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94 返回首頁    go 人物


蘇浙港口各補短板 長三角港口群正形成航運“公交圈”

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出的大背景下,中國沿海港口均被賦予新使命,也麵臨新挑戰。在全國港口中,長三角港口群地位尤為顯著,在以上海港為中心的“一體兩翼”格局下,北有江蘇連雲港,南有浙江寧波舟山港,長三角港口群的年水運量占全國半壁江山。據澎湃新聞了解,江蘇、浙江兩省港口正著力各補短板,力求形成長三角航運“公交圈”,助航“一帶一路”。

作為長三角港口群“一體兩翼”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浙江兩省港口各具優勢,同時也都尚存短板。江蘇因坐擁長江地理優勢,江海聯運發達,但港口一體化規模仍不充分,港口盈利能力也有待提升;而浙江因港口一體化進程推進較早,港口盈利能力突出,但江海聯運等多式聯運能力則尚待加強。

上海:從黃浦江到長江再到太平洋的“三級跳”

目前,中國沿海已經形成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個現代化港口群,其中以長三角港口群最為引人矚目,其依靠中國水道南北幹線和長江幹線交叉點的黃金地理優勢,成為世界航線密度最大的港口群。`

自1997年國務院同意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共同組建上海組合港以來,長三角港口群一體化已走過20年的曆史,港口吞吐量也以驚人的速度倍速攀升。

1997年,全球百大集裝箱港口中,長三角港口中隻有上海港位列其中,排名第十一,其總箱量在百大港口總量中占比不足2%。2016年全球百大集裝箱港口中,長三角港口已占據5席,上海港和寧波舟山港分列第一和第四位,其總箱量在百大港口總量中占比13.17%;2016年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前十大港口中,中國占據七席,其中長三角港口占據3個席位,寧波舟山港、上海港和蘇州港分別位列第一、二和第四位。

上海港作為長江的龍頭,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中發揮了基礎支撐和開放窗口作用,已成為全球集裝箱第一大港,並與世界300多個港口建立了貿易往來。上海航交所發布的“一帶一路”貨運貿易指數與“海上絲綢之路”運價指數,則為沿線國家發展航運經濟提供了信息參考和趨勢判斷。

為進一步增強上海交通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保障能力,上海交通部門將加快推進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工程,年底投入運行,初期新增吞吐能力400萬TEU(標準集裝箱),全麵建成後,將形成630萬TEU的新增能力。

據上海市交通委介紹,未來長達2350米的整座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將成為一座“無人碼頭”,不管是運輸車還是起重機全都是係統自動調度。船靠岸後,計算機會自動安排作業時間點,係統提前通知無人運輸車到達位置。電腦會根據卸船計劃實時計算路徑,無人運輸車則會按照電腦規劃的行駛路徑前往堆場,整個計劃可以精確到秒級。8月,洋山港四期即將迎來首艘商船靠岸“實測”。

當前,上海港已完成了外高橋碼頭一至六期建設、長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洋山深水港等項目建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28個主要港口建立密切聯係,航線可直達地中海、東南亞及東北亞等地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張林將這個轉變稱之為上海從黃浦江到長江再到太平洋的“三級跳”。

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徐國毅對澎湃新聞表示,長三角港口群下一步應著重以資本為紐帶、多式聯運為契機,促進綜合交通體係建設,促進長三角區域內江海聯運、海海聯運、海鐵聯運等物流集疏運模式的發展。同時,促進區域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

江蘇:推動港口資源一體化整合,提升港口企業綜合競爭力

在江蘇省境內,長江橫穿東西425公裏,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687公裏,全省跨江濱海,水網密布,共有8個沿江港口、3個沿海港口(其中南通港既沿江又沿海)、56個沿江沿海港區,其中包括蘇州、連雲港、南京、南通、泰州、江陰、鎮江等7個億噸大港。2016年江蘇港口貨物吞吐量24.1億噸,占全國的18.3%。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港口局局長朱培德就對澎湃新聞談道,作為港口大省,江蘇省內港口雖然許多指標在全國領先,但綜合競爭力還較弱,港口經營效益還不高,麵臨的壓力和要素製約還比較大。

朱培德稱,下一步,江蘇將以一體化改革推動港口資源整合,加快建立“一市一港”集約發展模式,解決以縣為單位的低層次、分散經營模式問題,充分發揮江蘇省港口集團的作用,提升港口資源利用效率和港口企業綜合競爭力。

朱培德談到的江蘇省港口集團公司正是交通運輸部和江蘇省委、省政府推進全省沿江沿海港口資源整合和一體化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該集團於2017年5月成立,整合了江蘇省屬港航企業以及南京、連雲港、蘇州、南通、鎮江、常州、泰州、揚州等沿江沿海8市國有港口企業。2015年報表數據顯示,納入江蘇省港口集團的資產總額987億元,全集團集裝箱吞吐量1235萬標箱,占全省76.7%,列全國第七位;貨物吞吐量6.94億噸,占全省36.9%,居全國第二位。

日前,江蘇省政府還印發了《關於深化沿江沿海港口一體化改革的意見》,提出通過3至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具有區域樞紐功能的航運物流中心,培育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特大型港航集團。

澎湃新聞最新獲悉,新成立的江蘇省港口集團公司已與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達成相互參股意向,兩省港口一體化整合進程將加速。

