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7 返回首頁    go 趕集網


在趕集網如何辨別虛假信息?

 基本常識,幫你避免購物交易中99%的騙術

1.盡量選擇同城見麵交易,這樣既可以避免賣家收到錢不發貨的情況,又可以當場驗證貨物後再付款。
2.盡量使用“支付寶”等貨到付款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而不要使用銀行付款或其他沒有保障的付款方式。
3.讓賣家提供一個座機號碼和他的住址,隨便找一個時間打這個電話號碼,查一下接電話的人是不是賣家本人,通常有信譽的賣家都會提供這類信息,如果拒絕提供的話,便值得懷疑。
4.在買一件商品之前先向賣家仔細了解商品的詳細情況,強烈建議你對比一下其他賣家的同類商品的價格或該商品的市場價。請記住,如果商品售價比市場價低很多,那麼很有可能是假的,尤其是高科技產品比如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
5.如果賣家將東西快遞給你,記得要求賣家提供快遞單號,這樣你可以隨時查詢貨物目前在什麼地方。
6.趕集網隻是一個供用戶免費發布信息的平台,它並不提供支付,貨物配送,交易信譽保障等服務。
 購物交易中的常見騙術

1.要求買家使用銀行匯款或其他沒有保障的付款方式進行交易,而不使用“支付寶”等可以貨到付款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交易。
2.貨物所在地址和賣家要求匯款的地址不一致。
3.需要買家支付一部分定金才能給發貨。
4.拒絕提供快遞單號給買家查詢貨物現在到哪裏了,然後總是找借口解釋為什麼買家一直都沒有收到貨。
5.商品售價比市場價低很多。
6.商品描述和商品的實際情況不符,通常為劣質貨,冒牌貨或者是二手貨冒充全新商品。
7.說是全新的正品,卻無法提供售後服務和三包服務。
 求職過程中的常見陷阱

陷阱1 、不通過正規的渠道招聘。

人員招聘是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企業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單位對該項工作是非常重視的,會派專人通過正規的局道招聘。不要毫不防備的就把自己的簡曆等材料交給單位。

 陷阱2、要求應聘者交納“保證金”等費用

剛參加工作,薪酬不高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出現一個不熟悉的單位提供高薪酬時,畢業生就應該引起注意,因為不少不法人員企圖利用高新待遇的幌子,騙取畢業生所謂的押金,培訓費,服裝費等。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畢業生千萬不要相信在工作的初期就很容易的獲得高收入,對有些單位提出的所謂押金,培訓費,服裝費要敢於說不。

陷阱3 、要求應聘者介紹他人加盟

有些大學生因被騙而涉足非法傳銷,到頭來後悔不已。因此,畢業生在求職的過程中如遇到非類似單位對你非常主動,把加盟後的前景說的異常振奮人心,並要你介紹朋友和同學一起加入時,就要想想這句老話:天上時不會掉餡餅的。

陷阱4 、不簽訂就業協議書

就業協議書是傳遞畢業生人事關係的依據,如不簽訂就業協議,畢業生的人事檔案,戶籍等人事關係就無法轉入工作單位及所在的城市。而這些關係的辦理涉及畢業生的切身利益,如辦理社會保險,購買經濟使用房,評審職稱等。因此,單位不予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書,對畢業生的工作,生活,職業發展是不利的。畢業生應主動要求用人單位解決這些問題,並通過當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協助辦理人事檔案,戶口等關係的接收。

陷阱5 、不將承諾寫入合同

用人單位對招聘中的內容並非必須承擔履行義務。作為畢業生,如想要招聘的那位兌現招聘廣告中的承諾,最好將這些承諾寫入雙方的勞動合同條款中,由勞動法的約束力來督促用人單位向畢業生履行承諾。

 陷阱6、竊取應聘者的私人資料或作品

企業以選人為名,在筆試、業務考察等環節中讓求職者撰寫策劃案、翻譯文章,而這些都應是公司員工的本職工作。除了把求職學生當免費勞力外,學生在簡曆中把自己的畢業設計和研究理念寫得一清二楚,也讓不少企業坐享其成。

陷阱7 、招聘單位“無限期試用”

依據有關規定,試用期人員底薪通常是正式員工的1/4,勞保用品、物質獎勵、各種保險和其他福利等又不與正式職工享受同等待遇。因此一些用人單位為降低人力資本,大量招募短期員工,且不簽訂勞動合同,待三個月試用期滿,就以各種各樣的借口予以解雇。這樣一來,求職者總是辛辛苦苦給單位低薪幹了幾個月,然後被掃地出門。就這樣,一群又一群學生被單位榨取勞動果實。實習期過長,以有問題為名予以辭退,這是大學生以往找工作的普遍遭遇。
 如何防範求職過程中的陷阱?

