我舉一個例子,沒有特定的,剛好是兩位老總在這裏,我舉一個例子而已。
第2宗罪
錯讀趨勢
近段時間大家都在聊意大利設計和意大利的趨勢,其實意大利的趨勢是否適合中國市場呢?
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是否都能全盤接受從意大利抄過來的設計呢?
這是我們要考慮的因素。
近一兩年經常在媒體或者廣告商看到素色磚、黑白灰、性冷淡,我覺得這是錯讀的趨勢,其實意大利設計也不是這樣的,它的風格並也不是黑白灰或者素色的,不一定。
當然,我不是指某一個品牌,可能在座的剛好也有提出這樣一些觀點,這些隻是我對趨勢的一些看法。
關於趨勢還有一種問題是:
.
認為大品牌賣的好的肯定是趨勢。
因為它好賣,很多中小品牌也跟隨去,結果賣不動。為什麼?因為你的渠道基礎支撐不了那樣的產品。
.
不是意大利流行的就是趨勢,因為大家的生活習慣不一樣。
舉個例子,歐洲是有庭院的生活習慣,住宅有庭院、泳池,所以它對岩石那些粗糙麵的東西占的比例非常多,那中國現在有幾家有庭院呢?
所以會造成一些誤判,以為現在的岩石很多,是不是現在流行岩石呢?不一定。
岩石是要用在特定的空間需要、特定的場合。
.
工藝材料、設備、墨水是滿足產品表現所需的硬件、材料、工藝,也不是趨勢。
最近大家的廣告最喜歡說的就是工藝還是幹粒什麼的。其實消費者根本不關心這些是什麼工藝,國內的企業或者設計公司、廣告公司喜歡在工藝的概念上做文章。
其實我們的工藝材料、設備是用來表達產品的,是為了把產品做得更好而存在的,而不是用來炒作的,這個就是有時候我們所說的趨勢是誤解。
我認為瓷磚開發的趨勢應該是:
站在空間設計風格流行的角度去理解,瓷磚是為了滿足空間設計需要的,全球的空間設計的方向在哪裏,它就在哪裏,因為瓷磚它是空間裏麵需要的材料而已。
另外一點,以消費市場為導向的需求研究才是趨勢。
近期我去逛街,包括去看佛山一些重要樓盤的樣板房,的確現代風格的比例比以往多了很多,這是在一線和二線市場表現的比較突出的趨勢,所以大家都在談現代風格,這是對的。
隻是現代風格在中國是怎麼樣表現呢?需要把握如何轉換,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3宗罪
背離消費者
瓷磚開發,我們經常犯的錯誤是自己在工作室裏麵埋著頭,從設計師或者美術工作者的角度去創作一些自認為很牛逼的設計,自認為沾沾自喜的東西,自認為好看的東西,其實那是自High,娛樂自己。
背離消費者的產品開發是閉門造車。
所以說我為什麼喜歡逛街,逛街我不買衣服,其實更多是去看各行各業空間裏麵在流行什麼樣的風格,什麼樣的材質,特別是那些用了全球比較高端的設計師設計的空間。
比如一些高端的奢侈品品牌或者是全球稍微大牌一些的專賣店裏麵設計師所使用的材質,他會對整個空間的流行有引導,設計師是瓷磚材料最直接的使用者,這是我說的第三點。
第4宗罪
無係統規則
做產品開發很多時候是沒有係統去規劃的,去某一個設計公司看到某一款設計非常好,一下打動了自己,他沒有去考慮這個設計在自己的體係裏麵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自己的渠道能不能接受得了這種設計,很多時候完全沒有這種概念。
在這個公司選一兩款設計,在另外一個公司選一兩款設計,純粹是自己喜歡的,他感覺可以賣的。
要做成什麼樣的顏色、什麼樣的工藝,放在什麼樣的空間裏麵使用不考慮,覺得好看、眼前一亮就去做,結果賣不了。
無係統規劃的產品開發,這是很普遍的現象。
第5宗罪
重工藝炒作輕審美
很多工藝是亂套上去的,為工藝而工藝,並沒有考慮這個工藝加上這個設計以後是不是好看的,是不是符合空間需要的,因為我們在服務客戶的時候對他們大量的產品進行分析,這是看到的最多的一點,工藝亂套。
很重視必須要加一個什麼工藝,這樣好去推廣,好去做炒作,但是不管出來的產品是什麼樣的。
第6宗罪
重概念輕設計
很多設計公司或者是企業,這些有可能不是設計師,他們想出一些很牛的概念,他認為很有創意的概念,然後就去做設計,有些是為了概念而做一些東西出來,完全不管它是否符合空間需要,這在行業裏麵經常看到,而且還動用了各種宣傳手段去包裝這個概念,結果消費者或者是設計師看到就會說,這個叫什麼設計?這種現象在行業裏麵非常多。
第7宗罪
重產量輕品相
中國的產能,包括生產線的產量,這是很多老板在追求的,但我們在服務整個行業的過程中,發現他們追求高溫快燒拉產能,這種做法非常普遍,他不管你這個工藝怎麼樣,反正請你來,你是專業的你就在我這個氛圍下去把東西做好。
這是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所以會遇到磚坯夾心、磚麵手感非常差、工藝效果難實現的這些問題。
意大利人為什麼要慢燒,他們做的窯爐很小,慢慢燒,難道他不想拉快嗎?降低成本誰不願意?
