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3 返回首頁    go 王者榮耀


坐不住了!高盛急匆匆進軍個人銀行

  長久以來,美國的個人貸款業務始終好像“溫吞水”,除了信用卡服務,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業務。不過,這種現象正在悄然改變,眼看著Lending Club等等新型機構大把賺錢,傳統銀行終於也按耐不住了。

  《華爾街日報》周一(7月31日) 撰文稱,當前美國大銀行紛紛搶占個人信貸市場,包括高盛等投行都開始進軍個人銀行。而且高盛的個人銀行業務開展得靜悄悄,它沒有任何實體銀行,隻有網上銀行,也幾乎不打廣告。即使在財報裏,也沒有單獨列出自己的個人銀行業務。

  不過,互聯網的好處就在於信息的透明化。如果你搜索定期和活期儲蓄利率排名,高盛都名列第一。目前,高盛的活期儲蓄利率為1.2%,5年定期儲蓄的利率為2.25%,被理財雜誌“2016最佳銀行”譽為“最佳獨立儲蓄賬戶”。而美國銀行的活期儲蓄利率為0.01%,5年定期儲蓄利率為0.15%,相差甚遠。

  另外,美國的平均儲蓄利率僅為0.06%。目前,高盛在線私人儲蓄餘額為120億美元,相比其總存款1280億美元,不足10%,不過其儲蓄仍然處於增長中。

  報道稱,高盛這一變化開始於2015年。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有爭議的得益者之一就是高盛。這家以為大公司做金融谘詢和並購等業務著稱的投資銀行,為了得到聯邦政府的緊急救助,不得不變身成為商業銀行。不過,多年來,高盛的商業銀行業務一直是“做做樣子”,直到2015年,高盛從GE Capital購買了160億美元的存款,並從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高薪聘請了專家哈裏特·塔瓦爾(Harit Talwar),主導高盛網上銀行業務,並於2016年中開通了GS Bank,於當年開始測試馬庫斯(Marcus,高盛推出的消費者貸款平台).

  如果說高盛網上銀行是其在金融科技方麵的大膽探索,那麼,“馬庫斯平台”的出現就是一大飛躍。高盛一出手並非傳統的風險較低的個人信用卡,而是高風險、高回報的個人貸款。

  高盛CFO馬丁·查韋斯(Martin Chavez)在二季報發布會上告訴分析師,數字貸款係統在2015年10月上線,預期可以帶來超過15%的資本回報,而這一數字超高了高盛第二季度整體公司普通股8.7%的回報率。

  “鑒於高盛的市場地位,我們在技術和分析領域的實力,以及我們沒有實體分行,沒有老舊係統或信用卡,以及專注於這個蓬勃發展的數字消費金融圈的所有活動,我們看到了一個機會。”馬丁·查韋斯在季報發布會上說。

  高盛的馬庫斯平台為用戶提供最多3萬美元、兩年到六年期固定利率、無額外費用的個人貸款,主要目標人群為有較高信用卡債務的消費者。在馬庫斯推出之前,高盛集團在借貸方麵的布局隻有麵向私人銀行客戶的借款、住房抵押貸款,向私募股權基金提供的借款,向機構客戶的貸款等產品類型。

  此外,目前以Lending Club為首的諸多網貸平台的資金多來自於機構資金和個人投資,而馬庫斯卻不向個人開放投資入口,其貸款資金全部來自高盛集團。這就決定了馬庫斯平台資金來源的安全、穩定,同時成本低廉。

  “長期來講,網上信貸業務的利潤前景非常可觀。”高盛個人和商業銀行部董事總經理阿布尼亞·阿南德(Abhinav Anand)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阿南德在高盛集團負責銀行數字消費金融計劃中的決策科學等業務。

  據高盛日前的統計數據顯示,馬庫斯平台的放貸數量已經超過10億美元。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20億美元。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31 15:30:26

  上一篇:go 一文看懂世界巨富們熱衷的慈善信托之前世今生
  下一篇:go 非農超級周拉開序幕 歐股周一開盤漲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