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31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舊白馬遇寒冬 新龍頭或問世

上周滬深兩市回調,上證綜指全周跌幅0.86%,深證成指全周跌幅為1.10%,創業板指跌幅達2.79%,上周四滬指甚至還創下年內單日最大跌幅,前期風頭出盡的白馬股成為了此次回調的主力。對於“白馬”來說,剛剛降臨的這個冬天可有點冷。

分析人士表示,白馬從價值被低估到價值逐漸合理,再到如今局部出現一定泡沫,這一過程伴隨著市場樂觀預期的不斷升溫。眾所周知,投資最重要的就是預期,而當業績增長比預期樂觀時,這種正差異,意味著股票價格的加速上漲以及人們不斷上調對於企業前景的預期;而當股票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之後,樂觀預期會追上,甚至超過業績增長的幅度,這時也往往意味著此前預期的正差異逐漸被抹平,甚至扭轉,出現負差異。當負差異出現時,簡單來說就是對這些股票的預期已偏離實際價值,那麼一旦白馬們不再滿足預期,調整就在所難免,而“大浪淘沙”式的調整後,擁有更高確定性的新龍頭或將迎來春天。

市場分歧加劇

上周滬深兩市回調,上證綜指全周跌幅0.86%,深證成指全周跌幅為1.10%,創業板指跌幅達2.79%。在市場乏力資金分化的背景下,上周盤麵整體上呈現出了先揚後抑走勢,滬指再度失守3400點。截至收盤,滬指報3353.82點。在白馬股出現集體回調背景下,“謹慎”和“觀望”似乎再度成為了市場的關鍵詞。而指數在3300點-3500點間運行的時間已近3個月。

周初受金融板塊和部分藍籌帶動,滬指一度出現“三連陽”的強勁升勢。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大盤搭台、小盤唱戲”之時,上周四A股出現了明顯調整。全天上證指數下跌78.54點,收於3351.92點,跌幅達2.29%,創下年初以來單日最大跌幅;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3.33%和3.16%,相較之下跌幅更加明顯。而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也全線盡墨,大部分前期漲幅較大的白馬股都出現了顯著調整。截至上周五,滬綜指全周振幅超3%,深成指全周振幅超5%,顯示出分歧在加劇。

可以明顯地發現,近期漲幅較大的個股以及次新股均出現了快速調整,大消費、大金融殺跌幅度較大,市場情緒也快速走低,各主題全麵下跌。與此同時,資金正試圖在先進製造相關板塊中尋找機會,這些板塊也表現出了較好的抗跌性。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上漲最多的白馬龍頭恰恰是造成此次市場短期調整的風險所在,而以白酒和家電這兩大漲幅領先行業領銜下的白馬板塊短期回調壓力難免對市場造成一些擾動。而市場在自發調整的情況下,白馬龍頭的回調形成了“馬太效應”,最終誘發板塊的整體回調,市場也隨即出現調整。

然而在市場風格發生轉換的上周,主力資金似乎又提前“踏準”了節奏。正當前半周盤麵漲勢如虹之時,主力資金呈現出淨流出逐日上升的現象。從上周一時淨流出金額53.89億元的水平上升至周三時169.74億元。根據數據顯示,前半周主力資金流出最多的板塊恰是白馬股相對集中的電子、計算機和醫藥生物三個板塊。一方麵,場內資金在3400點“心結”困擾之中顯露出謹慎與畏高相交織的複雜情緒,另一方麵,以兩融為代表的場外資金卻仍在階段高位,顯示出了很高的參與熱情,截至11月23日兩融餘額報10368.43億元,依然在萬億元大關上方。而上周融資淨買入居前的行業為非銀金融、銀行和電子三個行業,相對於盤麵變化顯示出了一定滯後性。

舊白馬遭遇回調

中信證券表示,市場分歧的加大體現在交易上,就是不少資金選擇短期離場。一方麵這是結構分化行情持續下,前期漲幅較大的個股麵臨獲利盤了結,大部分前期累計大幅上漲的白馬龍頭股也都出現了一定調整;相反,前期跌幅靠前的周期板塊近兩個交易日的相對表現反而最好。另一方麵,不少機構,特別是絕對收益機構也可能選擇提前兌現,鎖定收益。今年以來(截至11月20日)A股的財富效應主要體現在股票基金(84%產品取得正收益,中位數收益14.5%)而非個股(32%個股有正收益,中位數收益-13.9%),因此在市場波動趨勢加大的擔憂中,更多的機構選擇短期兌現收益,或者降低倉位。

