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43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私募半年考:股票多頭策略上半年“完勝” 高頻策略受到挑戰

簡單的股票多頭策略在今年上半年“完勝”,而高頻的事件驅動策略業績墊底。智道金服最新發布的2017年半年度中國私募證券基金數據報告顯示,私募基金股票策略指數上半年綜合收益為3.47%,事件驅動指數上半年綜合收益為-1.72%。分析人士表示,這種現象說明資金變得越來越理性,對短期事件驅動因子相對麻木,更看重個股業績。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股票策略基金中,有接近六成基金實現了正收益,但收益率分布較為分散。上半年收益率在-5%至5%的基金占比不到40%,跌幅大於10%和漲幅高於15%的基金占比接近30%。由此可見,在上半年的A股“漂亮50”行情下,向來以中小盤股票為風格特征的私募基金出現了業績分化,有部分轉換風格跟隨大盤藍籌獲得收益,而有些沒有徹底逃離中小創的基金則遭受較大損失。

事件驅動策略上半年受政策影響較大,整體平均取得-1.72%的負收益。六成左右的事件驅動策略證券私募基金未取得正收益,在所有策略中表現最差。私募管理人通常是將事件驅動中的同類驅動因素當作量化投資中的因子去運用,達到更高的收益率及勝率,其中包括分析師評級上調、增發回補、股權激勵、高送轉填權、扭虧為盈、大宗交易新股申購等事件驅動因子。但今年以來,低波動已經成為A股的常態,事件驅動因子失效,事件驅動策略之下高頻買入賣出並不能增加收益,反而可能引入風險。

管理期貨策略上半年總體麵臨低波動、少趨勢行情,平均取得-1.34%的負收益,表現落後。該策略的近六成基金未實現正收益。整個2017年上半年,管理期貨策略證券私募基金整體仍虧損1.34%,遠遠落後於行業平均水平,月度的相對排名也多處於末位。季度上看,2017前兩季度,管理期貨策略均取得負收益,未能超越行業平均。管理期貨策略在2017年的慘淡與2016年的風光形成了明顯反差,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策略的適應性與應變能力都受到了嚴峻挑戰。

固定收益策略上半年總體受製於去杠杆宏觀環境,但整體取得1.48%的正收益,該策略基金近八成實現正收益。債券市場在2017年上半年受製於去杠杆的強監管,經曆恐慌式的下行趨勢,固定收益策略應當獲利較難。但從其表現來看,固定收益策略維持了正收益,體現出了防禦性上的巨大優勢。

引入對衝的投資策略今年上半年也收益不佳。如相對價值策略麵臨缺乏優良品種、政策限製的大環境,上半年取得-0.87%的負收益,該策略基金近六成未實現正收益。

從區域來看,深圳私募今年上半年業績最好。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5個區域指數4個實現正收益,深圳最高3.61%,上海為3.11%,北京為2.07%,浙江為0.73%。廣州最低,為-0.51%。

(原標題:私募半年考:股票多頭策略上半年“完勝” 高頻策略受到挑戰)

最後更新:2017-07-27 09:04:02

  上一篇:go 美聯儲威力繼續發酵 非美貨幣持續上揚
  下一篇:go 華策影視上半年淨利潤2.75億元 樂視網拖欠3.6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