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63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中國強監管來襲,代幣“團滅” :比特幣兩天跌近700美元

中國央行等七部委嚴厲叫停代幣融資後,周一各大代幣重挫。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此輪下跌僅為短期波動。“從長遠來看,監管的影響是正麵的。去蕪存菁,可以孕育ICO新的黃金標準。”

文 | 華爾街見聞 唐晗、王維丹

中國監管方嚴打虛擬貨幣融資(ICO項目),本周一各大融資代幣集體慘跌。

北京時間9月4日16點57分左右,超級現金Hshare(HSR)跌超50%;由李笑來領銜的ICO代幣量子幣(QTUM)跌超30%;EOS幣跌超30%。OmiseGo (OMG)跌20%;VeChain(VEN)跌20%;Lunyr (LUN)跌17%;自上周末截至當時,超級現金累計跌幅達75%,量子幣累計跌幅達50%。

Coindesk數據顯示,本周一整個加密數字貨幣市場跌幅為今年7月15日以來最大,合計市值降至1520億美元,較最高水平1800億美元左右縮水280億美元。

截止周二下午,盤中比特幣跌至4250美元,回吐本月所有漲幅,短短兩天跌去近700美元。本月2日比特幣交易價曾達到4980美元左右,刷新最高紀錄。

以太幣也盡數回吐本月漲幅,周二下午盤中跌至300美元。

引爆這輪虛擬數字貨幣大跌的是周一稍早中國央行等七部委發布的聯合公告。

公告認定,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公告要求,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

1

中國監管出擊,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暴跌

本周一中國監管方叫停ICO融資公告發布後,比特幣、以太幣價格直線下挫:比特幣在20分鍾內跌去近2000元,以太幣、萊特幣價格均暴跌10%。

上周末以來,比特幣價格累計跌18%,以太幣價格累計跌27%,萊特幣價格累計跌28%。

而從上周起,中國就接連傳出ICO可能被取締的消息。9月1日,央行主管媒體中國金融時報援引一位監管人士稱,ICO基本上就是非法集資,建議盡快取締。

9月2日財新報道稱,8月18日多部委已經就ICO進行了研討,但當時的態度還較溫和;8月21日,央行總部收到了相關緊急報告,該報告條分縷析,明確指出,用實質重於形式的穿透式監管來看,ICO屬於變相非法集資。

9月3日,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地方急查ICO風險,60家平台被列入清查名單,在已經明確了運營所在地的平台中,北京和上海分別有6家和8家,廣東地區以12家居首。

監管者對ICO的嚴厲打擊可能引發了投資者們對比特幣可能遭遇嚴厲監管的擔憂。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某比特幣投資者稱,“目前無法確定是否會將比特幣等主流數字資產納入代幣監管,因為從形態上說,無論是不是去中心化的代幣都應該納入這個範疇,但之前2013年的文定義的又是數字資產,所以這裏麵存在爭議。我們理解是沒有問題的,之前比特幣等已經被規定為數字資產,自由交易是受到法律保護的。”

另外,ICO遭遇重挫將減少市場對比特幣、以太幣等主流數字貨幣的需求量,從而引發投資者對這些數字貨幣漲勢不能持續的擔憂。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ICO暴增是今年比特幣、以太幣價格大漲的原因之一。

2

可能隻是短期波動

比特幣此次遭遇大跌,但一些觀察人士預計這隻是短期的波動。

數據與研究機構Brave New Coin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Fran Strajnar向CNBC表示,中國傳出的這類消息對整個加密數字貨幣領域普遍帶來負麵情緒,數字貨幣全線下挫不算意外,但“我們不認為這是長期持續的問題。

數字貨幣對比網站CryptoCompare的創始人兼CEO Charles Hayter也認為,中國對ICO代幣融資下禁令並未直接影響比特幣,是消息製造的負麵情緒對多種虛擬貨幣施壓。

Hayter還認為,長遠來看,監管的影響是正麵的。去蕪存菁,可以孕育ICO新的黃金標準。

最後更新:2017-09-07 07:42:37

  上一篇:go 比特幣等數字資產價格回調 市場情緒趨於穩定
  下一篇:go 重上4600美元!比特幣收複中國強監管後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