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57 返回首页    go 直播


互联网现象:直播吃饭睡觉弱爆了,最奇葩的是这个!

互联网媒介继图文、语音、长短视频之后,直播又开始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过去传媒界的直播基于跟踪热点事态的发展衍进,其中不乏高门槛的技术手段。而互联网时代技术的进步将门槛下沉以及内容生产权利下放,使得平凡人也能实现明星梦。

早期的互联网主播以唱歌跳舞卖萌说段子为主,在内容产出上至少有get到观众的点。比如在花椒、斗鱼、优酷等8个平台同步进行的papi酱首秀,在线人数峰值破2000万,获赞1.13亿。

但随着互联网直播平台的泛滥和参差不齐的各类人群涌入,直播的画风变得越来越奇葩。比如像吃面直播:

睡觉直播:

发呆直播:

这些内容看似“无聊”,但点击率动辄数以十万计。B站一个测手机待机时长的直播,持续17天,发送弹幕超3亿。

这种现象到底为什么会产生?互联网直播到底是商业界的深刻变革,还是只是一个七彩的泡沫?我们来看看互联网直播行业的运营者和投资者们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麦世恩:在互联网上看无聊直播的人有两大心态,一是猎奇。活在自己小世界的人,对别人的世界极度好奇,即便是一点也不比自己精彩。二是释放自我。现实中崩得太紧或者默默无闻的人,更容易在互联网上寻求释放和关注。

骆新:其实看似无聊的互联网直播,本身并不无聊。它符合新闻学的事件性,因为它有悬念。一场足球赛要打90分钟,大部分时间是铺垫,大伙等待的是最后进球的刹那。直播也一样,比如看人睡觉,别人想看的是他什么时候醒,翻个身会不会醒或者醒来有没有穿衣服等类似悬念,它满足的是个体强烈的窥探欲。按麦克卢汉的说法,媒介即人。媒介是帮助人把自己的身体和思想延伸的,人天生有这样的欲望,想知道更广阔的世界,以求获得某种安全感。有人坐在咖啡馆靠窗的位置,就喜欢看外面这帮路人走来走去,没有任何目的,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互联网直播就是类似这样的延伸。

张春蔚:互联网解决了一个随时随地的陪伴,让大家会觉得自己并不孤独。

朱啸虎:互联网直播的内容质量肯定是不行的,它更多的是一种社交互动。主播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这才是最重要的,蕴含巨大的生产力和商业价值。

冯一鸣:人有两种消费形式,一种是实体消费。一种是精神消费。看互联网直播跟消费音乐、消费文学、消费影视作品是一个概念。无聊也许是大众的观点,但互联网满足的是长尾,非主流也能找到自己的细分人群,细分人群觉得有趣也能刺激消费。

张振栋:互联网直播不是一场节目,而是一场party。好的内容大家点赞,差的内容可以吐槽。即便是再无聊的直播,我不关心你的主话题,我来看评论总可以吧。主播只要提供了一个吐槽的场地,窥探者之间的互动也能自动开启。

尽管互联网奇葩直播的形式多样,但最屌的莫过于空播,主播也不知道是尿尿还是打麻将去了,留下一个空房间居然也能驱动好几万人同时在线,这才是境界。

如今的社会形态将人群分离成个体,底层的群体基因促使人们不断去寻找对抗孤独的方式,当人们厌倦了主流媒体们自上而下的模式化设定,会选择跟自己维度相同的人,以及这些人low得真实且接地气的展现方式,因为真实所以未知,人们可以尽情的抛开剧本的设定,去释放内心另一个自我。你对这种现象有啥不同见解,欢迎交流。

本文内容由小智分享整理发布,感恩有你一路相伴。

小智分享,关注互联网创业,商业趣闻,享受科技,创意智能,有态度的科技生活自媒体。

最后更新:2017-10-19 03:55:55

  上一篇:go 直播玩家晚会忙,这会是颠覆娱乐圈规则的开始吗?
  下一篇:go 直播王者无人问 一朝瓜皮天下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