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6 返回首頁    go 直播


直播重慶午新聞:渝北開展機關幹部免費文藝培訓

【直播重慶午新聞】渝北開展機關幹部免費文藝培訓

簡介:渝北區在全市率先開展機關幹部免費文化藝術培訓,截至目前已有1100多人報名參加,在為期三個月的學習期間,他們將接受市、區級知名教師的指導,培訓內容包括舞蹈、美術、書法、攝影、古詩詞等多門課程。

視頻鏈接

https://tv.cntv.cn/video/C11084/9a01c3b06e8d3de24e89ccd00a4e5c44

【人民網】渝北:發力智能汽車 加快行業轉型升級

10日,中科創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與渝北區簽署投資協議,正式宣布中科創達智能汽車總部、智能汽車協同創新研究院落戶重慶仙桃數據穀。

為了響應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促進重慶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渝北區與中科創達就智能汽車總部和智能汽車協同創新研究院達成項目合作。合作後,將設立中科創達智能汽車總部,開展車載操作係統、汽車信息娛樂整體解決方案、智能駕駛艙整體解決方案、ADAS解決方案與算法等研發、設計和銷售。同時,聯合全球領先汽車電子核心部件供應商和以長安汽車為首的國內領先的整車廠商,設立獨立實驗室,建成國內一流的智能汽車協同創新研究院。

據介紹,中科創達作為智能終端操作係統平台技術及解決方案的龍頭老大,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後,業務拓展迅速,在移動終端、智能硬件、智能汽車等領域不斷技術創新,目前中科創達已完成車載操作係統、智能駕駛艙、車載娛樂係統等核心產業布局,合作夥伴包括高通、百度、QNX等擁有汽車電子核心技術龍頭企業。此次智能汽車總部和協同創新研究院落戶重慶仙桃數據穀,既標誌著中科創達智能汽車業務板塊整合完成,同時協同創新研究院與國際巨頭的合作也將為公司未來在智能汽車領域的發展優勢奠定重要基礎。

重慶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整個產業還停留在較為傳統的汽車裝配、零配件加工等初級製造階段,在智能汽車的戰略布局和研發布局上起步緩慢,對於智能汽車核心的芯片、傳感器、係統及交互技術以及關鍵零部件領域實力不足。此次渝北區和中科創達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深度合作,將成為渝北區乃至重慶市在智能汽車領域的重要突破,將改變重慶汽車產業發展缺少關鍵核心技術的現狀,對填補重慶智能汽車研發產業鏈的空白、提升重慶汽車產業技術競爭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是重慶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平台。同時,後續通過其與汽車電子相關配套商、整車廠商的合作,將帶動智能汽車、汽車電子高端製造業和研發人才聚集,加快重慶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華龍網】渝北茨竹鎮:一顆梨樹“火”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開荒山,建梨園,如今的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放牛坪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11)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茨竹鎮放牛坪通過借由萬畝梨園,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當地村民漸漸過上幸福的好日子。

放牛坪美景。

由窮鄉僻壤變身富饒天堂

過去的放牛坪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窮鄉僻壤。因土壤受限不利於種植農作物,荒山荒野荒地無一粒收,村民連吃鹽的錢也沒有,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俗話說“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在黨的科學引領下,放牛坪村大有可為、大有作為。上個世紀80年代末,全體村民齊聚山頭,開荒山、建果園。

通過西南農學院專家進山反複調研和考察,為放牛坪村製定了種梨樹的經濟發展規劃。從1980年12月開始,1000餘村民聚集放牛坪,戰晴天、鬥雨天,開墾這頭沉睡中的“巨牛”。短短幾個月,荒山千畝逐步水係配套齊全,梨枝漫野。

在全體村民共同努力下,渝北區茨竹鎮現已發展黃花梨等10餘個精品種,種植麵積達到1.4萬畝,遂有“萬畝梨園”之稱。

不僅如此,放牛坪村還將柏油路修出了深山,將果梨種植融入市場經濟,成立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把果梨銷售到全國各地。村民不僅掙回了“油鹽錢”,還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

村民在回憶放牛坪村種梨樹、搞發展的崢嶸歲月時,紛紛說道:“美好的生活,離不開黨,離不開全體村民的努力。”

放牛坪梨花海。

從萬畝梨園走向鄉村旅遊

“天人合一、勾連古今,讓人望山見水、鄉愁可寄。”茨竹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吃住行、遊購娛”六大旅遊要素上求突破,探索出了一條“以梨為媒”的鄉村旅遊發展新模式。

