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5 返回首頁    go 酷狗音樂


發力營銷,酷狗音樂能否從廣度和深度上抓住更大用戶市場?

本月8號開始,北京的一些公交站出現了以歌手名和“就是歌多”字樣為主視覺的站台海報,內容涵蓋了從90年代到現在的很多華語樂壇標誌性人物,如那英、陳奕迅、周傑倫、鹿晗等,以及像Taylor Swift、Adele這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歐美音樂人。

而隨著昨日新一輪站台海報的上線,以“啥都不說,就是歌多”廣告語為主導,酷狗音樂品牌露出,懸念得以揭曉。兩款海報均以歌手和歌曲名為底紋,似乎過去一貫低調的酷狗音樂,這次想要借“就是歌多”說些什麼?

點擊播放 GIF/157K

版權高地爭奪接近尾聲

縱觀目前內地在線音樂市場,伴隨著各方陣營的劃分逐漸明朗,版權格局也開始明晰。

經曆了酷狗、酷我聯姻,後與QQ音樂組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超級戰艦”,目前擁有超過1700萬曲庫數的騰訊音娛已率先拿下最大的一塊版權版圖。

因其濃厚的獨立音樂氛圍,網易雲音樂在吸納眾多獨立音樂人入駐的同時,與日本最大唱片公司AVEX達成獨家合作,打造日語歌曲、二次元陣線。

緊隨其後的,是早就將滾石唱片、華研國際、相信音樂等收入囊中的蝦米音樂,以及擁有海蝶音樂、大石版權、滾石唱片,最近又低調拿下國內最大獨立唱片公司摩登天空獨家版權的太合音樂集團。

也正是因為近幾個月來版權市場的變動,使得版權話題再次成為焦點。在在線音樂平台的先期發展中,版權對於平台用戶的流向具有較大影響,因此從去年起才會出現用戶使用多APP的狀況。音樂先聲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版權作為平台日後發展、決定其在行業中所屬層級的先手棋,同時也是平台建立商業模式的基礎。

在各平台開始深耕音樂內容領域價值,紛紛以多種內容形態嚐試敲開新用戶市場大門的同時,後版權時代已經開啟。

根據獵豹全球智庫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音樂APP排行榜單》,酷狗的周活躍滲透率以絕對優勢占據榜首位置,並且該優勢位置近兩年來一直由酷狗音樂保持。成立於2004年的酷狗音樂,不管是在行業中還是在媒體上都較為低調,卻低調地享有超過4億的月活用戶。

酷狗音樂在經曆了聯姻酷我、與QQ音樂組建“超級戰艦”之後,於原先的版權基礎上進一步通過資源共享占據內容高地,在後版權時代,開始入局APP營銷大戰。

酷狗音樂打造鹿晗音樂地鐵專列

點擊播放 GIF/157K

後版權時代,平台借營銷衝鋒

今年以來,酷狗音樂品牌開始越來越多地在大眾視野中出現,並通過各種載體和渠道深入用戶的日常生活。

先是今年4月,為了配合鹿晗新專輯在酷狗音樂平台上銷量突破200萬張,酷狗包下北京、廣州兩地地鐵打造“鹿晗地鐵專列”。隨後在鹿晗生日當天,酷狗音樂進一步將場景營銷升級,策劃了上海開往北京的“鹿晗高鐵專列”。酷狗音樂通過對粉絲心理的揣摩、對於藝人IP的精細打造,將在線音樂平台的場景化營銷推向了一個小高潮。

之後的6月,在全球同步上映的超級電影IP《變形金剛5》中,酷狗音樂更是通過廣告植入將中國的在線音樂品牌推向了國際大銀幕。根據微輿情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微博平台上,電影中的幾個主要植入品牌,酷狗音樂的品牌熱度值是最高的,信息量、受眾反饋等綜合數據方麵也有較好的表現。

酷狗音樂品牌在全世界人民眼前走過一遭之後,這次“就是歌多”的創意廣告牌,則是酷狗音樂對於平台內容生態的回歸,從人群覆蓋範圍上來說,也幾乎是2017年以來行業內最大的一次營銷動作。版權之爭尚未平息,平台就紛紛開始在營銷上奇招頻現,這對於各平台來說意味著什麼?

