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75 返回首頁    go 外匯


外匯周評:非美雄起 美元美債為何齊跌?

K圖 udi_0

  本周(1月8日-1月12日當周)美元指數大幅走低,跌至四個月低點。該指數本周最高自92.64,最低跌至90.94。眾多因素施壓美元走軟,而且看跌美元的市場情緒或將在未來幾周中都成為市場揮之不去的陰影。

  本周外匯市場的走勢完全圍繞著美元的走向而展開,在美元大幅走軟的大背景下,其它非美品種全線走高。因此解析美元走軟的因素,就成為預測未來外匯市場走向最為重要的方麵。

  高盛的分析師認為,美元很可能會表現相當疲軟,至少是美元兌主要競爭對手貨幣而言,同時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也很可能表現非常疲軟。

  另有分析師指出,有很多質疑跟特朗普有關,而這造成了國際投資者對美元作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和美國經濟的全球地位象征的疑惑,而且投資者對美國經濟是否能繼續反彈的不安情緒正在增加。投資者仍然謹慎,並對美國經濟的發展持觀望態度。

圖:美指4小時本周走勢

  接下來讓我們從幾個方麵展開來研究美元走軟的因素。

  美債遭遇大幅拋售施壓美元

  美債遭拋售使得美債收益率大幅上漲,而美債收益率上漲對美元不利,這也是施壓美元走軟的主要因素之一。截止至周五,美國國債價格整體下跌,美國兩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2%心理關口,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五年期美債收益率也達到2.38%的高位,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七年期美債收益率也創2013年9月以來新高,達到2.51%。五年期和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接近2007年以來最低水平。

  本周四市場傳言亞洲地區可能會減少購買美債,雖然該消息最後被證實隻是傳言,並不屬實。但這引發市場對於美國債市的擔憂情緒。

  長短端美債收益率曲線扁平化,是目前華爾街熱議的話題。分析認為,這一趨勢將在今年繼續持續,美聯儲後續加息舉措,稅改落地都是潛在的推動因素。

  債王格羅斯表示,美國國債市場已經進入熊市。他的看空押注取決於經濟增長和通脹的上升。另有分析認為,隻要美聯儲仍處於積極加息進程中,即使通脹水平在上升,美債收益率就會繼續平坦化。摩根斯坦利預計今年9月美聯儲FOMC會議前後,美債收益率曲線會完全平坦化。

  市場擔憂美國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如果美國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墨西哥比索可能會貶值10%,但美元也會受到重大衝擊。美國的保護主義是美元麵臨的最大威脅之一,也是美元波動最大的原因之一。

  本周三加拿大方麵的官員稱,他們越來越相信特朗普總統將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該消息傳出後,墨西哥比索下跌了0.9%,加拿大元下跌了1%。

  如果這項長達24年的協定被停止,那麼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國之間多年的合作將麵臨風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支持者認為,如果美國扼殺該貿易協定,美國將會出現物價上漲,而美國將會可能發生的貿易戰爭開始時發現這一點。

  分析指出,美元將麵臨下行壓力,但市場對這一點並沒有明確的看法。事實上,美元由於這些消息已經在開始貶值。

  美聯儲官員內部對於升息分歧

  美元下跌走勢的另一種背景是,多名美聯儲高官的講話令投資者對該行2018年的加息步伐仍然存在疑慮。因此美聯儲的升息壓力沒有對美元構成支撐。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周一稱,美聯儲今年應該會繼續上調短期利率,但加息步伐很可能會比去年慢。由於博斯迪克此前很少在公開場合談論貨幣政策,因此他的講話基調對於市場有較大的參考意義。

  不過也有些美聯儲高官表示,今年該行加息的次數可能會多於市場反映出的兩或三次。比如,美聯儲卡普蘭本周講話重申2018年料加息三次。他認為,美國企業生產率今年將會大幅提高,就業市場正在趨緊,或將超過充分就業水平,預計2019年的積極影響將會稍微減弱。

  本周數據好壞參半對美元支撐有限

  本周市場最為關注的美國12月核心通脹小幅攀升,這對美元短線的走勢帶來支撐。除此之外,美國的零售銷售數據也錄得較好表現。但其它一些經濟數據則表現不及預期,因此好壞參半的數據對美元支撐有限。

  美國商務部的報告顯示,12月美國零售銷售上漲,前值也被上修,顯示出假期季消費的強勁,也表明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可能好於預期。

  美國通脹數據顯示美國通脹出現回暖跡象。數據顯示,美國12月未季調核心CPI年率為1.8%,好於預期的1.7%,前值為1.7%。不過分析認為,鑒於美國和全球經濟強勁,以及近二十年來最緊的勞動力市場,物價仍未像許多經濟學家預期的那樣迅速上漲。

  其它美國經濟數據則表現不及預期。周四數據顯示,美國12月份核心PPI月率意外下跌0.1%,為2016年8月以來首次下滑。另一份報告顯示,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上升。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為26.1萬人,比之前的25萬人增加了1.1萬人。

  歐元飆升施壓美元走軟

  作為美元最大的對手貨幣,歐元的飆升對於美元走軟起到了重大的施壓作用。歐元的飆升主要受到兩方麵因素的支撐。

  其一,德國組閣談判終於取得突破,歐元區的政治風險大大緩和。德國組閣談判終於取得突破,邁出了通向新政府的第一步。

  分析稱,對於這些談判中的所有主要角色(默克爾,舒爾茨等),談判的失敗可能標誌著他們各自政治生涯結束的開始。對經濟而言,當前的妥協可能並不是一個有遠見的突破,但它將確保德國在未來幾年作為歐洲強國的角色。

  其二,歐洲央行紀要顯示,該行有明顯向鷹派轉移的跡象。歐洲央行公布12月份會議的紀要稱,歐洲央行或考慮從2018年初開始逐步調整指引。歐洲央行從薪資動態中看到一些積極信號,但通脹仍是一個擔憂。歐洲央行認同如果通貨再膨脹趨勢持續,溝通必須作出改變。

  1月25日歐洲央行將會召開最新的利率決議,在下下周歐洲央行開會之前,該行向鷹派轉向的預期或許將持續對歐元構成支撐。

  除了美元指數和歐元的走勢,其它外匯品種方麵。日元大幅攀升,日本央行意外宣布縮減長期債券的購債規模,日本央行此舉使得市場猜測。該行可能會提前結束長期的寬鬆政策。

  加元大幅走軟,市場擔憂美國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這將會對加元構成打壓。分析認為,加元的跌幅是不尋常的,而在之前的幾次由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引起的恐慌之中,加元也沒有像這次一樣強烈的反應。如果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失敗,加元將進一步下跌,但不會像他預期的墨西哥比索的貶值幅度那樣達到5%至10%。

  墨西哥是更加脆弱。隨著時間的推移,分析認為墨西哥的反應將更加強烈。美元在全球範圍內的表現還很難說。

(責任編輯:DF350)

最後更新:2018-01-14 08:48:42

  上一篇:go 德國組閣談判破冰 歐元未來征程將是星辰大海?
  下一篇:go 大摩:美元流年不利已是注定 反彈不過回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