1.拒交各種名義的費用任何招聘單位,以任何名義要求求職者收取抵押金,服裝費,產品押金,風險金,報名費,培訓費等收費行為,都屬於違法行為。
2.不輕信許諾到外地上崗對外地企業或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廠,辦事處的高薪招聘,無論其待遇多好,求職者千萬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警惕,不要輕信他的口頭許諾,一是不去,二是到勞動保障部谘詢,並辦理的手續否則會吃大虧,被騙工,騙錢,甚至被人販子騙賣,悔之晚矣。
3.不要將重要的證件作抵押不要將自己的身份證,學生證,畢業證等相關重要證件作抵押。有的用人單位以保證學生實習時間等為由扣住學生的證件,根據相關的規定,任何單位都不能扣押證件。
4.掌握勞動法規和相關政策主動學習一些勞動法規和相關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職素質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5.多種途徑了解公司的背景在求職者正式進入公司之前,想法設法加強對企業的了解以免誤入騙子設下的陷阱。比如:上網查找該招聘單位的相關資料,注意招聘單位的營業執照等相關證件;正規單位的招聘單位一般會將設在單位的辦公室,會議室,一些以租用房間作為應聘地點的單位,要警惕。工商部門谘詢電話:12315
6.謹慎簽訂勞動合同與用人企業簽訂合同是要注意“三看”:一看企業是否經過工商部門的登記以及企業注冊的有效期限,否則所簽的合同無效;二看合同字句是否準確,清楚,完整,不能使用縮寫,替代或含煳的文字表達;三看勞動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備的內容。勞動合同的一般內容包括:(1)合同期限;(2)工作內容;(3)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4)勞動報酬;(5)勞動紀律;(6)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7)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8)違反勞動合同者應承擔的責任;(9)雙方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其中前8項為法定條款,必須具備;第9項為協商條款。
7.發覺被騙應及時報案,通知輔導員(班主任),應撥打110與公安局取得聯係,以保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網上虛假招聘信息案例 

1.網賺、日賺:發布的信息多為招聘網絡推廣員,調查問卷,打字員,信息回複員,文字錄入員,資料收集員 如:急招兼職(家裏網吧均可)日結80元/時,地區不限;做網絡推廣員,日賺100元,輕鬆在家賺錢。
騙錢手法:騙子發布這類信息通常都不會留電話,隻留一個郵箱,內容中說明如果想要活的這份工作就給指定的郵箱發郵件過來,係統會自動回複。然後被騙者收到的郵件中又說明郵寄資料需要一定的費用,讓被騙者往指定的帳戶匯款。
特點:發布信息的時候說明不需要任何費用,不需要任何投入,隻需要每天擁有2到3小時上網時間即可月賺3000。

2.藥廠,製藥公司:大量招聘員工,大量用戶投訴是傳銷組織。
如:我公司是一家控股製藥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有自己的高科技技術,擁有自主生產研發銷售管理能力,現因市場需求要擴大生產規模,特麵向社會誠聘以下員工:車間操作工,工作認真細致,愛崗敬業,年齡18-40歲,月薪1500-2500元;庫房管理員,初中以上文化,工作認真細致,愛崗敬業,年齡18-35歲,月薪1500+獎金;辦公室文員,高中以上文化,工作認真細致,愛崗敬業,男女不限,年齡18-35歲,月薪1500+獎金;銷售員;初中以上文化,月薪1800有獎金提成;業務員,初中以上文化,月薪2000有獎金提成分紅。
 騙錢手法:騙子會在全國各地都發布信息,真的到發布信息的城市求職後才發現是傳銷組織。
特點:待遇好,應聘者不需要太高的學曆
網上虛假二手物品信息案例 

信息1: 