朱培德還強調,下一步江蘇省還要利用好長江優勢,把省內沿江港口群建設成為長江下遊重要的江海聯運港區,融入長三角港口群一體化:包括把南京港建設成為服務長江中上遊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和區域航運物流中心,把太倉港建設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集裝箱幹線港,把連雲港港建設成為服務“一帶一路”的區域性國際樞紐港等。

地處“江尾海頭”的太倉港受益於江蘇近年來大力發展江海聯運港區完成了“從江港到海港”的轉變。太倉港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胡鴻向澎湃新聞介紹,隨著12.5米深水航道貫通,太倉港成為全國第一個享受海港化管理的內河港口。並且,隨著“滬太通”物流模式的成熟,出口集裝箱到了太倉港就等同於於進了上海洋山港。客戶隻要將集裝箱送至太倉港,即可由“太倉快航”送至洋山港直接發往遠洋,物流成本大大節省。

“以前必須停靠上海港的船現在可以進入長江停在太倉港了,這給蘇州當地企業節省了不少物流開支。遠洋航線方麵,我們也與洋山港建立了40條支線,貨物可以從太倉港搭船前往洋山港再向遠洋出發,太倉與上海已經形成‘公交化’轉運平台。” 胡鴻說。2016年太倉港年貨物吞吐量達2.3億噸,居全國主要港口第14位、江蘇省第2位;外貿貨物吞吐量年均增長19%,一舉躍升為長江外貿第一大港以及長江進口鐵礦石第一大港。

浙江:推進江海直達運輸,形成“江海聯運巴士型”物流運輸通道

浙江省海域麵積廣,海島眾多,深水岸線長達650公裏,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

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優勢下,浙江港口近年來進入發展快車道。2016年,全省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1.4億噸,集裝箱2362萬標箱。其中寧波舟山港以年吞吐量9.22億噸成為全球首個貨物吞吐量突破9億噸的大港,連續8年蟬聯全球第一,集裝箱吞吐量2156萬標箱,列全球第4位,承擔了長三角90%的外貿原油進口。

寧波舟山港的成績得益於率先啟動的一體化進程。2005年12月20日,寧波-舟山港管委會掛牌成立,浙江港口整合大幕初啟。

10年後的2015年,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從資產、運營兩方麵邁入實質性發展新階段,分別成立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前者整合港口資產,後者負責整合港口運營。至2017年6月底,海港集團資產總額達1075億元,資產負債率36.2%;寧波舟山港集團則統籌全省集裝箱航線布局,協同煤炭、鐵礦石等散貨業務,統一服務、價格等經營體係,推進全省港口一體化經營。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任忠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雖然浙江港口的一體化程度高、盈利能力強,但仍有三個短板:一是浙江港口和長江經濟帶的聯係還不夠緊密,港口未有效對接長三角航道網,鐵路、內河的集疏運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二是浙江港口在港口高端配套服務和海事服務等功能有待提升;三是多式聯運、港口集疏運體係有待進一步完善,公路承擔的集疏運比重偏高,鐵路、內河航道相對偏低,各種運輸方式銜接不暢。

針對江海聯運短板,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應運而生。

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浙江調研時提出設立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形成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2016年4月19日,國務院批複同意設立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同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印發《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總體方案》,提出建設國際一流的江海聯運綜合樞紐港、國際一流的江海聯運航運服務基地、國家重要的大宗商品儲運加工交易基地和中國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示範區。明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通江達海、功能健全、服務高效的現代化江海聯運服務體係。

據舟山市港航管理局介紹,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正重點打造七大基地工程,包括鐵礦石儲運加工基地、油品儲運加工基地、集裝箱中轉物流基地、糧油儲運加工基地、煤炭中轉儲運基地、中澳現代產業園、液化天然氣(LNG)供應基地。“十三五”期間計劃投資2100億元,2016年完成投資160億元。

鐵礦石儲運加工基地方麵,隸屬於舟山衢山港區的鼠浪湖礦石中轉碼頭一期一階段建成投運,二階段完成交工驗收。舟山市衢黃港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林朝軍介紹說,作為全國最大的礦石中轉碼頭,這裏是全國僅有的能靠泊40萬噸級散貨輪的7個碼頭之一。截至2017年6月底,該中轉碼頭共靠泊外輪88艘,其中40萬噸超大型礦船17艘,完成鐵礦石吞吐量1331.4萬噸。

2017年3月,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提出“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顯著提升,對接國際標準初步建成自由貿易港區先行區”的發展目標。

5月,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出台《關於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18項具體措施,包括支持舟山推進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具體措施包括:推進江海直達運輸發展,升級江海聯運信息平台,協同推進洋山整體開發,組建江海直達運輸船隊,逐步形成“江海聯運巴士型”物流運輸通道等。

圍繞浙江自貿試驗區“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國際油品儲運基地、國際石化基地、國際油品交易中心”的定位,任忠對澎湃新聞強調,浙江港口下一步工作的核心是打造油品全產業鏈,“保稅燃料油供應服務是重點。這方麵浙江的標杆和對手是新加坡,新加坡為來往船舶年均燃料油加注量為4000噸,而寧波舟山港隻有100多噸。想追上新加坡要從兩個方麵入手,一是海關監管方麵提高加油便利化,二是提高油價的競爭能力,現在我們每噸油比新加坡要貴20美元。”

(原標題:蘇浙港口各補短板,長三角港口群正形成航運“公交圈”)

最後更新:2017-07-27 10:59:50

  上一篇:go 曹妃甸上半年簽約京津項目41個 總投資821億元
  下一篇:go 7月27日稀缺資源板塊跌幅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