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直播
教育不可能永遠拒絕“直播課堂教學”
教育不可能永遠拒絕“直播課堂教學”
80後青年教師黃超怎麼也沒想到,因為在網絡上直播課堂內容,自己一夜間成了“網紅”,迎接他的雖然有鮮花和掌聲,但也有很多網友的口誅筆伐。(9月25日《中國青年報》)
“直播課堂教學”最容易產生的效果是成為“網紅”,由於教育部門對“直播課堂教學”缺乏預先性,更缺乏製度規定,這使得極富個性化的“直播課堂教學”遊走於“製度邊緣”,一有質疑注定就要被“滅”掉,黃超老師的“直播課堂教學”嚐試也就隻能是曇花一現。
“直播課堂教學”的益處明顯,一方麵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水準。因為直播,會有許多家長盯著,就像老師在開公開課一樣,下麵有許多老師在聽課,自然要事先準備充分,備課會更認真。誰都知道,備課越充分,課上得越好,學生越受益;另一方麵可以提高課堂效率,一些想開小差的學生會因為有家長盯著而認真聽課。學生課堂表現也會和以往不同,以前不敢舉手的也敢舉手了。對於家長來說,可以隨時看到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從而對症下藥教育好孩子。不過,“直播課堂教學”也存在一定的弊病。比如家長盯著孩子的表現,一有不對勁就對孩子施加壓力,這反而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還會出現家長要對教師打賞,可能會變異為斂財工具;會泄露孩子的隱私,對於孩子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等等。對於“直播課堂教學”,有人質疑,有人點讚,這是很正常的,因為這件事本身就具有爭議性,可學校為了避免麻煩,簡單粗暴地叫停了之,倒是很省略的,但對於教育的創新卻一點幫助都沒有。從某種意義上說,反而是一種倒退。
需要指出的是,黃超老師的確是在“創新”,他沒有借此機會斂財,3次直播獲得的禮物兌換成現金僅有12元,其中貢獻最大的“土豪”是同一課題組的一位同事。何況事先征得家長委員會的同意,確切地說,“直播課堂教學”是經過授權的。在“互聯網+”時代,“直播課堂教學”會成為一種教育教學方式,這是不該回避的。“互聯網+教育”的時代已經來到我們身邊,如果仍然對“直播課堂教學”一棍子打死,這是不應該有的科學態度,教育從來都吸納最新的技術,從來都是海納百川的。將“直播課堂教學”拒之於門外,是一種短見。
如何對待“直播課堂教學”,這是教育主管部門要麵臨的問題。首先,應該有對“直播課堂教學”進行規範,即要有相應的規章製度;其次,鼓勵創新老師進行嚐試,從而積累相關經驗;再次,需要進行一定的監管,讓“直播課堂教學”在透明化下進行嚐試。除了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監督,還要對教師是否借此斂財進行監管。
“直播課堂教學”是新生事物,不應該一棍子打死,更不應該一質疑就叫停。讓“直播課堂教學”有條件地嚐試,天塌不下來。教育難道能永遠拒絕“直播課堂教學”嗎?
最後更新:2017-10-19 11: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