隨著在線音樂用戶規模增長放緩,平台間可以爭奪的新用戶市場被進一步壓縮,於是對於現有用戶市場規模的爭奪日益激烈。並且伴隨著版權形式的微妙,原來的用戶格局免不了經曆一定程度的震蕩,對於用戶市場重新劃分的時機出現。

這也是酷狗音樂重新“圈地”的最好時期。多年積累的用戶市場粘性是酷狗音樂的優勢,人際關係網配合口碑營銷可以實現對於新用戶人群的進一步滲透;借助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強資源,酷狗音樂可以在內容上作出更多的挖掘和創新,而不會被版權問題掣肘,影響平台用戶的基本使用。

此外,酷狗音樂獨家合作的《歌手2017》、《金曲撈》、《中國有嘻哈》、《中國新歌聲》第二季等內容,一方麵實現了對於多樣音樂內容資源的擴充,另一方麵打通了綜藝用戶通往在線音樂平台的橋梁,打造了平台獨特的影視、綜藝原聲生態特性。

現在的酷狗音樂,通過強運營逐漸補足過去在品牌經營方麵的短板,接下來也許就是通過強內容和服務向更多樣的用戶群體推進。

點擊播放 GIF/157K

平台未來,搶用戶需抓“痛點”

當版權問題再次被推上輿論焦點、品牌營銷大戰接連打響,我們對整個在線音樂市場和各平台的發展,有了新的思考。

過去兩年多時間裏,在線音樂平台跟著“版權為王”的大旗實現了涇渭分明的版權割據。之後,通過觀察國際音樂流媒體公司如Spotify、Apple Music等的發展趨勢,開始了各自差異化服務的打造。

音樂無疑是版權的生意。不論是包括個性化歌單推薦、音樂社交在內的差異化發展路線,亦或者情懷的施展,都不能離開版權這一強大根基;同樣,更長遠戰略的提出,也要建立在全麵充實的內容生態的基礎上。

然後說回到目前用戶使用多APP的現狀,這一方麵是由平台針對不同用戶屬性打造的品牌調性所決定的,另一方麵則是由版權內容差異化所決定的。

過去,聽獨立音樂的用戶多聚集在蝦米和網易雲,聽流行、歐美歌曲的用戶更習慣用酷狗音樂、QQ音樂,還有部分用戶通過搜索入口等被分流到其他平台。也許在未來,隨著用戶聽歌類型的多元化、對歌曲內容形態需求的增長,以及碎片化時代下音樂價值的找尋,平台可以憑借多且深度的音樂內容,實現對用戶進階需求的滿足,同時進一步將平台用戶沉澱。

因此,音樂更是用戶的生意,想要把用戶的生意做好,就要切實了解到用戶的“痛點”。曲庫跨度從父輩年代金曲,到鹿晗、吳亦凡等年輕世代消費人群的音樂喜好;從港台華語經典,到歐美大熱流行,“就是歌多”的酷狗音樂,在十多年良好的行業運作基礎上,再度發力營銷,以期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戶,在盤活曲庫的同時,對用戶結構進一步完善,同時也為下一步產品策略的推進打下前期基礎。

對於平台來說,想要抓住“痛點”,大數據使用戶行為的描繪更加精準,同樣,更加複雜的用戶喜好的滿足也變得難度更大。因此,不論是從音樂內容呈現的深度,還是從品牌傳播的廣度,對於各平台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

而搶用戶的大戰,也將再度打響。

文 | 王亞男 編輯| vision排版 | 福猴兒

音樂先聲也建交流群了,歡迎關注音樂行業的小夥們掃碼加入

最後更新:2017-08-19 23:44:54

  上一篇:go 發力營銷,酷狗音樂能否從廣度和深度上抓住更大用戶市場?
  下一篇:go 發力營銷,酷狗音樂能否從廣度和深度上抓住更大用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