學生急轉英特爾奔四電腦3.99G 內存2G 硬盤160G高速 512M顯卡 DVD刻錄 17寸彩顯 能上網玩大型遊戲 網絡遊戲 做圖 辦公 都可以 鍵盤 光電鼠標 XP係統 可帶測試軟件隨意測試 滿意交易 不誠勿擾 有意要的快快聯係我吧 聯係電話:1326 9330 674 聯係人:陶非

騙人手法:修改了注冊表,使電腦開起來配置很高,但是買回家重裝係統後,發現電腦根本不能使用。

特點:信息中的郵箱、電話亂寫,發布的信息內容中有電話。

 信息2:

發布的信息批量出售二手電腦、筆記本、家用電器、手機、數碼、母嬰用品。

例:本集團公司特價出售一批筆記本電腦如 IBM ThinkPad T61p(6457RU1) CPU類型:Intel 酷睿2雙核 T7700(2.4GHz) 標稱頻率:2.4GHz 內存大小:2048MB 硬盤大小:160GB 光驅類型:DVD刻錄機 屏幕尺寸:15.4英寸 筆記本重量:2800g 1200元

騙錢手法: 發貨前需要繳納一定的定金。

特點: 價格與配置同實際情況相比有較大差異且內容中涉及“全國各地均可送貨上門”“貨到付款”。
網友求職過程中的被騙案例

 1、防不勝防的網絡傳銷

大四的下半學期,小聶接到一個麵試通知,對方自稱A公司,在招聘網站上看了小聶的簡曆,而他們正好要招聘銷售人員。“那時候求職正是旺季,大家差不多每天都會接到幾個電話”,小聶沒有懷疑。而且後來他上網查看公司信息也是很正規的外企,雖然地點在深圳,要進行語音麵試,小聶覺得還是合情合理。

在第一輪語音麵試考察了個人基本信息,諸如姓名、年齡、身高、體重、血型、畢業院校、所學專業以及性格特長後,第二輪麵試一位號稱姓孫的“主管”又詢問了小聶的為人處事,性格特點,以及自身的優缺點和專業方麵的一些知識,還征求了他對公司加班、出差的看法,最後考了兩道性格測試題。這些在求職過程中頻繁經曆的麵試方式也讓小聶更加放心,而對方表現出來的和善以及對他的認可更是讓他對這份工作越來越多地期待。

等他得到被A公司錄取的正式通知,要求他攜帶身份證及兩份複印件、學曆及獎勵證明、一寸免冠照片5張、一個月的生活費到深圳報到的時候,小聶還覺得很欣慰,覺得可以到南方開創一番新的事業。沒想到的是,列車到站後噩夢就開始了。麵試過小聶的孫主管很快告訴他,他的工作是“網絡銷售”,這裏也不是他在網上查找到的A公司,他們隻是借用了同在深圳的A公司的名義。沒辦法完全死心的小聶盡管覺得事實的真相很難接受,還是硬著頭皮留了下來,結果在此後的幾天裏他發現差不多每個人都是被騙來的,上當的人中也是大學生居多。和同學取得聯係後,小聶才終於明白自己已經身陷傳銷陷阱,而且是大學生傳銷。第二天他就強烈要求離開公司,而公司看到小聶20多天沒有任何業務進展,就語帶譏諷地說小聶和麵試時候差距太大,不是他們需要的“真正的人才”,小聶才得以順利脫身。雖然損失的路費生活費也不是小數目,但是終於逃出了傳銷陷阱沒有失去更多,小聶已經覺得是萬幸了。

今年考入海大的幾名男生因為家庭經濟較困難,幾人便商量一起去打短期工,國慶節期間,正巧看到學校南門外一家包子店旁邊有一則啟事,指明專招學生假期工和鍾點工,有保安、司機和服務員等12個工種約58個崗位,報酬為每天30至50元。幾人照著啟事上的地址來到解放西路海城大廈,一上樓便被人引到一間辦公室,填了份簡曆後,便被要求交80元錢,交了錢後才被告知他們是職業介紹所,80元錢是介紹費,保證在一年內為他們介紹滿意的工作,如果超過一年,需再交100元。

