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6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企業IPO過會遭否大概率“卡”在三方麵 這些問題讓人哭笑不得

在IPO保持常態化、從嚴審核的大背景下,今年以來IPO被否企業數量大幅攀升也在意料之中。統計顯示,截至7月31日,證監會已審核324家企業的IPO申請,包括273家通過審核、43家被否、5家取消、3家暫緩表決,否決率為13.27%,遠高於去年。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除了內控製度的有效性及會計基礎的規範性、關聯交易及關聯關係以及申請文件的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性要求外,持續盈利能力重回審核重心成為較為明顯的變化。具體而言,這主要體現在業績規模重心重回3000萬元、應收賬款核查趨嚴、費用處理詢問增多等三方麵。

變化一:4月至今無淨利潤低於3000萬企業過會

2016年底至2017年初,部分IPO企業在淨利潤低於3000萬元的情況下通過了審核成功上市,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話題。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順利通過發審會,淨利潤低於3000萬元的企業僅有2家,而這樣的現象在3月份之後也不再現。換句話說,4月至今,淨利潤在3000萬元以下的擬IPO企業都無功而返了。

與之唿應的是,近期被否決的多家企業最核心的原因都是業績。據了解,這些企業都是因為業績規模在報告期內持續保持在2000多萬元,且未來發展前景穩定,不會有重大突破。

一位華南地區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之前有些低於3000萬淨利潤而過會的企業可能確實有獨特之處,但並不能代表基本的審核標準。落於實踐,不同行業的發行人IPO要求的業績規模門檻可能會不一樣。

以被否的時代院線為例,該公司最近三年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3994.40萬元、4334.78萬元、3356.28萬元,但這一盈利水平在影視行業明顯過低。相比而言,同樣在IPO排隊的橫店影視淨利潤逾3億元,而正在借殼上市的萬達電影淨利潤也超過3億元。

變化二:應收賬款核查更加細致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因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款項。通俗來講,就是賒銷。繼欣泰電氣因通過對應收賬款做手腳被勒令退市以來,監管部門對應收賬款核查更加細致。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今年以來的IPO被否企業中,有10家涉及應收賬款問題。

其中,發審委質疑浙江績豐岩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港通醫療設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否存在對主要客戶放寬信用期限的情形。浙江績豐岩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2014年、2015年、2016年期末應收賬款均超過當年的營業收入;而四川港通醫療設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應收賬款存在以下特殊情形:

一是應收賬款餘額逐年增加且占營業收入比重也是逐年增加,甚至已經高達85%以上;

二是應收賬款賬齡一年以上的金額和比重也在逐漸增加;

三是很多應收賬款已經超過了信用周期,逾期不能收回的賬款後期收回的可能性以及計提減值準備是否充分;

四是發行人在2016年已經打了很多官司,主要都是跟催收賬款有關係。

北京品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該公司第一大客戶銷售占比激增到87%、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例超過100%且賬齡半數超過一年。不僅發行人應收賬款絕對金額很大,更重要的是應收賬款大幅增加,這也說明發行人2016年盡管業績規模較大但是質量非常的差。對此,發審委提出了多個詳細詢問。

此外,浙江科維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帶著36個處於違約狀態的項目上會,涉及應收賬款賬麵餘額為1860.87萬元的舉動也被重點關注。發審委要求該公司說明訴訟後和解及訴訟審理中的三家客戶的具體名稱、涉及訴訟和執行的最新進展情況;以及截至報告期末,超過信用期未履約的應收賬款總額、是否有新的訴訟事項;另外,還要說明各報告期對於單項計提的壞賬準備是否已做納稅調整。

前述投行人士表示,IPO審核在實踐中關注應收賬款的情形是多見的,發行人隻要結合行業管理、經營模式、會計處理等因素進行解釋,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構成IPO的實質性障礙。監管機構通過應收賬款的各種情形和因素做出的一個綜合判斷,最終的判斷落腳點還是發行人是否具備持續盈利能力。

