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3 返回首頁    go 王者榮耀


教育的焦慮,怎能讓《王者榮耀》來背鍋?

每日一言

喜歡你,不在計劃之中,隻是剛好發生。

這個暑假,手遊《王者榮耀》躺在了國內媒體的風口浪尖上,飽嚐口誅筆伐。很多父母的朋友圈裏,每天都在循環做四件事——吃飯、睡覺、玩手機和罵王者榮耀;杭州一位高中老師也寫文章懟《王者榮耀》:“如果中國孩子都玩遊戲,中國就沒有前途可言了。”

怒懟《王者榮耀》,折射出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多重挑戰,比如家長和教育機構該如何應對“手機時代”,如何讓孩子在移動互聯時代正確使用手機而不至於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中國的遊戲將走向何方不是家長、老師所能解決的問題,家長、老師能夠做的就是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重視孩子的人格教育,指引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合理定位。

教育不以分數論

河南考生

孔子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教育”“公平教育”。正如樹有高矮,人亦有強弱,而巨樹可變棟梁,矮木可成家具,人亦如此。教育使人成才,然才亦有不同,可為官以安一方,可為商以濟一地,可為師以育一儕。故教育不能唯分數論。

漫畫中僅以分數高低而對孩子進行獎懲的行為實為不智,學業成績固然能反映孩子某一方麵能力的強弱,但我們更應重視孩子的綜合能力,包括他們的健康狀況、思想狀態、品質修養等。我們需要的不是隻埋頭於書海的讀書人,而是真正將知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學習者和實踐者。所以,成績固然重要,可我們不能僅著眼於一隅。

古有徐霞客因對仕途無興趣,轉而遊遍大江南北,曆覽名山大川,寫出《徐霞客遊記》,成為傑出的地理大家。今有阿裏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高考多次失意,勉強進入大學,之後不停探索,繼而開拓電商市場,掌舵商業巨輪。我並不是鼓勵諸位學子放棄學業,隻是告訴大家,學業成績不是衡量一個人能力高低的唯一標準。誰說“學渣”就不能逆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成績差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關鍵在於能否發現自我、超越自我。

成績固然不是衡量一個人優劣的唯一標準,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放棄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很多人容易陷入極端,要麼信奉讀書至上,要麼鼓吹讀書無用。我隻想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積極努力地學習,以積累足夠的科學文化知識;但同時也必須明白,不能死讀書、讀死書,要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尋找研究創新的途徑,要捕得了“魚”,學得會“漁”。

教育不能以分數論,教育者不可帶有如此重的功利色彩,僅憑成績高低而進行賞罰,此乃“教”先“育”後。教育者應當主動幫助和引導孩子發現自我,進而實現自我;要以基礎的科學知識為磚,為孩子鋪就適合他們的成才之路。

教育不應是鞭策,不該是樊籠,不應是枷鎖,教育應該是指路明燈,是指南針,是北極星,應該幫孩子找到前行的方向。教育者不能以分數為唯一標準,要關注孩子的意誌力、思考力等,令甘露灑人間,助祖國未來之花朵茁壯成長。

——本文摘自《高中議論文經典範本三百篇》

最後更新:2017-10-08 12:37:53

  上一篇:go 王者榮耀:最新套路,4分鍾推爆水晶!
  下一篇:go 王者榮耀:周瑜重做後強無敵,這六個英雄被其完美克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