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美食
漯河召陵區一豬圈建在居民區,做飯都要帶口罩!
-在漯河生活,當然得關注漯河小城生活-
“我們家後麵有個養豬場,讓我們都沒法正常生活了。”10月10日,召陵區召陵鎮召陵村的居民吳利英向本報投訴,她家後麵有一座養豬場,已經存在多年,臭氣熏天,蚊蠅遍地,嚴重影響一家人的生活。
【與養豬場一牆之隔】
10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召陵區召陵鎮召陵村吳利英家中。她家的住宅是一棟樓房,緊鄰主幹道。在吳女士的指點下,記者看到,該養豬場位於她家後麵,僅僅一牆之隔,養豬場的大門就在她家南隔壁。這家養豬場有兩排豬舍。記者試圖和該養豬場負責人溝通,但敲養豬場的大門,並沒有人回應。
【臭味難聞,做飯都要帶口罩】
“我們家房子建於2008年,這家養豬場在2012年左右開始投產。”吳女士告訴記者,養豬場負責人是同村村民,想著都是鄉鄰,就沒有阻攔,但沒想到養豬的氣味實在難聞,把一家人都熏得受不了。“特別是夏天,豬圈內到處都是糞便,汙水橫流,蚊蠅亂飛,散發出來的氣味特別臭。我家的廚房和豬圈一牆之隔,我做飯都要戴上口罩。”吳女士氣憤地說,他們後來實在受不了,就和養豬場的負責人王先生進行溝通,要求他把豬圈清理幹淨。
【兩年前開始反映,至今沒有解決】
“我們周圍不少鄰居都外出工作沒有在家,因此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我家,如果我不投訴,我們家的日子就沒發過。”吳女士告訴記者,這種怪味實在難聞,兩個兒子都不願意在家居住,兒媳懷孕後,也不敢在家待產,兩年前開始向召陵鎮反映此事,可至今沒有解決。
【已下達搬遷通知】
吳利英向記者展示了一份她撿到的限期關閉搬遷通知,是今年8月中旬召陵鎮政府向該養豬場下達的。內容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漯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漯河市畜禽養殖禁養區養殖場戶關閉搬遷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該養豬場位於村內及村莊取水口內500米範圍內,被劃定為關閉搬遷對象,通知下達日期為2017年8月11日。
【養豬場仍未搬遷】
通知已經下達兩個月,該養豬場依然在生產。針對此事,10月11日,記者谘詢了召陵鎮相關負責人趙先生。他告訴記者,雖然下達了限期關閉搬遷通知,但後續工作不好處理,主要是鎮政府沒有采取強製措施的權力,隻能通過協調來解決。
“此事我們已經協調過多次,由於雙方存在一些矛盾,效果不太好。”趙先生說,目前正在通過做養殖戶的工作,讓養豬場逐漸縮小規模,最終搬遷。
小編幹的工作跟豬有關,
知道豬場的氣味,
住得離豬場這麼近,
這其中的酸爽,小編不敢想象!
記者:楊光;編輯:韓亞黨
最後更新:2017-10-12 13: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