實際上他是尊重做好產品的,他想做好的產品,這個必備條件要有。
因為降低成本而過快地去拉產能,這是中國瓷磚設計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
我今天可能講的醜話比較多,這都是壞話。
第8宗罪
同質化開發
這是行業裏麵最普遍看到的問題。
a.
大品牌好賣的,中小品牌跟隨。
不管它是侵權或者不管它對我的品牌有什麼傷害,反正隻要它好賣我就做。
b.
初創品牌成功的產品,大品牌覆蓋。
有很多很有想法的初創品牌推了一個係列出來,引起了行業的一些反響或者是走得不錯,大品牌直接就把它幹掉,我要做跟你一樣的,我就利用渠道優勢進行覆蓋。
這樣的做法對自身品牌的傷害是很大的,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如果我是空間設計師,看到了這樣一種現象,我會對這個品牌有看法。
c.
意大利流行的,大家一起抄。
這是馬拉齊的,那個又是誰的,直接抄。
其實當下和未來的市場是一個個性消費與審美的市場,大家一起去抄這種我們認為的個性或者審美的產品,全部抄得滿街都是的時候,其實它已經不是個性的產品或者有審美價值的產品,已經爛了。
現在滿街都在聊意大利設計,包括各種論壇都在談意大利設計。
我覺得意大利設計很好,但是如果大家都這樣去做,那接下來就是意大利設計的同質化。
這是我的一些看法。
三
老羅說我能不能從中國元素在瓷磚設計上的一些可能性給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和我的經驗。
剛好我們在這塊做了一些作品或者一些案例,我簡單來分享一下我們對東方元素的理解,作為東方人我們對東方生活方式的理解。
高品質的生活,作為中國人有必要去研究中國人以後所謂高品質的生活是什麼樣的,隻要去回顧或者去總結,包括我們的日常。
.中國人是喜歡找朋友談心的。
.我們喜歡跟大地有互動的,就像中國人到了歐洲也一樣是開墾別人的土地來種菜一樣,我們對土地有情感。
.我們很喜歡音樂,中國本土音樂也很好的
.還有書畫,這些都是中國傳統的,我認為這也是高品質生活方式所需要的
.喝茶,雖然我公司有咖啡,我引進了很多意大利咖啡,但是我很少喝咖啡,我喜歡喝茶,這也是中國人生活方式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中國人有時候喜歡獨處,就是在一個自己的空間裏麵思考、冥想或者躺著,覺得慵懶的狀態很好。
.中國人喜歡去爬爬山,唿吸一下自然界的空氣。
.包括我們喜歡讀書,我也喜歡看書,雖然看了一些書,不一定是主流的,但是我們喜歡讀書,讀書有益於自己內心的需要,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中國人還喜歡喝點小酒,喝酒有喝酒的好處,也有壞處,就像我來做這個分享,就是因為我跟老羅喝酒造成的。
.還有下棋,這都是中國人生活方式中的一些傳統的東西,我們認為好的東西、身心覺得舒服的東西。
中國的衣著穿戴跟西方不一樣,雖然今天我穿的也是西方的服裝,但是裏麵是加了中國元素的,是帶有中國元素的現代表現。
這種風格我找了一些東方元素,適合現代人穿的一些現代風格的東方衣服。
東方器物,它已經簡化,有了現代的感覺。
東方的圖騰,從傳統到現代,它更簡化了。
人們以前很容易走到一個誤區,一說東方就回到古代,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東方人,對東方文化的理解可能會受全球簡約風格的影響,東方的元素會往簡約的、更簡潔的方向去走,這是關於東方的圖騰。
東方空間的表現,去掉了以前繁瑣的結構,逐漸往簡約方向走。
去年的時候有一個品牌找我談關於東方元素的開發,我當時給他的建議是:
先做現代再做東方。
因為你是做給現代人使用的,你先把現代的感覺找到,然後再找到東方的表現,適合東方人情感交流的一些氛圍。
這是我找的一些帶有新東方風格空間的圖片,設計上已經跟國際上的簡約風格很接近,隻是導入了東方的元素,比如帶有東方風格的雕塑或者藝術品,包括帶有東方風格的材質、竹子、木。
其實東方的建築跟西方建築很大的區別在於材質,就是木的材質,木的材質在東方的建築裏麵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因為我是學美術出身,我可能在找圖的時候更多偏向於東方藝術品的導入。
