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51 返回首頁    go 財經資訊


發審委權力行使受監督 新股審核從嚴將常態化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就職儀式上,對63位發審委新任委員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嚴把資本市場入門關,又要本領高強能夠用專業技能獨立履職。這是穩步推進新股發行常態化背景下發審委員的新使命,將影響未來一段時期資本市場的新股發行生態。

長期以來,股票發行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作為資本市場投融資功能的核心,其運行情況在微觀方麵直接決定了上市公司的質量,影響著廣大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在宏觀方麵關係著資本市場中的資金是否能流向國家全局戰略的重要環節,關係著資本市場能否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發審委作為股票發行審核的最後一個環節,肩負著維護資本市場公平正義、把好資本市場入門關的重要職責。

過去的一個月,剛剛履新的發審委委員祭出了不到六成的新股發審通過率,把一批財務數據有水分、持續盈利能力不明、內控製度不規範的帶傷上會、帶病上會的企業擋在了新股發行大門外,投資者拍手叫好的同時,不少擬上市企業和保薦機構則戰戰兢兢,唯恐成為下一個被否的案例。從劉士餘“嚴把質量關”的要求來看,新股發行審核趨嚴的監管取向已經確立,未來從嚴核準的尺度勢必得以強化,審核隻會更嚴,隻有那些服務國家全局戰略、能夠成為優秀價值投資標的的企業才能順利上市,而那些存在業績問題、經營規範性不夠,隻想上市圈錢帶病申報、試圖蒙混過關的企業將被無情地投否決票。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也正是因為發審委委員手中的投票權至關重要,“一票定生死”,為了防止濫用權力,防止“誤傷誤殺”質地優良企業,證監會設立了發行與並購重組審核監察委員會,強化對發審委和委員的監督機製,對發審委和委員的履職行為進行360度評價,不管發審委員對審核項目投了讚成票或反對票,均需說明原因,有理有據方可過關。同時,監察製度的建立還能從紀律層麵確保發審委員在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上不走岔、不跑偏,在意識深處劃出紅線、標明“雷區”,把紀律作為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處理好發審委工作職責與自身及家屬、與原來所在單位、與發行人等市場主體以及與其他委員的關係,不收錢物、不炒股、不吃請,防範利益衝突,淨化朋友圈,純潔社會交往,做到“不以惡小而為之”,以防發審環節滋生腐敗,畢竟“一朝發審委,終身被追責”,哪一位發審委委員也不想自己因此身陷囹圄身敗名裂。

在把好入口關和規範履職的雙重製度框架下,新一屆發審委審核信號已經十分明確,即在新股發行常態化的同時,新股審核從嚴也將常態化,這必將對擬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這是從根本上將投資者保護工作落到實處的關鍵,也是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必要保障。

(原標題:發審委權力行使受監督新股審核從嚴將常態化)

最後更新:2017-11-22 06:34:14

  上一篇:go 收益有限 機構打新料趨理性
  下一篇:go 資管新規劍指份額分級 分級基金或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