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48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5


剝離金融甩包袱,京東的利潤調節術

8月14日,京東發布了截止到2017年6月30的Q2財報。這也是京東發布首個剝離金融業務的財報。

財報顯示,在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中,京東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淨虧損為2.870億元人民幣(約4230萬美元)。

不過,如果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京東該季度持續經營業務淨利潤為9.765億元人民幣(約1.441億美元)。如果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2017年第二季度接近10億元的淨利潤已經是京東連續第5個季度盈利。

去年同期,京東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持續經營業務淨利潤為1.276億元人民幣。

但是,我們仔細看一下京東的財報,就會發現事情還不是這麼簡單。京東現在公布的來自持續運營的淨利潤人民幣9.765億元是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而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京東是淨虧損人民幣2.870億元。

本期財報剔除了在京東集團的合並財務報表中已列示為“終止經營”的京東金融業務。2017年6月30日,京東金融重組已完成交割,京東金融的財務數據將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並財務報表。京東金融曆史期間的財務數據在京東集團的合並財務報表中已列示為終止經營。

根據公開資料,京東金融集團於2013年10月開始獨立運營,目前已經實現在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支付、財富管理、眾籌、保險、證券、農村金融、金融科技等九大領域實現布局。

在2016年初,京東金融完成66.5億元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嘉實投資和中國太平領投。該輪融資結束後,京東金融的估值為466.5億人民幣。

當時,京東集團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主要目的是將京東金融轉型為隻有中國投資者作為股東的企業,以便在中國開展某些需要政府許可的金融服務業務,並更好利用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

剝離京東金融對劉強東來說是一舉兩得:既可以甩掉京東金融的虧損包袱;又可以以極高的估值進行套現,獲得143億元的現金。

而根據京東金融的重組協議,如果中國相關監管法規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

也就是說,如果京東金融虧損,跟京東集團沒關係,如果盈利,就要給京東集團分40%的淨利潤。

2014年春,劉強東和李彥宏、雷軍等大佬一起開研討會時,曾放出豪言,稱京東未來70%的利潤都將來自金融。而今京東金融已經分家自立門戶,京東未來利潤的70%變成京東金融未來稅前利潤的40%。更不用說無論對於京東集團還是京東金融,盈利都還在遠方。

最後更新:2017-08-20 01:06:22

  上一篇:go 京東半年股價漲幅超95% 從Q2財報看或許仍被低估
  下一篇:go 服務重慶有線用戶 京東小哥上門幫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