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6 返回首頁    go 直播


直播行業:熱潮過後,滿地礁石!

直播行業第一權威媒體

直播這個詞在今天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匯。2015年底、2016年初是一個井噴期,突然冒出七八百家直播公司。這瘋狂增長的背後,是資本的瘋狂。2016年初,有些項目僅僅還在做產品階段,就拿到了千萬級人民幣的天使融資。然而現在原本山外青山樓外樓的直播行業,又有幾家存活了下來?

2017:熱潮過後,洗牌開始

也許現在在普通人的眼裏,直播行業依然欣欣向榮。但是在投資圈,直播行業早已是明日黃花。在經曆過資本的瘋狂之後,現在的直播行業滿地礁石。洗牌,已經開始。

這不,一直被陰謀論和神秘化包圍的全球頂級投行高盛也出來說話了:中國直播行業在經曆2015、2016的迅速發展後,整個市場將呈現新的格局,未來將隻有兩種類型的平台能夠生存。

在這裏我們不討論哪兩種平台能存活,至於討論什麼,您接著往下看。

據艾瑞谘詢統計,2016年直播領域共發生投融資41次,而到了第四季度,融資次數就僅發生4次。另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的不完全統計,2017年上半年直播行業共發生17起融資並購,涉及16家平台……

有統計表明截至2017年6月30日,在線運營的直播平台約為270家。這是怎麼一個節奏?做個算術題吧,就當每一次融資都是不同的平台,合計也隻有不到60家平台拿到了融資,剩下還有210家,則要靠自己輸血活下去。

或許,如YY、陌陌和淘寶直播這種大平台親生的,可以不用考慮錢。但事實是,就算是富二代,如和微博互綁的一直播、有360周鴻禕背書的花椒直播,也在不停地融資、為自己能夠活過洗牌劫,輸血續命和燒出更多的直播花式來。

直播行業早已從浩瀚無垠的大海,航行到了淺灘,熱潮經褪去,隻剩礁石,洗牌正在進行。

2017:直播平台的自救

每一個平台都想存活下來,都不想自己成為被洗者。每個平台都在自救,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走出淺灘航向大海。上市,是最好的的選擇之一。而想要上市就需要有強大的流量來撬動市場

所以那些大主播們就紛紛成為了各大平台的搶奪對象。主播跳槽之風盛行,平台挖角競爭白熱化。近日高調跳槽的主播張大仙、嗨氏、阿冷等,簽約金近千萬級別。不是月薪兩萬、三萬,是年薪千萬。因為主播可以直接創造商業價值,平台重視大主播,已然成為一種趨勢。

然而,這些風風光光的都是大主播,小主播們大多都在溫飽線上掙紮。這些小主播也許是自己直播不夠好,所以沒有人氣。

直播平台主播大多都是簽約主播,要到一定流量和禮物數才能得到相應的薪酬。直播平台會選擇一些有潛力的主播扶持。但是扶持一個主播需要資本的支持,而且扶持起來相應的簽約金也會漲。前麵已經說過了,直播行業早已是投資界的明日黃花。沒有資本的注入,那麼錢從哪裏來?

答案就是,從小主播身上省下來,用來扶持大主播。鎖人氣鎖碼率,把小主播的流量控製在溫飽線附近,然後把省下來的錢用來扶持大主播,再用大主播來增加流量撬動機會。平台與大主播賺的盆滿缽滿,小主播隻能夾縫之中求生存。

直播平台的蛋糕分配的很不均勻。作為直播平台的中堅力量的小主播吃到的隻有麵包皮,大主播和平台分了奶油和麵包。

平台自救:優秀的盈利模式

其實平台想要自救很簡單,就是能盈利,能把流量變現就可以了。資本的注入都是想要以小博大。它投五百萬就是想賺一千萬,投一千萬就想賺一個億。

直播行業之所以會在投資圈變的無人問津,不過是前期的瘋狂讓太多人虧了一把,讓更多的投資者意識到太多的直播平台並沒有一套優秀的盈利模式。錢投了,燒錢就有流量,沒錢就沒流量。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早前估值5億元的光圈直播掛了,就是因為:雖然很火,但錢燒完也要死。

