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為什麼說Surface Book是生產力工具?
我一眼就被Surface Book的分離設計、3:2的屏幕,還有就是要留點空的鉸鏈吸引住了。這些都是極好的創意,但是真正使用下來,不能讓我更失望了。1)糟糕的屏幕 3:2的屏幕比例真的是很好,可以看多兩行代碼,但是色域和色準尤其是暗場真的不怎麼樣。更重要的是屏幕太小了,借用別人的話“How does Microsoft expect me to work on less than a 15" screen! ”。我隻希望在15寸以上的屏幕下工作,16寸更好。
2)一般的鍵盤 這個鍵盤不能說差,但是也不能說好。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感覺。比起ThinkPad“曾經”的鍵盤,它還是差了不少。隨便問一下,這是防潑鍵盤嗎?最重要的一點,它沒有數字小鍵盤!沒有小鍵盤算什麼生產力工具!這是要我隨身攜帶一個專用的小鍵盤嗎?
3)極差的性能和擴展性 它隻有一般超級本的性能。這樣的性能遠不足以用來編譯和渲染。即使是簡單的畫圖也有明顯的延遲。是的,延遲總是有的,但是已經到了完全不能忍受的地步。順便說,手寫筆感覺一般。我認為i7-6700HQ、M2000M應該作為最低配置。機身上的接口太少了,即使算上Surface Dock也依然不夠,還不能自己更換零部件,內存最大才16GB,也不能構建SSD陣列,更沒有使用好的SSD,也沒有Qualcomm Snapdragon X7 LTE-A這樣的東西。說到底它的生產力與一般的超級本沒什麼區別。
4)不錯的電池 從電池容量上看Surface Book是相當好的,如果充電速度更快一點就更好了。什麼時候Surface Book能用上170W的電源呢?
5)不能忍受的軟件問題 如果不出問題,它就能工作得很好。如果出了問題……反正我已經不打算用它做什麼了。
6)厚度和重量 我一點也不在意厚度。至於重量,我認為至少2.5kg以上才能有足夠的生產力。相對於重量,我更在意工作效率,何況輕裝也有20+kg負重,這點重量算什麼。另外說一下,我沒見過重心位置如此奇特的筆記本(平板二合一設備)。
總之,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然而我覺得Surface Book不值這個價,被稱作生產力工具更是不恰當的。它現在給我的感覺更像是玩具,好玩但沒用。但它的創新依然讓人驚歎也十分有潛力,如果Surface Book 2能改進一下,我會很有興趣嚐試的。我現在已經被3:2的屏幕吸引住了。
最後更新:2017-05-12 11: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