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
美食
做飯的一種調味食材,睡前放在肚臍,20天變成小蠻腰!還能祛疤
做飯的時候,我們都喜歡放一些薑進去調味,或者祛濕,煮湯的時候更喜歡放點薑絲就去,聽老一輩的人說,這樣可以驅寒......對於薑的認識,或許我們就認識這麼多了。當然了,這隻是生薑最普通的用法,它還有很多用途,對於具體的生薑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下麵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下,一起來看看生薑的強大功效吧。
生薑不但可以用來開胃健脾,還能幫助抗菌、提神,有著很多的作用,那麼,生薑的功效與作用具體有哪些呢?下麵,小編就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生薑都有什麼好處和作用,一起來了解下。
一、生薑是傳統的治療惡心、嘔吐的中藥,有“嘔家聖藥”之譽。因胃腸不適、口腔異味等引起的惡心,欲嘔等不適時,可早晨含1片薑片來解決。民間用吃生薑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
二、開胃健脾促進食欲。在炎熱的夏天,或者某些疾病的原因,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欲,如果飯前吃幾片生薑,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吃蘿卜,夏吃薑”,“飯不香,吃生薑”的道理。
三、降溫提神,在炎熱的時候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的作用。對一般暑熱表現為頭昏、心悸、胸悶惡心等的病人,適當喝點薑湯大有裨益。中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藥--人丹就含有生薑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四、除了降溫提神作用外,生薑還有驅散寒邪的作用,由於著涼、受寒等引起的感冒、頭疼、腹痛等,喝些薑湯水,可增加血液循環,使全身發熱,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
有人說,明明都不胖,為什麼會有那該死的小肚子,穿衣不好看,穿薄點的衣服,又能看到小肚子,試過很多方法,小肚子還是賴著不走,難道這小肚子就注定減不掉了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方子,既能保護心腦血管,又能有效通便,還能輕輕鬆鬆甩掉大肚子。
就是填臍療法
填臍療法,簡稱“臍療”,是將藥物放在臍中,上麵用膠布或紗布等覆蓋、固定,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肚臍是人體黃金穴位,是個能吃藥的穴位,吸收能力很強。填臍療法,是將薑的熱量能傳到髒腑,增強帶脈的動力,對於便秘、大肚子特別有效。
另外,薑黃素具較強的抗癌作用外,它還有很多的本領,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薑黃素可以抑製血中脂質的氧化,從而促進血脂的正常,抑製血栓的形成,從而起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填臍療法簡便易行,療效確切,安全穩妥,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科。
做法:將一大片生薑切細條後,將其搗成煳狀備用;用棉簽蘸取中度白酒(或75%酒精)清洗肚臍及肚臍周圍的皮膚;將生薑煳敷在肚臍上;用棉簽點取白醋入生薑煳;貼上大創可貼,用手輕輕按幾下/一會兒,用手的熱量給敷貼加溫,貼8-12小時之後取掉。
薑片不僅能瘦肚子上的贅肉,還能祛疤!
方法:把新鮮的生薑切片,用薑片輕擦疤痕,然後把薑片敷在疤痕部位片刻,然後去掉更換一片,反複兩三次。每天可以這樣操作一兩次,堅持下去即可去除疤痕。因為生薑具有抑製肉芽組織生長的功效,從而弱化疤痕形成和生長。
此外,導致有小肚子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體內濕氣重。濕氣重會讓你有小肚子,臉上長痘痘,出油,有時關節疼痛,所以想要盡快減掉小肚子,那麼還要祛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個簡單的祛濕方法,有空的朋友可以嚐試下。
食療祛濕
食療就得要說到薏米了,薏米祛濕效果是杠杠的,很多朋友都喜歡用薏米煮很多食物,什麼薏米冬瓜粥、薏米桂圓粥、薏米蓮子百合粥、薏米紅豆粥、薏米南瓜粥,下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薏米到底是何方神聖吧。目前市麵上最多的薏米是,雲南曲靖薏米,貴州興仁薏米、以及福建金沙薏米, 金沙薏米產於福建省仙遊縣龍華鎮金沙村,因金沙村得名,別名玉蘆、玉珠珠,是著名的土特產, 金沙村有句民謠唱道:“薏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在宋代就有栽培,已有千年曆史,在明代貴為朝廷貢品。
中醫認為,薏米的顆粒越小,藥用價值越高,眾多的薏米中,金沙薏米顆粒是最小的。也隻有它曾為朝廷貢品,說明了它的營養價值。《本草綱目》中記載的正是金沙薏米。它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藥兼用、唯一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識的的薏米。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和紅豆按2:1配(大約差不多就行啦,沒有必要這麼精確)
做法:把薏米和紅豆洗淨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用勐火煮開,改慢火煮至薏米爛熟即可。喝的時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紅糖。
【薏米紅棗粥】
材料:薏米5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
1、將薏米、糯米分別淘洗幹淨,用清水浸泡4小時,撈出瀝幹;紅棗洗淨瀝幹。
2、把薏米、糯米一起放入鍋內,倒入適量(800毫升)清水,先用大火煮開後轉至小火,再加入紅棗,熬至米粒煳化成粥狀,即可盛出食用,依照個人偏好可加紅糖。
總結:你有小肚子嗎?你怎麼做的?
..........................................
每天都會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喜歡記得點擊關注,感謝支持!
最後更新:2017-09-04 14: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