兩市回調其實也並非毫無征兆。海通證券指出,國債利率上行,高估值的績差股下跌、績優白馬股仍然上漲的現象早在10月底就已出現,而這可以看作是回調的早期。11月的第三周以來回調進入中期,信用債利率上行速度加快,白馬股也開始回調。上上周五至上周四的這段期間,上證50、中證100分別上漲2.1%、1.3%,創業板指、中證1000分別下跌4.4%、5.4%,小票較大票跌幅更大。從估值盈利匹配度看,上證50和中證100的估值盈利匹配度更高,跌幅較小,創業板指和中證1000的估值均高於盈利表現,跌幅更大。區間內,白酒、家電、電子下跌10.9%、2.8%、5.9%,非銀、銀行上漲0.4%、5.5%,從估值盈利匹配度看,白酒、家電、電子估值較盈利已無明顯優勢,跌幅更大,銀行估值仍處相對低位,跌幅較小。因此從回調幅度看,市值大小以及行業方麵的分化均源於估值與盈利之間的匹配。

自9月以來,略顯糾結的盤麵顯然並未因盤麵數度上破3400點後出現回落而出現根本性轉折。缺乏清晰投資主線以及熱點方麵的後繼乏力,也使得當前投資者感到既無奈又焦躁。無奈的是由於場內外資金在當前點位仍未形成一致,一邊是場內主力資金離場的現象仍未“止血”,另一邊則是以杠杆資金為代表的場外資金入場步伐的提速。存量博弈態勢依然清晰,在此市況中,因資金未能圍繞熱點形成良好輪動,“賺錢效應”仍然較弱。焦躁的則是,雖然當前熱點間雖未能形成持續的賺錢效應以及良好的輪動格局,但從板塊來看,部分板塊的估值並未高企,顯然仍具備一定投資價值。然而,由於市場過於在乎3400點關口的得失,追漲殺跌的非理性因素也使得資金入場的意願有些遲疑。而上述的種種“糾結”其實都一致指向當前投資者仍未清晰把握住當前市場的投資主線。

新“龍頭”仍可布局

分析人士表示,以大消費、大金融為代表的藍籌股短期漲幅過大出現溢價,屬於正常調整,由於其業績的穩健性和市場絕對占有率,未來穩定增長的業績依然能逐步消化估值,因此調整後依然是機會。

中信證券指出,當前市場中存在兩大關鍵的認知偏差。其一是監管新政對短期來看增加了一定的不確定性,但中期來看,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等措施也會使得市場風險合理定價,有利於提升A股配置價值的。而過去長期以來與A股競爭資金的傳統投資渠道中,已經越來越難找到所謂“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而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壓低了這些產品收益率空間的同時也提升了A股的配置價值,特別是優質權益資產的配置價值。其二雖然價值龍頭靜態估值已然高企,但動態估值卻依然有吸引力。從“強者恒強”到“強者更強”,龍頭增速跑贏行業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從國際比較上看,國內龍頭相對其對標的國際巨頭盈利增速預期明顯更高。也就是說,大部分國內龍頭相比其國內同業和全球對標者,都能以更快的速度消化估值。而上述的這兩大認知偏差均需要一定時間糾正。簡而言之,隨著市場波動持續擴大,當前部分投資者的“看短做短”,反而會是另一部分投資者“看長做長”的重要機遇。

從投資策略上看,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對年末到2018年的行情仍然看好。該機構認為,以產業轉型升級為動力、以龍頭市占率和競爭優勢提升盈利能力為引領,經過行業的“大浪淘沙”,龍頭也將會穩健前行。而從配置來看,大金融將是確定性更高的方向,而臨近年底,可關注業績與估值匹配的龍頭擴散,中期繼續看好消費升級和新興製造。此外,受益於CPI溫和回升的預期,農林牧漁亦可以繼續關注。

分析人士也指出,價值白馬從價值被低估到價值逐漸合理,再到如今局部出現一定泡沫的這一過程,伴隨著市場樂觀預期的不斷升溫,調整在所難免。而“大浪淘沙”式的調整後,擁有更高確定性的新龍頭或將迎來春天。

(原標題:舊白馬遇寒冬 新龍頭或問世)

最後更新:2017-11-27 04:34:00

  上一篇:go 供需矛盾不突出 銅價反彈空間受限
  下一篇:go 年底農業進入政策密集期 農業板塊迎來多個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