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7 返回首頁    go 騰訊雲


騰訊雲的飛速發展,讓馬雲心有疑慮

早在2009年,阿裏CTO王堅就建議馬雲做雲計算,當時亞馬遜做雲計算也不過三年,深明大勢的馬雲立即表示支持,於是阿裏雲就這樣開始成立了,並開始對內部其它業務提供支持。

2010年5月,在經過內部反複測試後,終於對外發布。也是正式這一年,作為BAT三巨頭執掌人的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在深圳IT領袖峰會上,三人同台對雲計算的未來發展進行了一場辯論。

麵對這個新鮮事物,李彥宏稱“雲計算是新瓶裝舊酒(百度在推框計算),用雲計算賺錢會比較累”;馬化騰則認為“現在做雲計算還為時過早”;而馬雲指出“雲計算是一種數據分享機製,如果阿裏不做雲計算,將來會死掉”。

那一次的表態——他們對雲計算完全不同的看法,使得他們彼此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隨後彼此在雲計算領域的市場地位,也慢慢拉開,最終奠定如今BAT三家在雲計算領域的江湖地位。阿裏雲經過七年多的打磨,已經在國內市場遙遙領先。騰訊雲稍晚幾年,在2013年9月,騰訊雲正式全麵向社會開放之前得三年,可以稱為打基礎階段。

接下來幾年裏,騰訊雲借助於自身眾多開放平台、龐大的業務生態,以及廣泛的投資同盟,包括:滴滴、新美大、58同城、京東等,開始打造雲計算生態圈,讓業界開始關注其公有雲市場得影響力。目前來看,騰訊雲在遊戲雲、視頻雲、即時通信雲等細分領域為行業第一。

那麼市場上一直有一個疑問,就是作為行業第一、第二的阿裏雲、騰訊雲,彼此的市場規模差距到底有多大?騰訊雲能威脅阿裏雲的市場地位嗎?正因為這個疑問存在,導致各種自媒體評論人各種猜測不斷,今天我們就來一次徹底的分析。

眾所周知,阿裏於2015年第二季度就開始在財報中單獨列出阿裏雲營收,因此我們很容易可以得出阿裏雲2016年四個季度的營收與增速數據依次為(10.66億元,175%)、(12.43億元、156%)、(14.93億元、130%)、(17.64億元、115%)。

相比之下,騰訊並未在財報中單獨公布其雲計算業務營收,需要我們進行細致的分析:

2015年第四季度·騰訊高管解讀財報

麥格理分析師:我有一個公司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問題。公司是移動支付月活躍用戶數有很大增長,目前這個數字是多少?對於互聯網金融業務,公司將采用何種業務模式創收?

劉熾平:……此前我們對外公布的數字是,一月份我們向銀行支付的轉賬費用在減去我們收取的費用之後達到了3億多人民幣,公司負擔的這部分費用相當大,所以我們才宣布從3月1日起開始,當用戶從騰訊賬戶取現到銀行卡的時候,會收取一些費用,來減少公司的開支。

2016年3月3日·馬化騰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前段時間微信把提現設置了收費,各大銀行現在在跨行轉帳之間是免費的,提現收費的初衷是什麼?目前各大銀行的免費轉帳對你們會不會有一些影響?

馬化騰:……我跟大家坦白,這個成本現在一個月超過3億,有很多人說你的錢不是有利息嗎?我都算了,利息的收益不到十分之一,算進去這個成本1月份超過3億,而且最恐怖的是還在高速增長,這個東西我們就沒辦法了。……

2016年第一季度·騰訊高管解讀財報

麥格理資本分析師溫迪·黃(Wendy Huang):第一季度騰訊“其他”業務收入達到2.6億,這主要是由微信企業號貢獻的呢,還是說主要得益於雲計算服務或微信支付?

劉熾平:至於第一季度騰訊“其他”業務收入,營收貢獻最大的是支付業務,這部分的收入主要來自於我們對第三方商家的收費;第二大來源則是對個人用戶提現收取的手續費。雲服務收入占比排名第三。

2016年第二季度·騰訊高管解讀財報

德意誌銀行分析師艾倫·赫拉威爾(Alan Hellawell):管理層剛才提到第二季度騰訊“其他”業務營收占比約為10%,我們認為騰訊當季毛利率環比增長主要歸功於雲計算等一些新業務。請具體談一談“其他”業務營收的構成以及在未來幾個季度的毛利率趨勢。

劉熾平:我們並不提供“其他”業務的營收構成情況,但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其他”業務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於我們的雲計算業務和支付業務,而這兩項業務目前都處於早期發展階段,雲計算業務的毛利率較低,有時候甚至毛利率為負。……

需要注意的是,僅僅2016年1月一個月份的計提營收金額就已經遠超3億元,那麼按照馬化騰所說的這個計提費用還處於高速增長期,那麼2016年3月份的計提收入很可能已經接近4億元(1月份至3月份的環比增長,3月份的計提收入已經計入財報),而根據劉熾平在2016年第一季度回答分析師提問時,將計提營收排在第二位,雲計算營收排在第三位,可見在2016年第一季度,騰訊來自於騰訊雲的營收不超過計提營收的4億元,另外,騰訊既然在財報中提及騰訊雲這一塊的營收,那麼這部分營收所占該季度內“其它營收”比例不會低於10%(否則沒必在財報中提及),因此,我們可以推算出騰訊雲該季度內的營收約為2.5~3億元之間。

如果我們將劉熾平先生於財報解讀中使用的“大部分”定性為80%,並將上述分析方式應用到2016年的四個季度,再加上複雜的數學運算,則能得到如下推測結果:

2016年第一季度,騰訊雲營收應該為:2.5億元;

2016年第二季度,騰訊雲營收應該為:3.5億元;

2016年第三季度,騰訊雲營收應該為:5億元;

2016年第四季度,騰訊雲營收應該為:6億元;

根據之前我們分析,推測出騰訊雲2016年錄得17億元左右,相比於阿裏雲的55.66億元的營收,僅為後者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財報顯示前者2016年的營收同比增速超過200%,優於後者137%的營收增速。

按照這種趨勢,未來兩個季度阿裏雲的營收增速會跌到100%以下,相比之下,由於騰訊雲規模相對較小,依然會保持遠高於100%的增速。

騰訊雲與阿裏雲的差距,部分源於騰訊較晚進入雲計算市場。考慮到騰訊自身龐大的生態,以及背後廣泛覆蓋、多維滲透的開發者群體,在各種資源相互導流之下,騰訊雲在吸引客戶層麵會比阿裏雲更加有吸引力,從而縮小與阿裏雲的差距。

在目前的阿裏財報中,其電商業務的GMV增速已經明顯放緩,這也會導致來源於電商業務的營收逐步放緩,雖然這種放緩速度有所滯後,但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其次來自於內容業務的營收,比如UC頭條、優酷等,前者落後於騰訊網、今日頭條,後者落後於愛奇藝、騰訊視頻,因此阿裏雲是未來支撐阿裏業務的關鍵力量。

在阿裏雲增速快速放緩,遭受騰訊雲高速增長的壓力之下,身為阿裏董事長的馬雲,內心還是存在一定的擔憂與疑慮的,這也會促使馬雲做出更長遠的布局。

最後更新:2017-10-08 01:01:44

  上一篇:go 瘋了!阿裏雲再降價35%,騰訊雲恐難有機會,網宿或走下神壇
  下一篇:go 騰訊雲 未來峰會北京開幕,騰訊雲助力政企實現真正上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