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3
美食
炒菜時務必要改掉的6個致病壞習慣,為了家人健康果斷收藏!
這俗話說呀,民以食為天,柴米油鹽醬醋茶。連平日裏最簡單的炒菜也有著很大的學問,不正確的炒菜方式會使菜的營養大打折扣,甚至還可能產生致癌物。這些炒菜時的壞習慣,今天就來跟大家嘮嘮!
可愛的表情包
1、不刷鍋接著炒:很多人為了省事或看鍋比較幹淨,往往第一道菜炒完後直接就炒下一道。然而,看似幹淨的鍋表麵會附著油脂和食物殘渣,當再次高溫加熱時,可能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小編建議大家每炒完一道菜都要將鍋認真清洗幹淨後再炒下一道,這樣不僅減少了有害物質的產生,還能防止上一次炒菜的調味料和殘渣影響下一道菜的口感和賣相。
明火炒菜
2、油冒煙時才下鍋:當油冒煙時,那時的溫度已經高達200℃以上,這種情況下把菜放入鍋裏不僅會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還會產生致癌物,增加患癌的風險。 此外,油在這種溫度下,不僅其中所含的脂溶性維生素受到破壞,而且其中人體中必需的脂肪酸也受到氧化破壞,降低了油的營養價值。
還有,若等到油冒煙時才下鍋,鍋中的油脂會被高溫分解成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不但會使人肥胖,還會增加人體血液的粘稠度,容易導致血栓形成,對於血管壁脆弱的老年人來說,危害尤為嚴重。
油煙很大的
3、用剩下的油用來炒菜:很多人不舍得扔用過的油,還會用來高溫炒菜或油炸。這種方法非常不可取,使用多次用過的油,油裏麵會有殘留致癌物,主要是苯並芘的成分,還有醛類、雜環化合物等。食物油最好隻用一次,在控製好油溫情況下,最多2—3次。
表情
4、炒完菜馬上就關抽油煙機:不利於身體健康。如果炒菜時火特別大,且菜燒焦的話,會引發有害物質釋放,特別是對唿吸係統產生危害,會有誘發肺癌的可能,油煙機排除廢氣也是需要時間的,當炒菜結束後仍有未排幹淨的廢氣殘留在廚房。炒完菜後,不妨讓油煙機繼續運轉3-5分鍾,確保有害氣體完全排出。
很熱的油
5、做菜先過油:做地三鮮、幹煸豆角等菜肴時,很多人喜歡先將食材在油裏過一下,撈出來再炒,這樣做出來的菜色澤明亮、氣味香濃。但這種烹調方法會導致攝入的油脂超標,破壞蔬菜本身的營養建議大家少吃過油菜、煎炸菜,烹調蔬菜多用白灼、清炒、涼拌和清蒸等方式。
炒菜
6、炒素菜也加不少油:蔬菜的吸油性特別強,如果用太多油炒素菜,和吃葷菜沒區別,而且還會使菜的表麵都被一層油脂包圍,其他的調味品也不易滲透到蔬菜的內部,影響了食物的味道,同時這樣做也不利於消化吸收。合理的做法是每道素菜放油量不超過一湯匙,怕煳鍋可以用平底鍋炒菜,保證受熱均勻。
炒菜
選油:從食用油的來源來說,主要有動物性和植物性,日常生活中盡量少用動物性油脂,在總量控製的基礎上,最好選用植物油。從加工工藝上,優先選擇物理壓榨方法生產的油,少用化學浸出法生產的油,因其含有一些化學加工過程中殘留的有害化學物質,雖然在安全範圍內,但少攝入為好。
多醋少糖:有做飯經驗的人都知道,菜做鹹了,放點兒糖就能讓鹹味變淡,這是因為糖能起到降低鹹味的作用,而這又會無形中增大鹽的用量。醋卻剛好相反,它的酸味有強化鹹味的作用,若是不想放太多鹽,隻要加些醋,就能讓原本偏淡的菜肴變得鹹淡適中。此外,番茄汁、檸檬汁、蘋果醋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醬油
借助食材本身的風味:清淡的飲食總讓人覺得沒味道,但若是能借助食材本身的香味,就能讓原本清淡的菜肴變得好吃起來。而且,少量的鹽味恰恰能保留住食物特有的鮮香,可謂相得益彰。香菇、番茄、芹菜、洋蔥、香菜、辣椒、芝麻、花生碎、蔥、薑、蒜、芥末等都是提味的佳品。
涼菜
內容僅供參考和科普,具體病症的治療還需看醫生綜合自身情況。
最後更新:2017-08-23 12: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