幾名學生說,過了兩天,職介所給他們某搬家公司“曾總”的手機,做了一天搬家工,事後搬家公司卻沒有支付任何報酬,他們打電話要錢,對方總是推托,前兩天當他們再次詢問時,對方竟然稱那天是試用期,沒有報酬。幾個人找到職介所要求退回中介費,職介所卻稱中介費收了就不退。  采訪中,幾名大二學生反映,他們上大一時,這種職介所就用相同方式騙了不少同學。一到那裏,就被要求填一份簡曆,交50至80元錢,介紹一份月收入700元的工作時,要求他們再交200元錢,有些同學交了錢,到介紹的公司沒幹幾天便被找借口辭退了。而交給職介所的錢沒有任何收據或發票,多半都要不回來。

對此,海南大學學生處自助管理中心相關人員告訴記者,每年新生入校時,學院都會針對新生開展安全防範方麵的教育,而且學校也在盡力給學生提供助學崗位,但由於學生太多,不能一下子安排完,有些學生就自己到校外找工,卻因防範意識不強而受騙,學校將進一步加強這方麵的宣傳。

該負責人提醒學生,如果自己出外打工,一定要提高防範意識,由於剛入校的新生對很多社會現象不了解,極易上當受騙,因此大一新生最好不要急於出外打工。如果需要勤工儉學崗位,最好通過學校為其聯係。

2、大學生打工屢被騙 

近日,兩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報案稱,今年6月底,她們到北京某教育集團在寧的“招聘地點”了解招聘事宜。7月11日,兩名女生按事先的約定,到達北京某教育集團應聘“柬埔寨國際航空公司”的空乘,“招聘方”要求每人先交納30550元的培訓費,7月25日前把16萬元的上崗費全部交齊,並承諾在今年聖誕節前首航上機。

招聘方吹噓,他們是“柬埔寨國際航空公司中方唯一授權人”,還拿出“合同書授權書”來,讓她們深信不疑。她們每人先交了30550元的培訓費,並與招聘方簽了合同。當她們正準備回寧辦護照、籌錢之際,一份北京法製晚報擊碎了她們的國際航空夢。她們上網及到中國民航總局谘詢,均獲得沒有開通柬埔寨到北京的航線的信息。

警方告訴記者,此類案件中,騙子往往開出誘人條件,以國外的國際航空公司招聘空乘,能獲得優厚待遇為誘餌,收取高額的培訓費及上崗費。案件的另一特點是異地詐騙。如該案中,北京的公司卻在南京設立招聘點,通過登刊廣告進行詐騙,更容易使受害人難以摸清詐騙者的真實身份及內幕。
 網友購物過程中的被騙案例

 

 貪小便宜,吃大虧

在南京讀大學的小劉喜歡在網上“淘寶”。7月的一天,他在北京的一家二手買賣網上看中了一款索愛W800手機。這部手機的市場價在2800元左右,賣主是一位姓林的先生,他隻要價1000元,劉同學不免有些心動。

“他告訴我,這款手機他用了一段時間,現在想換新的了,所以就便宜點賣出去。由於使用中很愛惜,手機非常新,配件和包裝盒也齊全。”小劉告訴記者。在網絡購物中從來沒有失過手的小劉在看了林先生發送的照片後,決定買下這部準新手機。 林先生通過QQ告訴了小劉自己的手機號碼和銀行賬號,並約定了交易時間。劉同學按照約定將1000元錢打入他的賬號,對方收到錢後,發了一條短信告訴小劉,已經將手機寄出。

一星期過去了,小劉仍然沒有收到貨,於是打電話詢問林先生。林先生說:“早就寄出了,可能物流公司比較慢,你再等幾天。”小劉再次相信了他。

又一星期過去了,小劉仍然沒有收到手機。當他再次聯係林先生時,林先生卻人間蒸發了,手機一直處於關機狀態,QQ也始終顯示不在線。

小劉立即向後宰門派出所報了案。他說:“警方多次和我聯係,表示我可以聯係網監處,但我知道,這個案子是很難破的,對方在網上的信息都是假的。”小劉很懊悔自己對賣家的輕信。記者隨後聯係了這家網站,網站的工作人員表示,對於網上欺騙行為他們也無能為力,網站首頁開通了舉報不良信息的投訴鏈接,就是他們唯一能做到的防範措施。這位工作人員表示,遇到這類情況,網站還是支持大家向公安部門報案解決。
海澱警方預防招聘宣傳 

  

最後更新:2011-06-05 18:39:35

  上一篇:go 電話被趕集網用戶冒用了怎麼辦?
  下一篇:go 什麼是趕集網匿名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