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56 返回首页    go 直播


直播重庆午新闻:渝北开展机关干部免费文艺培训

【直播重庆午新闻】渝北开展机关干部免费文艺培训

简介:渝北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机关干部免费文化艺术培训,截至目前已有1100多人报名参加,在为期三个月的学习期间,他们将接受市、区级知名教师的指导,培训内容包括舞蹈、美术、书法、摄影、古诗词等多门课程。

视频链接

https://tv.cntv.cn/video/C11084/9a01c3b06e8d3de24e89ccd00a4e5c44

【人民网】渝北:发力智能汽车 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10日,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与渝北区签署投资协议,正式宣布中科创达智能汽车总部、智能汽车协同创新研究院落户重庆仙桃数据谷。

为了响应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促进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渝北区与中科创达就智能汽车总部和智能汽车协同创新研究院达成项目合作。合作后,将设立中科创达智能汽车总部,开展车载操作系统、汽车信息娱乐整体解决方案、智能驾驶舱整体解决方案、ADAS解决方案与算法等研发、设计和销售。同时,联合全球领先汽车电子核心部件供应商和以长安汽车为首的国内领先的整车厂商,设立独立实验室,建成国内一流的智能汽车协同创新研究院。

据介绍,中科创达作为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技术及解决方案的龙头老大,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后,业务拓展迅速,在移动终端、智能硬件、智能汽车等领域不断技术创新,目前中科创达已完成车载操作系统、智能驾驶舱、车载娱乐系统等核心产业布局,合作伙伴包括高通、百度、QNX等拥有汽车电子核心技术龙头企业。此次智能汽车总部和协同创新研究院落户重庆仙桃数据谷,既标志着中科创达智能汽车业务板块整合完成,同时协同创新研究院与国际巨头的合作也将为公司未来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优势奠定重要基础。

重庆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整个产业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汽车装配、零配件加工等初级制造阶段,在智能汽车的战略布局和研发布局上起步缓慢,对于智能汽车核心的芯片、传感器、系统及交互技术以及关键零部件领域实力不足。此次渝北区和中科创达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深度合作,将成为渝北区乃至重庆市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重要突破,将改变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缺少关键核心技术的现状,对填补重庆智能汽车研发产业链的空白、提升重庆汽车产业技术竞争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平台。同时,后续通过其与汽车电子相关配套商、整车厂商的合作,将带动智能汽车、汽车电子高端制造业和研发人才聚集,加快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华龙网】渝北茨竹镇:一颗梨树“火”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开荒山,建梨园,如今的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11)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茨竹镇放牛坪通过借由万亩梨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当地村民渐渐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放牛坪美景。

由穷乡僻壤变身富饶天堂

过去的放牛坪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穷乡僻壤。因土壤受限不利于种植农作物,荒山荒野荒地无一粒收,村民连吃盐的钱也没有,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党的科学引领下,放牛坪村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末,全体村民齐聚山头,开荒山、建果园。

通过西南农学院专家进山反复调研和考察,为放牛坪村制定了种梨树的经济发展规划。从1980年12月开始,1000余村民聚集放牛坪,战晴天、斗雨天,开垦这头沉睡中的“巨牛”。短短几个月,荒山千亩逐步水系配套齐全,梨枝漫野。

在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渝北区茨竹镇现已发展黄花梨等10余个精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遂有“万亩梨园”之称。

不仅如此,放牛坪村还将柏油路修出了深山,将果梨种植融入市场经济,成立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把果梨销售到全国各地。村民不仅挣回了“油盐钱”,还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村民在回忆放牛坪村种梨树、搞发展的峥嵘岁月时,纷纷说道:“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党,离不开全体村民的努力。”

放牛坪梨花海。

从万亩梨园走向乡村旅游

“天人合一、勾连古今,让人望山见水、乡愁可寄。”茨竹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上求突破,探索出了一条“以梨为媒”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

在乡村旅游方面,放牛坪村主要依托季节的变化,春天观赏梨花、夏天避暑、秋季采果、冬看雪花,让每个季节都有看点,能够留得住人。连续8年举办梨花节和采果节,开展采摘、农家耕作、垂钓、休闲观光等,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庞大的人流量是村民致富的重要支撑。

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农产品展销提高自己的收入,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梨子、梨膏等其他农副产品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再根据经营的效益为村民分红。每年村民自己销售梨子、自制梨膏酒收入就达到4万元,在梨花节等重要节点和旅游旺季村民经营特色菜、特色住宿,销售土鸡蛋、土鸭蛋、老腊肉、野蕨菜等农副产品,年收入突破10万元。村民陈安阔说:“如今我们家家户户都是大白洋房,生活不比城里差。”

2017年放牛坪砂梨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梨子、梨膏、梨膏酒等产品收入达1300万元,实现利润140万元,村民得到村集体分红30多万元。不仅如此,放牛坪村还开发出了儿童乐园、梨树认亲活动、停车场等服务项目,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如今,放牛坪村投资850万元,打造梨膏酒厂深加工流水线,开发新的产品果醋等,村民的收入又有了新的路子。新梦源等外来企业积极打造跑马场、咖啡厅、悬崖游泳池、森林小木屋等新项目,为辖区村民就近就地择业择岗创造了巨大条件。

村民一边通过“私营”,一边又接受“公营”,实现了互惠互利、共赢共享。记者了解到,2015年放牛坪村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现在正在加快景区提档升级速度,争创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公路步道、灯饰工程、水体观光、娱乐广场、健身广场等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健全,村民的美好生活环境有了更大保障。

游客在梨园采摘

从梨园牧歌到创建全国文明村

“有事无事,多跑跑农家书屋,发展会变得更完美。”这句话在村里广为流传。记者了解到,放牛坪村按照茨竹镇统一部署,自觉强化“四个意识”,在推进全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让村民在物质上富有,要进一步提高村域内涵和村民素质,让精神文明、乡风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同速同水平。

“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文化氛围浓郁,庭院规范雅致,村民喜笑颜开,生活有质量……”这就是步入放牛坪村的第一感觉。

从今年4月底5月初,开始创建梨园牧歌市级人居环境示范片和市级美丽宜居村庄,以及全国文明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采取垃圾分类治理为重点、环境综合整治为核心的具体思路,让脏乱差蜕变成布局美、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宜居新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在浓厚的讲卫生、讲文明、树新风氛围中得到体现。在全国文明城区迎检期间,良好的村容村貌也为渝北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放牛坪,庞大的文化艺术墙是全村的靓点,利用涂鸦艺术将牛耕文化、古老传说、梨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孝廉文化、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绘到墙上,在全村形成了巨大而壮观的文化艺术墙,总面积近4350平方米,村民随时随地都可以受到熏陶和影响,在春风化雨中提高内在涵养和素质。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全村更是。与其说村民们喜欢买卖经营,不如说村民更喜欢精神文化。每年“乡贤”评选、定期“好人”推选,让乡贤、好人引领新风尚,成为精神文明的有力推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在一代一代的接力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弘扬。每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村民都会自发组织盛大的节庆活动,开展文艺演出、篝火晚会、心连心手拉手庆祝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村民的业余生活中燃起了文明之火。

正如村民所说,“幸福美满就是我们巨大的获得感,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十九大以后的美好生活属于每一个人。”

最后更新:2017-10-19 17:30:18

  上一篇:go 直播预告:走,跟着记者到新疆若羌“打枣子”
  下一篇:go 蛇哥不吃15鸡不下播连播32小时,嗨狗粉贼心不死,直播间辱骂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