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4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朱民:金融科技顛覆傳統金融 須從機構監管走向功能監管

區塊鏈目前正處於風口浪尖。“區塊鏈的好處是明顯的,但弱點也是明顯的,因為它的規模受到很大限製。區塊鏈的擴大、能耗是一個很大的瓶頸,我們不知道在未來會有什麼新的技術出來取代它。” 9月17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2017)”上指出。

朱民說,對於金融基礎設施來說,開放平台的基礎設施是很重要的事情。“是一個統一的、集中的基礎設施,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讓第三方可以加入?這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根本原則,而這一切正在發生根本變化。”

毫無疑問,金融科技重塑金融生態,對金融功能的衝擊是顛覆性的。隨著金融科技突飛勐進,對金融業的功能產生了一係列的衝擊。朱民稱,由於金融科技運行模式是平台的、非網點的、輕資產的、重數據的,這些特點拉近了和客戶的距離,減少了中介,把操作的過程自動化了,並賦權客戶,所以運行模式將顛覆性地衝擊現有金融係統。

無數金融科技企業,以其專業化、小而專、垂直性、對客戶和市場的了解,開始介入傳統金融機構,衝擊傳統金融機構,也在一定程度上逼著傳統金融機構把它們原來內生的、封閉的產業鏈剝離出來。

什麼是金融生態?朱民指出,它包括金融機構(供給者)、消費者(需求端)、市場的基礎設施、監管者和法律,因為金融科技的出現,其實更多的不光是監管,而且涉及到很多法律、個人、數據的問題。

朱民認為,金融科技對金融機構的衝擊就在於,把金融機構的生產過程從內生的過程變成了一個外化的過程。以前產品的設計、生產、分管、配置、銷售是在一個機構內部產生和進行的,不管這個機構大或小,生產的流程都是內生的。但金融技術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內生的環節,逼迫著這個內生的環節外生化、社會化、商品化、產業鏈化。

所以,今天整個金融產品的設計、生產、控製、配置、銷售變成了一個產業鏈、市場化的過程。例如,餘額寶等一係列產品做出來;各種網貸產品,以及包括京東的產業鏈金融發展速度非常快;支付領域,支付寶、微信支付以及融資、眾籌等互聯網金融產品被大眾熟知。朱民指出,未來保險業也將被顛覆,保險的顛覆不僅僅是金融場景變化,而是整個生活和保險業務場景的變化,變化會更加凶勐。

談到金融監管,朱民認為,金融正在發生最大的衝擊和變化是在監管和法律方麵。第一,監管必須從機構監管走向功能監管。他指出,混業經營時功能監管開始被討論,而在金融科技的前提下,監管沒有任何選擇,必須從機構監管走向功能監管。第二,監管必須從一個靜態的區域、一個城市、一個點走向跨區域和跨境的監管,因為所有的科技金融都是跨區域、跨境的。

原則監管已經無法管住以科技為主導的金融科技,規則監管無法覆蓋金融科技的發展。以前的監管原則(包括機構監管、原則監管、規則監管)在金融科技的衝擊下都顯得如此無力。

朱民認為,當監管生態發生很大變化的時候,法律也需要跟上,對個人的法律地位,保護數據的歸屬權、透明度、保密度以及公開使用、集成,都需要有法律的框架。所以在未來的金融生態裏,監管和法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原標題:朱民:金融科技顛覆傳統金融 須從機構監管走向功能監管)

最後更新:2017-09-18 00:03:12

  上一篇:go 8月中長期貸款偏弱 降準唿聲再起
  下一篇:go 廣州擬推動房屋租賃實名製 租金回報率低成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