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3 返回首頁    go 小米6


P2P決戰車貸業務生變 線下門店擴張速度放緩

2017年汽車金融成為行業風口,並呈現逐漸擴大之勢。網貸也日漸滲透到汽車市場發展中,形成P2P車貸業務。據《證券日報》記者從網貸之家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的網貸平台中有491家平台涉及車貸業務。自《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限額要求出台後,滿足小額要求的車貸受到各網貸平台的熱捧。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正常運營的車貸平台數中有234家是在2016年8月份後涉及車貸業務。

由於需要驗車等流程,線下門店是車貸平台的標配。目前,汽車金融頭部平台的門店數量均在百家以上。門店數量與平台運營成本直接掛鉤,在當前如此激烈的行業競爭環境下,平台鋪設門店數量是否會因此縮減?“近兩年,平台門店數據有明顯增加,主要是為了滿足車貸平台業務持續發展的需要”,盈燦谘詢高級分析師張葉霞指出。

雖然總體來看門店數量有所增加,但不少平台開始控製增長速度。“2016年人人聚財增長較快,門店擴張布局也較多,本來計劃在2017年門店數量較2016年翻一番到250家左右,但是到2017年11月份的時候門店數量隻到200家”,人人聚財CEO許建文對本報記者表示,主要原因就是迎接監管,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獲客成本持續提升等因素的影響,“我們的策略發生了一些變化,從重視規模的增長變成重視‘內功’的修煉,先把運營效率、獲客能力、人均產能等運營效率指標做好,擴張稍微慢一點。”

業務成交量環比增長

競爭格局加劇

汽車金融並不是一個新鮮的生意,早在1998年,國內汽車金融就開始萌芽並發展,商業銀行、主機廠金融機構一開始就是這一市場的主角。然而,隨著互聯網在人們生活和交易場景中的加快滲透、新一代年輕消費群體逐漸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主流,互聯網汽車金融交易模式被進一步催生並發展起來。

自2016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網貸平台開始涉足車貸業務。特別在“限額令”後,小額、分散的特點也促使許多網貸平台業務向車貸轉移。據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12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網貸平台中有491家平台涉及車貸業務,其中有234家在2016年8月份以後涉及車貸業務。從成交量來看,2016年網貸行業總體成交量為20638.72億元,而網貸平台車貸業務成交量為1879.94億元,占總體成交量的9.11%。2017年,網貸行業總體成交量為28048.49億元,網貸平台車貸業務成交量為2639.43億元,占行業總體成交量的9.41%。而在收益方麵,2017年12月份,車貸業務綜合收益率為9.86%,雖略高於同期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9.54%,但相較於2017年年初的車貸業務綜合收益率10.68%而言,略有下降。

隨著各方玩家的湧入,汽車金融的賽道已初顯擁擠,而車貸行業更被看作是“紅海”一片,資產端的爭搶近乎白熱化。不過,張葉霞認為,車貸未來市場廣闊,主要體現在車貸需求旺盛,且有較大的底層資產支撐,而互聯網金融創新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也為車抵貸未來業務發展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網貸平台在眾多市場參與者中的優勢在於具備互聯網基因。網貸平台在競爭中可從以下方麵突破:第一,資產開發方麵,網貸平台通過多渠道挖掘資產項目。也可成立聯盟,共享資產來源。第二,模式多樣,網貸平台可開展車抵/質押貸、購車墊資、以租代購等。”

網利寶副總裁楊軍也認為,汽車金融的市場足夠大,機會也相應會很多,作為“小額分散”的資產代表,汽車金融有著期限短、流動性強、風控模式可標準化的優勢,並且車貸業務有車輛實物抵押或質押,更容易風險把控。此外,比起沒有太多業務場景的信用貸,車貸可延伸的空間更大。

門店擴張速度下降

資產渠道不斷下沉

門店一直以來是大部分車貸平台的標配。據平台數據顯示,頭部車貸平台門店數量主要集中在200家-500家,如微貸網達490家、投哪網300多家、人人聚財200家。在2016年,車貸平台普遍大幅擴張門店布局。但是增加門店也就意味著增長運營成本,在越來越激烈的行業競爭環境下,重資產模式是否會拖累平台盈利的步伐,平台是否又會因此而開始縮減門店數量?

對此,張葉霞認為,近兩年,平台門店數據有明顯增加,主要是為了滿足車貸平台業務持續發展的需要,比如對借款人的風控需要,業務員需對借款人的機動車登記證、行駛證、車輛商業保險單等進行核實,對風險點盡調,協助辦理在車管所進行抵押登記或GPS安裝等。

還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車貸資產的借款人幾乎來自線下門店,這也反映出線下門店數量對於車貸平台資產端的爭奪戰至關重要,門店數量多不僅僅能夠在借款人獲客、風控審查等方麵占據優勢,主要還能夠在貸後催收,追車環節更加有利。

不過,門店總體數量在持續增加,但部分平台開始控製增長速度。許建文談到,原本規劃人人聚財在2017年布局門店較2016年翻一倍,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改變了原來的策略。原因一是監管的來臨,需要集中力量將平台的合規基礎打好,隻有先做好這一步才能為未來的競爭取得資格。二是車抵貸2017年的競爭比之前加劇不少,收益率出現大幅下降,與此同時獲客成本還在提升。“就當前市場環境,我們發現2017年鋪新店的產能效益比之前下降。因此,我們從重視規模的增長變成重視內功的修煉,先把運營效率、獲客的能力、人均產能這些運營效率指標做好,擴張稍微慢一點。”

除了自鋪門店外,還有不少車貸平台采用和資產渠道方合作的方式。美利金融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截至2016年末,美利車金融業務覆蓋256個城市,合作經銷商達0.6萬家,累計放款規模超過60億元;截至2017年末,美利車金融業務覆蓋330個城市,合作經銷商3.5萬家,累計放款規模達200億元。2018年,美利車金融計劃將業務覆蓋到全國400+座城市,與6萬家經銷商深度合作,努力完成250億元的規模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有多位此類模式的車貸平台負責人表示,汽車分期的獲客模式是經銷商推薦用戶在某家分期公司辦單,所以合作的資產渠道也就是線下的經銷商,會開始往三四五線城市下沉布局。“隨著市場體量越來越大,各平台需要的資金也越來越多,需要穩健、多元化的資金渠道”,其中一位負責人表示。

(原標題:P2P決戰車貸業務生變 線下門店擴張速度放緩)

最後更新:2018-02-03 08:51:13

  上一篇:go 上市公司質量評價報告出爐:A股公司平均63.63分 仍有上升空間
  下一篇:go 大舉並購背後房企負債高企 多企業麵臨兌付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