這是色彩風格,我們的理解可能跟生活方式有關係,西方人以前的建築是獨門獨戶,自己的一個院子,獨立的。他們喜歡獨處,喜歡獨立的空間,所以色彩相對偏灰調、冷靜。
中國人喜歡群居,四合院、圍屋,喜歡熱鬧,所以暖調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我們看東方的顏色是暖調比中間調或者冷調多一些,這是我們在分析東方風格方麵的色彩發現更多的是偏向於暖調。
它的比例雖然灰調也有,但是更多強調帶有暖調結構的顏色會多一些。
材質是有情感的,人對材質有情感。
木是東方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從東方的建築結構,東方裏麵使用得空間都有體現。
小時候我們住的是泥房,我是廣西的,廣西是少數民族,我們住的是用夯土夯起來的泥房,二層是基本都是用木結構搭的,用原木做二層樓,當時沒有水泥,房頂也是用木結構做的。
所以東方人對木的情感是很深的。
青石板,中國的建築作為基石或者作為鋪路、庭院,使用的比較多的是青石板。
編織器物,比如藤編、竹編、草編的各種編織器物。
還有紮染織布。
現在這種染布已經變為藝術品或者是少數民族使用的,我們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自家染的,中國人對這些東西骨子裏麵有情感,隻是欠缺我們把它挖出來,重新把它提煉出來使用到現代設計中,其實中國人對這些東西是有感覺的。
包括以前的磚雕、石雕,這是中國建築裏麵最常見的。
另外就是陶,以前西方人對中國人的認識就是陶,這是我們一個很有底蘊的元素。
四
那麼如何解讀東方元素的現代表現呢?我用幾個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它是在國際語境基礎上的。
你不要一談東方就回到80年代或者古代,現代的中國人是國際視野很開闊的中國人,現在的中國人跟西方人沒有太多的區別,因為現在全球都是地球村,大家交流很頻繁。
所以首先要在國際語境裏麵做設計。
第二是東方情節。
中國人有特有的情感,特有的喜好,特有的生活方式,這是我提的一點,就是東方元素的現代表現所要講的兩個點,就是國際語境跟東方情節。
01
接下來分析一下我之前做的一個案例,叫《素土》。
這個案例有的已經在某品牌實現了,誰我就不說,就談概念。
“土”這個東西源於我小時候住的房子,它是泥的,老人家以前做房間是用夯的形式把加了草、加了樹枝的泥巴,通過力量把它夯起來,我們叫夯石為牆。
以前我們住的房子沒有水泥,小時候我還參與把泥拍實了,晾幹就可以做了,這是古時候民間的住房,對我們小時候有影響的材質。
我們通過對中國這些元素的提煉,用現代的元素,用混凝土加色,用現代的材料包括現代美學的設計去重新構建它,作為一個夯土。
這些材質夯出來之後,它高於我們以前老人家住的房子,但是它又有現代感。
做出來的設計是這樣的
是一層一層的混凝土加色釉疊起來的質感,比較適合於建築的內外牆或者鋪地都可以,這是中國人對這些材質有感覺的題材。
素土係列另外一種做法是素燒為陶,中國人對泥有感覺,對大地有感覺。
這個靈感源於我們喝茶用的器物,我們喜歡玩一些素燒的茶壺。
素燒在窯爐裏麵因為落灰,這是一個專業術語,在燒陶的過程中會產生落灰,產生表麵上窯變的肌理。
我們受這個啟發,重新用陶泥做成陶板,陶板在柴燒窯爐裏麵煆燒過程中形成肌理和紋理,我們再把這個紋理掃描下來變為瓷磚批量生產,結合白色幹粒,用滾筒滾一些效果釉,效果網,還原素燒陶器落灰的感覺,這也是帶有中國情節的一個元素。
它的模具從那個拉坯,拉坯是有手印的,然後把它展開形成模具,這是關於從陶藝、陶器上獲得啟發。
然後把它延展到瓷磚開發的一個案子,使用在現代空間裏麵也能協調得了。
02
第二個案例是《京磚》,這個係列也是中國元素的一個現代表現。
當時我們接到這個案子的時候,鷹牌的陳賢偉陳總在跟我們聊的時候,他有一個概念叫“新國貨”,我覺得這個概念很好,改變了大家過去對中國設計或者對中國瓷磚的認識,它帶有國際視野,又帶有中國情節,所以我們在中國的元素裏麵找了各種各樣的題材,包括長城磚也想過,長城的磚挺好的,但是搬不回來。我找了朋友想去搞幾塊,不行,那是屬於文物。
