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72 返回首頁    go 王者榮耀


真的!微信10萬 可認定為學術期刊發文!浙大這份通知在網上引熱議,這種操作,到底咋回事兒?

這幾天,浙江大學的一則通知讓不少人歡唿雀躍,連浙江大學官方微信的小編都忍不住賣萌,原來浙江大學發布《浙江大學優秀網絡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其中規定:

在中央級報刊、電視新聞媒體刊發或播報,並形成較大網絡傳播的作品;在中央級媒體的網站及其“兩微一端”,其他主流媒體及其網站、“兩微一端”和重要商業門戶網站及其“兩微一端”上刊發、轉載,並產生重大影響、形成重大網絡傳播的作品;獲省部級網絡文化評選獎勵的作品,可申報認定為等同於國內一級學術期刊刊發

對於重大影響的標準,則認定為,微信公眾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於10 萬頭條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於40 萬

優秀網絡文章也可以認定為學術論文了?這可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認為這是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的一種進步、與時俱進,有人也表示擔憂,文章專業性如何保障?會不會導致刷流量等事情的發生?

針對此類爭議,浙江大學已經回應:不會降低有關學術標準。其實,有關發論文的事情,也是咱們中小學老師特別關心的一件事,論文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學術研究的成果,代表教師專業化程度,而且論文和評職稱的關係緊密,而往往,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說,讓自己的研究成果得以刊發,不是一件容易事。

浙江大學此項新規對基礎教育有沒有借鑒意義呢?優秀網絡文章是否可能被認定為中小學教師的學術成果呢?今天我們一起來關注!

浙江大學通知:優秀網絡文化成果可視同核心期刊或者一級學術期刊發文

浙大這份通知在網上炸開鍋,引發熱議

這份通知一共10條,其中六到九條是有關申報標準,重大、較大網絡傳播認定,最受輿論關注:

第六條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的申報標準如下:

(一)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求是》雜誌刊發,並形成重大網絡傳播的作品,可申報認定為等同於國內權威學術期刊刊發

(二)在中央級報刊、電視新聞媒體刊發或播報,並形成較大網絡傳播的作品;在中央級媒體的網站及其“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移動客戶端”(以下簡稱“兩微一端”),其他主流媒體及其網站、“兩微一端”和重要商業門戶網站及其“兩微一端”上刊發、轉載,並產生重大影響、形成重大網絡傳播的作品;獲省部級網絡文化評選獎勵的作品,可申報認定為等同於國內一級學術期刊刊發

(三)在中央級報刊、電視新聞媒體刊發或播報,並形成網絡傳播的作品;在中央級媒體的網站及其“兩微一端”,其他主流媒體及其網站、“兩微一端”和重要商業門戶網站及其“兩微一端”上刊發、轉載並產生較大影響、形成較大網絡傳播的作品;獲教育部相關司局和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等廳局級網絡文化評選獎勵的作品,可申報認定為等同於國內核心期刊刊發

第七條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由黨委宣傳部每年6牽頭組織專家委員會進行認定。本辦法第六條中提及媒體以外的其他報刊、電視、網站、“兩微一端”及海外重要媒體由專家委員會認定。

第八條本辦法所稱的各類媒體範圍如下:

(一)中央級報刊、電視新聞媒體包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雜誌、中央電視台、《新華每日電訊》、《中國日報》、《參考消息》、《半月談》、《環球時報》及其網站和“兩微一端”。

(二)其它主流媒體包括:《浙江日報》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報、電視台,《杭州日報》等省會城市黨報、電視台,《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科學報》、《新京報》、中國教育電視台等影響力廣泛的報刊、電視、網站及其“兩微一端”;省部級單位網站、省會城市政務網、新聞網,中國網、中國新聞網、澎湃新聞等網站及其“兩微一端”;浙江大學WWW 網(求是新聞網)、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及頭條號

(是的,中教君強調一下,就是有您正在看的中國教育報微信!!)

(三)重要商業門戶包括: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優酷、鳳凰等網站及其“兩微一端”。

第九條本辦法所稱的重大、較大網絡傳播認定如下:

(一)重大網絡傳播是指作品被不少於20主流媒體及其網站、“兩微一端”以及重要商業網站及其“兩微一端”刊發、轉載。

(二)較大網絡傳播是指作品被不少於10主流媒體及其網站、“兩微一端”和重要商業網站及其“兩微一端”刊發、轉載;微信公眾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於10頭條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於40

網友對浙大新規意見呈現“兩極化”

刷流量不可避免,論文的專業性值得商榷:

@隴之星66: 找人刷單、花錢找人的現象不是不可能,所以,這個評定辦法值得商榷。

@安廣祿: 學術論文特別專業、高深,不是廣大網民能夠讀懂、理解、評論的,至於網絡10萬+,老網民們都知道,有些不太靠譜。

@喵喵:這個評定還需再細化,如果有人通過朋友圈、掏錢拉票等手段進行暗箱操作,怎麼去監管,還是以論文的具體內容來評定最為合適。

也有一些網友認為,浙大這是與時俱進的做法,應該點讚:

