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小米6
波动指数涨幅令人震惊 央行失去控制!
凤凰国际iMarkets编译自zerohedge,此前曾有分析师引用了花旗集团信贷策略师汉斯-洛伦森的一张波动性指数图表,该图表所展现出来的波动性指数的变化令人震惊。
下图显示了1990年至2016年波动性指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16年以后波动性指数直线上升。而之前除了两次波动外,基本保持平稳。

来源彭博,花旗银行研究
然而,这还不够。这位策略师还连续几周警告称是时候出售信贷了。就在刚刚过去的假期周,多位支持出售股票的分析师纷纷发布了他们荒谬的2018年底标普预期,这个时候洛伦森也抛出了一些消极的观点。
尽管洛伦森的观点涉及很多方面,但是其核心却直接来自于经济大师熊波特——毫无改变的时间持续越长,最终冲击将越大。在过去的夏天里,DB的亚历山大-柯西克曾针对这个主题展开剖析,他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定义了一个新词:亚稳定性。
下图反映了三种平衡状态:红球所处的位置为亚稳定状态,灰球所处的位置为不稳定状态,而篮球所处的位置为稳定状态。

来源:德意志银行
以下是洛伦森解释美化现状是市场失败的祸根的原因。
“归根结底,极端估值、缺乏风险利差和缺乏对尾端风险的反应只是征兆。真正的问题在于多年保障措施所导致的扭曲激励结构给市场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在我们看来,答案是明里或暗里依赖低波动环境的贸易和策略正变得无处不在。已经实现的历史波动性事实上是支撑着现代金融的许多风险管理框架的外生数据。随着回环持续数年,更长一段时间的市场稳定减少了风险价值措施,提高了夏普比率。允许或者鼓励投资者们承担更多风险,都会令估值更高,波动性更低,从而激活自我加强动态。回报本来应该直观地跟随交易量——资金得以使用,资产价格不断上涨。但是事实上这一因果关系却以其他方式运作。”
这在现实世界意味着什么:
“市场长期单行(one way),这令幸存者萌生偏见。敢于承担风险的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超越大盘,而那些谨慎的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则不如大盘。其结果是要么后者跟上潮流,要么不久后其管理的基金将必定流出大量资金。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少的机制批评者幸存。在上行受到限制的资产类别中,如信贷,为维持仅仅足以覆盖成本的超额资金水平基金经理需要承担越来越多和基准有关的风险,这样一来上述动态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缺乏波动性以及信贷和指数之间的超高相关性,使得阿尔法的波动空间越来越少,且弥足珍贵。”
下左图反映了欧洲企业债券与iBoxx IG企业债券的相关性在过去两年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下右图则反映了iBoxx IG企业债券指数的完美预期回报的数值变化情况。

来源彭博,花旗银行研究
在这里可以给缺乏波动性这个难题再加点难度——利差越接近于下限,信贷多头就越明确地会变为缺乏波动性头寸。由于留存的上升空间越来越少,持有信贷风险就变成了承担未来下行风险却只会产生少量溢价的问题,本质上,类似于卖出看跌期权。
与此同时,随着利差消失,投资者们会乐于忽略更多风险被带入市场以及市场信贷质量不断下滑的现实。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应该和上次金融危机的类似——风险攀升:
“当传统的资产类别选择不再提供良好回报的可能,资金开始寻找资产质量谱上的下个投资选择。IG基金持有BBs和AT1,DM基金则买入新兴市场债券。欧洲和亚洲基金持有越来越多固定收益产品。企业将他们的流动资金从货币市场转入短期的IG信贷基金。强制性开始悄悄潜入投资标准。甚至合成结构信贷也有了东山再起的可能。如果波动性和风险利差不断上涨,这些大都在预期范围之内,原始或自然资产分配将迅速紧缩。最终,有那么一天,市场将不相信央行不再注入数万亿美元流动资金,这个时候公众将开始承认皇帝没有穿任何衣服。”
全球热门文章
印度不应贬低中国 而是应向中国学习
股价暴跌60%前夜 瑞银持续号召股民买入
方便面为啥在中国卖不动 在韩国却卖得好?
美银“末日宣言”:2018年上半年见市场大顶
(责任编辑:DF134)
最后更新:2017-11-28 16: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