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發改委吳衛:發展新能源汽車要避免“盲目迷信”外國資本

自“雙積分管理辦法”的征求意見稿發布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迎來了一股外國主流車企和中國整車製造廠合資熱潮,當下新能源乘用車的市場發展方興未艾,外資車企的密集、高調進入勢必加劇這一領域的競爭,國內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轉型之路內外承壓。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既要充分利用全球的市場資源,也要避免盲目迷信外國資本,應該充分自信自強、自主自立。”11月18日上午,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機械裝備處處長吳衛在2017(第三屆)廣州國際電動汽車產業峰會上披露。

吳衛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發展的熱點,社會資本、外國資本和各方麵的企業都將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作為一個重點關注的方麵,對此國家相關部門會在政策和法規上加強引導和規範,避免盲目發展。

“政策層近期將出台2018~2020年新三年行動計劃,繼續對新能源汽車予以扶持。” 吳衛在峰會上透露,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針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進行了一次清理、規範的工作,旨在摸清各地企業的情況,並進行科學的分析評估,並提出下一步的管理措施。國務院在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相關的政策中,也明確提出了要加快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外資利用,擴大開放試點等具體要求。

在吳衛看來,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是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方向,更是緩解能源環境製約,突破經濟社會發展障礙的必然選擇,是適合中國國情、解決中國問題的發展之路。

1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出台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全麵深化價格機製改革的意見》中,也提出要完善電動車充換電價格支持政策,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除此之外,截止到目前,2017年前後還出台了《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以及《外商投資指導目錄》等政策文件。在吳衛看來,這些文件的出台體現了決策層嚴控傳統燃油汽車新增產能,促進新能源汽車有序健康發展,加強汽車產能監測預警和監管,減少外商投資準入限製,進一步推動汽車強國建設的管理思路。據他透露,今年國務院高層就新能源汽車的統籌規劃、創新發展和推廣應用專門兩次召開了專題座談會,中央、地方、企業以及社會各界都高度重視。

據了解,今年1~9月,全國各省市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數量已經超過26萬輛,前六名推廣應用城市中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天津五個城市超過了一萬輛,廣州超過了8000輛。

(原標題:發改委吳衛:發展新能源汽車要避免“盲目迷信”外國資本)

最後更新:2017-11-18 23:49:13

  上一篇:go 移動終端動漫國際標準產業聯盟成立 “中國聲音”更強勁
  下一篇:go 泰旅局:中泰高鐵將為旅遊帶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