@鄭濤:利用網絡平台,開發師生發展新途徑,創新網絡文化發展新動力,厲害了。

@武德智:應該是開了國內高校之先河,應了“海納百川”之意。

@侯利軍:肯定會受到很多質疑,操作中也可能出現很多問題,但關鍵是走出了第一步,樹立了標杆。

浙大回應:不會降低有關學術標準

對於網上的熱議,浙大相關部門回應媒體稱,出台優秀網絡文化成果認定辦法,旨在探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呈現方式的多樣化。人文社科研究不能遠離現實,認定優秀網絡文化成果,是為了回答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利用新型傳播手段擴大優秀學術成果影響麵這一重要課題,認定優秀網絡文化成果不會降低有關學術標準。

浙大方麵表示,網絡文化成果是優秀的網絡文化原創作品,大學要鼓勵和引導師生產出高水平的成果。

學校希望在這方麵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嚐試,並在具體工作中不斷加以完善。對於滿足《辦法》中基本條件的成果申報,要由專家委員會以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的態度,秉承嚴肅的學術傳統、學術規範和學術標準進行嚴格評審,來看是否能評定為相應的學術成果。

網絡文章納入高校考評 浙大並非個例

作為2013年教育部開展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專項試點學校的上海交大,有記者注意到,《上海交通大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簡報[2017]第16期》中就提到,試點將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納入宣傳思想工作幹部職務職稱評聘條件。而據媒體報道,上海一些高校早就已經將這一標準作為教師的工作評估的依據之一。

此外,2013年,教育部《關於開展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專項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研究製訂優秀網絡文章納入科研成果統計、列為職務(職稱)評聘條件的辦法。

2015年9月,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建設的意見》中提出,要積極探索建立優秀網絡文章在科研成果統計、職務職稱評聘方麵的認定機製。

在今年教育部發布的2017年工作要點中,又一次提到:推動將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納入科研成果統計、職務(職稱)評審、評獎評優條件。

對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的認可,能否適用於中小學老師?

對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的認定,是否可以用在基礎教育領域呢?如今在中小學教師職稱評聘中,對論文的要求,呈現越來越寬鬆的趨勢,對於教師科研、教學成果的認定更加全方位、更加科學。

比如今年6月份,人社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7年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通知裏就明確指出:注重考察教師教書育人的工作業績和實際貢獻,更加符合一線教師工作實際,切實改變過分強調學曆、論文的傾向,不將論文作為限製性條件,探索以教案、研究報告、工作總結等教學成果替代論文要求。

在當下的新媒體時代,將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納入學校科研成果統計、各類晉升評聘和評獎評優範圍,是否可以看作是對於老師們教學成績、科研成果與時俱進的一種認可?是否可以在基礎教育階段也進行類似探索呢?這是這個消息被傳播後,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有人認為,無論是在傳統期刊發表還是在新媒體“兩微一端”發表,都需要老師們花時間完成,將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網絡作品算成學術成就,是對老師們科研工作的一種“合理補償”和認可。據中教君了解,在網絡文化氛圍濃厚的今天,很多中小學老師撰寫網文、運營新媒體的熱情十分高漲。

在基礎教育領域,一些名師的個人公號、一些優秀的網絡文章,都廣受好評,具有良好的閱讀量和美譽度,已經出現許多10萬+稿件,其中不乏跟教育教學經驗緊密相關的思考與成果。網絡優秀文章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範圍廣等特點,不僅覆蓋到專業人群,很多其他學科的老師、家長、學生也都可以關注、傳播。

還有人表示,教師專業化是教師發展的方向,除了傳統期刊作為發表渠道,利用新型傳播手段擴大優秀學術成果,可以鼓勵更多的一線教師撰寫專業文章,進行科學研究。在很多學校,說起發表論文是老師們最頭疼的事情之一,中教君也曾經聽說過此類情況,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老師們的創作、科研熱情。老師們在學術期刊上發文比較困難,而且渠道相對窄,因此有人說,浙江大學新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師們的學術壓力,對大家的創作熱情也是一種激發,配以專業的認定標準,這種探索還是應該鼓勵的。

當然,一項新規、一項探索,在執行之初,不可避免會存在一些問題。”有人說,對於學術論文來說,閱讀量多少並不一定代表學術成就的高低,可能會出現專業論文“曲高和寡”的情況,另外,對於閱讀數量的監管上,也存在一些難度,可能會出現拉票、刷流量的情況出現。如何更科學地評價?如何體現學術價值?如何避免新的不公平?如何判斷作品的含金量?這些都是新的探索為我們提出的思考。

浙江大學的此項新規,之所以會在社會上引起討論,就是因為大家對新規觀點不同,有的人看到了進步、創新,有的人看到了問題,這還需要在實踐中逐漸探索。

親愛的老師們,歡迎您參與一下調查,您也可以在留言區分享您的觀點。對此,您怎麼看?

歡迎你參與小調查:

編輯 | 杜潤楠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參考資料 | 廣電視界《微信10萬+可認定為一級學術期刊發文?浙大這份通知在網上炸開鍋》

新京報《網文可算論文引爭議浙大稱將嚴把學術關》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就給小編點讚吧

最後更新:2017-10-08 07:05:25

  上一篇:go 微信這樣給好友發信息——見字如麵,刷爆朋友圈!
  下一篇:go 微信收款碼和付款碼傻傻分不清楚?小心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