後來我找到了江蘇有一條窯在燒這些京磚,這是給北京特供的磚,那條窯生產的產品很多是給故宮修繕用的,現在當茶台來賣。
當時我買了12片,一片賣800塊錢。當時我們找到這個點,原來是給故宮、官家使用的這些磚,能不能把它轉化為瓷磚開發,要量產。
我們從江蘇找到了還在燒的窯爐,當時找到的時候,發現現在隻有一些老人家在從事這樣的工作,年輕人不做了,這條窯我估計到不久的將來就沒有了。
回到我們公司了,通過掃描以後,結合意大利現在流行的模具幹粒柔拋的工藝,做了兩麵,一個亞麵,一個是幹粒柔拋的麵。
大家可能對京磚缺乏了解,其實京磚有兩種狀態,一種用在室內的時候,是用桐油泡過,為了防水防汙,方便清潔,所以它是有光澤的,我們當時做了兩個麵,一個是柔拋麵的,一個是亞麵的,亞麵的是用於故宮戶外或者是過道使用的。
這是鷹牌2086現場做的一個空間的設計,我們結合東方的東西設計了一個符合現代東方人使用的空間這是水墨京磚的案子。
當然它要使用到現在流行的國際的風格中也能成立。
這是我們模擬了一下放在國外的空間使用,也是OK的,也就是說中國元素不一定隻能用在東方的空間裏麵,用在帶有國際風潮的空間裏麵一樣可以。
模擬案例
03
第三個案例,叫《墨》,這是我們給奇麗砂做的一款磚。
墨,墨水在水裏麵浮動的痕跡。
這是西方人做的墨,這款磚是意大利展上看到的西方人理解的墨,我覺得西方人有他們的視角,他更多是玩它的形式美,形式感。
中國人對墨的理解,形式感是其中一個,更多的是韻,西方人的思維可能沒有韻味這個東西,他是講形式美的,東方人是講韻味的。
在設計這款產品的時候,我們更多是要找到墨的韻味,它的形態不是直的構成,是滲透的,是墨的韻味滲透到磚坯裏麵的感覺,我們當時是用墨滲透到石頭裏麵的一種肌理,這款產品在奇麗砂展廳裏麵有。
我們是使用了幹粒柔拋的工藝,很舒服,摸起來非常柔潤。
這也是很典型的中國傳統元素在瓷磚設計上的使用。
04
第四個案例,就是《漆》,這個案例是我正在做的。
我這幾天在研究中國傳統的漆器,最早的漆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以前用在門或者漆器上,很少用在美術或者裝飾品上,到近代漆器逐漸用在藝術品上,用在裝飾畫上比較多。
原來的漆是用在傳統的用途上,包括傳統的題材上。
我們把它轉化到符合現代語境裏麵的感覺,漆的機理很漂亮的。
如果用這四麵做成磚,我用漆在做的過程中做出這樣的機理,裏麵有陶粉,裏麵全部都是天然的材質,漆器為什麼給人有一種親和力,因為它沒有什麼染料,用的全部是天然的,肌理我們裏麵會使用陶粉或者使用一些金箔,都是自然的一些礦物質的東西,通過漆的打磨覆蓋再疊加,做出一些漂亮的肌理,這是很符合國際語境的一個題材,但它還沒有變成磚,因為是近期剛做的。
我們近期做了大量的試驗,漆在不同的狀態下的肌理。
包括漆用油畫、繪畫的語言來重現的一些感覺,
有時候一些好東西需要人去嚐試,去探索它更多的可能性。
這是我們最近在做的一些漆的項目。我是計劃做漆的50種狀態,漆跟各種各樣的材質結合之後,產生了符合現代空間使用材料的一些研究的一些實驗。
因為很少分享,分享的經驗不足或者講的不太好,請大家多體諒。最後很高興能在這樣的場合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祝大家生意興隆,現代磚越做越好。
注:10月14日,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主辦,廣東佛山禪城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支持,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佛山市陶瓷學會協辦,中國建築裝飾設計創新基地承辦的“【本質邏輯】中意現代設計高峰論壇”在中國佛山陶瓷總部基地舉辦。本文根據現場演講整理而得。
行業七位品牌高管的論壇精華將陸續放出,敬請關注!
整理編輯:誠實
【相關內容】
【視頻+PPT+整理稿】祖尼諾:意大利陶瓷牛逼的本質邏輯是什麼?
【視頻+PPT+整理稿】盧卡:現代風格意味著對於生命最直接的感受!
最後更新:2017-11-07 11: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