這樣一個燒錢的無底洞有誰願意去做,資本的最終目的是賺錢,不是燒錢。

所以現在平台們想要自救,想要走出礁石滿布的淺灘,駛向資本的大海。就需要有一套良好的盈利模式,擁有良好的變現能力。

盈利模式現在看來主流的就三個方麵:賞、廣告和導購。

打賞是直播平台最基本的盈利模式。而且在業內也有了一個共識,即“這種打賞的模式不刺激荷爾蒙是做不好的。刺激荷爾蒙又很容易違法”。

而廣告自從有了在線視頻開始,人們就在研究,可是做了N年一直沒做好。於是就有了打賞+導購的混搭模式,即導購(內容電商直播)。廣告融入直播裏,客官覺得好了,直接購物就當打賞。但這三條途徑都仍局限於直播平台的直播間之內,尚未擺脫狹窄的直播間去尋找新的盈利機會。

誰能擁有盈利能力,誰就能真正的活下去。繼在上述三大盈利模式之後,其實第4種姿勢已經浮現——IP +品牌

這其實是目前生存較好的幾家電視台都在采用的一種模式,綜藝IP捆綁品牌廠商,直播平台亦可采用。如此次戰旗直播的LanStory中,有一組隱藏數字:吸引了國內外近20家品牌廠商,包括阿裏雲、網易雲、育碧、華碩、雷蛇和旺旺等諸多知名品牌。

事實證明了這種模式經得起考驗。比如華碩的“座騎”,集合電腦、座騎、手杆為一體的遊戲體驗裝備;再比如育碧新遊《飆酷車神2》選擇在LanStory中國地區的玩家體驗式首發等等。其實背後都是滿滿的商業套路,隻是廣告味被趣味和娛樂所徹底融化了。

“實際上上,種種跡象表明:直播平台以IP為核心,與品牌廠商達成基於IP的戰略合作,才是目前直播平台破解盈利難題的關鍵之道”

盈利難題一旦破除,就不再是燒錢的無底洞,而是一家能夠生產金錢的優秀公司。投入的錢能帶著更多的錢回來,還怕沒有投資者嗎?還怕會被洗牌洗掉嗎?資本市場就是這樣,賺錢的項目從來都不缺人。

直播行業的勁敵:短視頻

在資本的市場中,從來不缺競爭者。而直播行業的一個勁敵就是現在很火的短視頻。紮克伯格已經開始往原創視頻裏投資了。而國內,今日頭條,微博,騰訊視頻等,更是在這方麵打的不可開交。

短視頻相對於直播而言,擁有好的變現能力。短視頻相當於一個小的電視台,隻要有觀眾有流量,那麼就可以植入廣告,有了廣告就有了變現能力。

而且短視頻比起直播而言,變現能力比較穩定。拿遊戲主播而言,以前英雄聯盟大火,那時英雄聯盟的主播很吃香,而現在絕地求生大火。隨著遊戲熱度的改變,必定會對主播禮物和打賞有一定的影響。而短視頻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廣告商,觀眾隻是提供流量,主播的觀眾還需要提供金錢。

相比這兩點,短視頻相對於直播而言有一定的優勢。在未來不失為直播行業的一個勁敵。不過目前已經可以看到各大直播平台都開始上線短視頻功能,有一點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味道,或許這一切都是為了防患於未然!

直播行業:內憂外患

寫到最後,該寫的都寫完了。其實直播行業的最大困境就是前期的瘋狂導致了現在沒人願意去碰,而且盈利模式以及變現能力並不讓人滿意。但是隻要克服盈利模式的問題,表現出優秀的變現能力就可以走出暗礁,駛向資本的大海。

版權聲明:本號除注明出處文章外,均屬於原創。如需轉載、引用,請先獲得授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直播觀察網僅作傳遞信息使用。

最後更新:2017-10-19 11:26:56

  上一篇:go 直播探店No.35 帶您品嚐金秋十月的膏黃蟹肉
  下一篇:go 教育不可能永遠拒絕“直播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