變化三:費用變動關注增多

近期不少擬上市企業因為“薪酬異動”被否,引發投行界熱議。

前不久,發布招股書僅10個月的泰達新材遭否。除了連續三年扣非淨利潤都不足3000萬,產量、市場銷量、占有率也遠低於同行可比公司,該公司董監高薪酬最高隻有7.62萬也成為發審委關注的重點。

企業可以通過哪樣的方式可以增加利潤?無非是增加收入或者減少成本、費用。費用的壓縮原本是企業自主決定的行為,但對於即將成為公眾公司的發行人來說,如果公司業績主要是通過壓縮費用的方式實現,那麼業績的含金量則明顯不足,最後也就歸結於發行人持續盈利能力存在重大缺陷的問題。

事實上,年內因職工薪酬問題被否的擬上市公司還有其他5家,包括北京品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三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國策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聯動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績豐岩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6月7日,品恩科技被否。該公司所處行業是為下遊軍工企業提供軟件以及相關的運維服務,主營業務是軟件開發和工程設計。發審委關注到,報告期內,該公司各期發生和分攤的人工成本變化不大,但營業成本分攤的人工變化較大。簡單來說,就是該公司在會計處理時,人工成本發生和分攤沒有明確標準,也就意味著這很可能將成為利潤的調節池。因此,雖然報告期內淨利潤水平持續增加且2016年達到4700萬元,遠遠高於創業板上市的財務指標門檻,但該公司依然未能通過發審會。

6月9日,前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明確表示,證監會將嚴密關注企業通過短期縮減人員、降低工資、減少費用、放寬信用政策促進銷售等方式粉飾業績的情況。

雖然證監會已經明確表態嚴查“薪酬異動”,但仍有一些公司“以身試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績豐岩土同時踩了質疑放鬆信用政策、降低員工工資調節利潤兩條紅線。根據申請材料,報告期內,該公司高層員工薪酬連年增長,中層員工、普通員工在2014年平均薪酬最高,後麵是負增長、微增長。發審會進一步質疑發行人存在壓低薪酬支出調節利潤的情形。

需要說明的是,企業能否通過發審會存在多方麵影響因素。不過,監管部門已經明確對某些違法違規行為亮出紅燈,部分企業卻仍然視而不見,懷揣僥幸心理。對於這類公司,證監會表示,將綜合運用專項問核、現場檢查、采取監管措施、移送稽查等方式嚴肅處理。

還有這些案例讓人哭笑不得

除了以上的變化,一些擬上市公司申報材料中的問題還讓人有點哭笑不得。

如,河南潤弘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因產品質量問題兩次被行政處罰和15次被有關監管部門查處和曝光,其中有5次涉及發行人主導產品長春西汀注射液。這被認定為重大信息遺漏。其實,這樣的情況隻需要主管部門出具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情形就可以了。

不僅如此,該公司對主導產品長春西汀注射液被列入安徽省、青海省、蘇州市等省市的“重點藥品監控目錄”一事也未進行披露。

還有,發審委指出西藏國策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存在會計基礎工作不規範,公款私用、高管薪酬和研發費用大幅下降等問題。其中包括財務總監一個人幹了三個會計的活、財務人員拿著支票挪用公款、建築施工沒有預算製度等這些非常細節的問題。

更有甚者,蚌埠市雙環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報告期內與順達電子資金拆借持續發生,主要用於控股股東及其他少數股東、無關聯第三方的個人需求。如償還其個人的部分銀行借款約550萬元、女兒留學款(後期)約100萬元、個人購買車輛款及所欠親戚款項約50萬元等。其中一名借款人劉原平至今尚有350萬元未償還給發行人管理團隊持股的順達電子。

前述投行人士表示,很多問題不是IPO實質障礙,交代清楚、解決徹底了就行,但是如果綜合考量影響到發行條件,就隻能另說。此外,對於業績規模小的企業,很多問題會被更加從嚴要求,成為IPO的實質性障礙。

最後更新:2017-08-03 08:46:27

  上一篇:go 歐洲股市尾盤跳水 收跌0.5%
  下一篇:go 小股東笑按“終止重組”讚成鍵 *ST華菱“白忙”500天緩解千億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