在鄉村旅遊方麵,放牛坪村主要依托季節的變化,春天觀賞梨花、夏天避暑、秋季采果、冬看雪花,讓每個季節都有看點,能夠留得住人。連續8年舉辦梨花節和采果節,開展采摘、農家耕作、垂釣、休閑觀光等,每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龐大的人流量是村民致富的重要支撐。

村民通過開辦農家樂、農產品展銷提高自己的收入,而且還可以將自己的梨子、梨膏等其他農副產品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銷售,再根據經營的效益為村民分紅。每年村民自己銷售梨子、自製梨膏酒收入就達到4萬元,在梨花節等重要節點和旅遊旺季村民經營特色菜、特色住宿,銷售土雞蛋、土鴨蛋、老臘肉、野蕨菜等農副產品,年收入突破10萬元。村民陳安闊說:“如今我們家家戶戶都是大白洋房,生活不比城裏差。”

2017年放牛坪砂梨種植專業合作社銷售梨子、梨膏、梨膏酒等產品收入達1300萬元,實現利潤140萬元,村民得到村集體分紅30多萬元。不僅如此,放牛坪村還開發出了兒童樂園、梨樹認親活動、停車場等服務項目,進一步增加村集體收入。如今,放牛坪村投資850萬元,打造梨膏酒廠深加工流水線,開發新的產品果醋等,村民的收入又有了新的路子。新夢源等外來企業積極打造跑馬場、咖啡廳、懸崖遊泳池、森林小木屋等新項目,為轄區村民就近就地擇業擇崗創造了巨大條件。

村民一邊通過“私營”,一邊又接受“公營”,實現了互惠互利、共贏共享。記者了解到,2015年放牛坪村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景區,現在正在加快景區提檔升級速度,爭創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公路步道、燈飾工程、水體觀光、娛樂廣場、健身廣場等基礎配套設施日趨健全,村民的美好生活環境有了更大保障。

遊客在梨園采摘

從梨園牧歌到創建全國文明村

“有事無事,多跑跑農家書屋,發展會變得更完美。”這句話在村裏廣為流傳。記者了解到,放牛坪村按照茨竹鎮統一部署,自覺強化“四個意識”,在推進全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硬,讓村民在物質上富有,要進一步提高村域內涵和村民素質,讓精神文明、鄉風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同速同水平。

“環境優美,村容整潔,文化氛圍濃鬱,庭院規範雅致,村民喜笑顏開,生活有質量……”這就是步入放牛坪村的第一感覺。

從今年4月底5月初,開始創建梨園牧歌市級人居環境示範片和市級美麗宜居村莊,以及全國文明村。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的指導下,采取垃圾分類治理為重點、環境綜合整治為核心的具體思路,讓髒亂差蛻變成布局美、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鄉風美的美麗宜居新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在濃厚的講衛生、講文明、樹新風氛圍中得到體現。在全國文明城區迎檢期間,良好的村容村貌也為渝北區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放牛坪,龐大的文化藝術牆是全村的靚點,利用塗鴉藝術將牛耕文化、古老傳說、梨文化以及核心價值觀、孝廉文化、勤儉節約等傳統美德繪到牆上,在全村形成了巨大而壯觀的文化藝術牆,總麵積近4350平方米,村民隨時隨地都可以受到熏陶和影響,在春風化雨中提高內在涵養和素質。

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全村更是。與其說村民們喜歡買賣經營,不如說村民更喜歡精神文化。每年“鄉賢”評選、定期“好人”推選,讓鄉賢、好人引領新風尚,成為精神文明的有力推手,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在一代一代的接力中得到了良好的傳承和弘揚。每年春節、元宵節、清明節、勞動節、中秋節、國慶節等節假日,村民都會自發組織盛大的節慶活動,開展文藝演出、篝火晚會、心連心手拉手慶祝活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村民的業餘生活中燃起了文明之火。

正如村民所說,“幸福美滿就是我們巨大的獲得感,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是我們的共同願望,十九大以後的美好生活屬於每一個人。”

最後更新:2017-10-19 17:30:18

  上一篇:go 直播預告:走,跟著記者到新疆若羌“打棗子”
  下一篇:go 蛇哥不吃15雞不下播連播32小時,嗨狗粉賊心不死,直播間辱罵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