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直播
2017年06月28日,直播與非遺
小夥伴們大家好:
這裏是秋風的時政分析板塊,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時政熱點的詳盡分析,幫助大家鍛煉分析能力、積累素材,如果大家能夠在申論和麵試中使用這些時政內容,必定能為自己的答案增光添彩。
評非遺直播:“活”才會火
光明網記者 彭揚
“君王立殿堂,朝輔盡純良。庶民如律禮,平大淨封張……”6月22日,對著直播鏡頭,63歲的王超輝默念口訣,僅用十幾秒就把“山雨欲來”四個字從碼放有5000個常用木活字的字盤裏挑了出來,這讓直播間裏觀看的12萬網友紛紛“路轉粉”。作為木活字印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超輝認為揀字隻是個熟能生巧的活兒,真正需要下苦功夫的是寫反字、刻反字。(開篇故事,引出下文。)
非遺與年輕人之間缺乏有效傳播橋梁(問題)
近一個月來,像王超輝一樣受邀進入光明直播,並得到大量網友關注的非遺傳承人還有南京雲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周雙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著名古琴藝術家楊青,泉州南音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大浩等多位非遺傳承人,共有420餘萬網友通過鬥魚直播平台與大師們在線互動。數據顯示,這其中90%以上都是80後、90後甚至00後群體。(背景)
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張頤武表示,90後、00後對非遺文化並非沒有興趣,然而以電視、平麵媒體為主的傳播模式讓非遺文化與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存在隔膜。同時,非遺一直以被保護的姿態出現,對於一般的社會公眾而言吸引力不夠,和年輕人之間缺乏溝通橋梁。(問題:非遺傳播模式與年輕人生活方式存在隔膜,被保護的姿態對公眾吸引力不夠,和年輕人缺乏溝通橋梁。)
江蘇省揚州市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王克表示,現在揚州擁有3項世界級非遺,19項國家級非遺,對一個地級市來說,是了不起的成就,目前主要的傳播途徑一是依托電視台、電台、報紙等傳統媒體,二是借助博物館、展覽館,三是舉辦一些講座、論壇。“此次光明網和鬥魚主播在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開展的直播活動,得到46萬名年輕網友的關注,為我們下一步宣傳推廣非遺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和方向。”(以往對策介紹,以及引出“直播”這個新對策。)
直播讓非遺“活”的成分與大眾生活對接(成功的原因)
張頤武說,直播有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把現場感和互動進行了有機結合。非遺是一項技藝,一種藝術形態,一種文化活的形態,活的形態如果沒有現場感的傳遞也就必然會喪失它的魅力。直播通過解說、互動將固有認知中“高冷”的非遺,轉變為年輕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把文化資源活化,讓網友身臨其境。一旦這種文化跟他們追求的生活方式關聯上,就會產生很強的傳播力。與此同時,相較於平台大、成本高的電視直播,網絡直播成本非常低,可以有效彌補電視直播的這一短板,用最低的成本還原最真實的現場,既直接,又靈活。(原因:把現場感和互動有機結合,關聯年輕人生活方式,成本低,彌補電視直播短板,還原真實現場,直接又靈活。)
張頤武表示,大量的非遺可以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趣味品位對接。“非遺除了要活在傳承的過程之中,關鍵是要活在普通大眾的心理層,直播其實是一個橋梁。”(原因:大量非遺和年輕人生活方式、趣味品味對接。)
此次非遺係列直播由中央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指導,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大力支持,在即將到來的7月,光明網還將聯合鬥魚直播帶領網友來到安徽、浙江、陝西等地,感受宣紙傳統製作技藝、中國剪紙、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秦腔、皮影戲等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原因:政府支持,多主體參與。)
一.本故事可應用範圍:本文涉及非遺,可應用於文化傳承、互聯網等領域。
二.非遺遇到的問題:非遺傳播模式與年輕人生活方式存在隔膜,同時,其被保護的姿態對公眾而言,吸引力不夠,和年輕人缺乏溝通橋梁。
三.非遺直播成功的原因:
1.政府支持,多主體參與。
2.把現場感和互動有機結合。
3.關聯年輕人生活方式,本身許多非遺就和年輕人生活方式、趣味品味能夠對接。
4.成本低,彌補電視直播短板,還原真實現場,直接又靈活。
四.好詞好句:
略加修改:
“_____”才會_____(同音字)
______與______之間缺乏有效_____橋梁
對於一般的______而言吸引力不夠,和______之間缺乏溝通橋梁。
讓_____“_______”的成分與______對接
把_____和_____進行了有機結合
最後更新:2017-10-19 00:5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