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
人物
美味茭白增产栽培技术!
一、茭白的特性特征
茭白别名茭瓜、茭笋、菰手,为禾本科茭白属的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茭白的可食率为45%,每100g食用部分所含营养成分:水分92.1g、蛋白质1.5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4.6g、热量25kcal、粗纤维1.1g、灰分0.6g、钙4mg、磷43mg、铁0.3mg、硫胺类0.04mg、核黄素0.05mg、尼克酸0.6mg、抗坏血酸3mg和微量胡萝卜素等。
茭白喜温暖、湿润、雨水充足。萌发始温5℃,适温15-20℃,植株分蘖适温20-30℃,超过30℃就难以成茭,茭白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松粘适中的壤土,水源要充足,排灌要方便。
二、主要品种
茭白分为双季茭和单季茭。双季茭春季种植后可连收两次,第1次在当年9月至11月下旬叫“秋茭”,第2次为次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叫“夏茭”,因时值春蚕吐丝结茧时节,故又名“蚕茭”。单季茭蚕季种植,于当年9-10月上旬采收,按农历推算正是8月份,故名“八月茭”。
1、中介茭。原产江苏无锡,中熟,为双季茭。植株高大,生长强健,孕茭适温幅度较大,春茭5-6月上市,秋茭9-10月上市。肉茭长筒形,肉白质嫩,个大,但表皮微皱,带有绿色,商品外观不及梭子茭。
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走进商城或进入淘宝网搜索店铺【嘉美水溶肥】进行选购。
2、梭子茭。原产浙江杭州,晚熟,为双季茭,株高2m,肉茭大而肥胖,中间大两头尖,品质佳,春茭5月底至6月上市,秋茭10-11月份上市。
3、一点红。原产浙江杭州,晚熟,为单季茭,叶鞘外壳有紫红斑点,茭肉一侧常有红晕,采收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4、象牙茭。原产浙江杭州,中熟,为单季茭,植株较矮,生长强健,茭肉形如棒状,色洁白如象牙,品质好,采收期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
三、栽培技术
1、选地
茭白根系发达,生长量大,适宜水源充足、土层松软、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粘壤土或壤土栽培。南方农民有在湖泊、池塘、沟渠岸边浅水处种养茭白的习惯。洼地、水田栽培茭白一般栽前7-10天耕第1次,栽前2-3天施足基肥后耕第2次,耕后即耙平,做到田平泥烂。
2、茬口
茭白可与水稻、席草、藕、荸芥、慈姑、芡实等轮作,也可与黄鳝、泥鳅、螃蟹或其他鱼类等共生。茭白与水稻连作,茭白采用两熟茭品种,夏茭采收后即进行耕耙整地,施足基肥,栽插单季稻或双晚粳稻,两作生育期互补,均能获得高产。此法适宜于地热较高的水田。茭白与席草连作:秋季茭白采收后进行整地、施肥,栽种席草。此法适宜于地热较平、水层较浅的洼地。茭白与黄鳝、泥鳅共生:茭白田套养黄鳝、泥鳅,四周田埂要加固,埂高应高出常年最高水位50厘米,最好砌成水泥墙埂,以防逃;田内烂泥层宜厚,茭白宽窄行栽植,田间留十字形空地;苗种放养前,池内应用生石灰消毒。茭白与螃蟹共生:螃蟹池套栽茭白,池外四周设置防逃防盗围墙,池内四周挖宽沟,中间开挖“十”字型沟,沟深以1米左右为宜;淤泥层不宜太厚,茭白宜稀植,株行距可采用40厘米×100厘米,蟹苗放养前池内应用生石灰消毒。
3、品种选配与栽培季节
宜选品质好、有效分蘖多、灰茭和雄茭少、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品种栽培。茭白喜温暖湿润气候,遇霜后茭叶即枯死。北方无霜期短,以栽植一熟茭为主,一熟茭适于春栽。南方无霜期长,水源充足,一熟茭和两熟茭均适栽培。苏、浙、皖一带,一熟茭在清明到谷雨栽植;夏秋两熟茭可分为春栽和秋栽两种,春栽在谷雨前后,秋栽在立秋前后。南方地区应以栽培两熟茭品种为主,栽培季节应以一个年周期为好。
4、栽植
春栽在谷雨前后,当分蘖苗长至30-50厘米,具有3-4片叶时,距茭墩3-5厘米处,将苗连泥挖起,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的趋势,分为7-12小墩,每小墩要求带有老茎及匍匐茎,并有健全分蘖3-5个,随挖、随分、随栽,最好是在傍晚或阴雨天栽植。如从外地引种,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温度,栽前割去叶尖,留株高30厘米,以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栽后遇风动摇,影响成活率。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中等肥力的田块,采用株距40-50厘米,行距85-95厘米,每公顷2.2-2.5万穴。瘦瘠肥力低的田块,应适当增加密度,每公顷3-3.7万穴。移栽如前茬为早藕、席草、早稻等,应采用早熟茭品种进行秋栽。茭秧在清明至谷雨期间于藕田或池塘四周寄栽,立秋前后栽插(最迟不宜过8月15日),此时苗高已有1米以上,并有较多的分蘖苗。栽前将苗墩的分蘖用手顺势一一扒开,逐墩起苗,每株带1-2苗,剪去叶梢50厘米左右。夏秋气温较高,应选阴天或下午栽植。栽植密度行距4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公顷栽6万穴左右。当天起苗,当天栽植,栽入土深10-15厘米,以栽没薹管为度。
5、水肥管理
(1)水浆管理:主要是根据茭白的生长期,掌握浅水栽插、深水活棵、浅水分蘖,中后期逐步加深,采茭期深浅结合,温润越冬的原则,具体为浅水栽插、浅水分蘖,以后不断加深水层,高温阶段深水降温度过夏天。
(2)肥的管理
施发棵分蘖肥,茭白移栽一星期后,茭白田块中水层颜色呈清水时,可以施嘉美赢利来或内钾德每亩8-10kg以利促发棵、分蘖。
耥田除草,耥田就是在茭白株行距间用铁齿耙翻动土壤,达到疏松土壤、提高土温、加快肥料分解的目的。同时,也能除掉杂草,耙断部分茭白的老根,促进新根的产生。一般耥田2-3次,第一次耥田在移栽后5-7天,植株刚返青,把茭白植株周围的土拉开,使茭白的分蘖节不被埋在地中。耥苗时,人前进的方向与行向垂直(即横向前进)。第二次耥田在第一次耥田后7-8天进行,这一次应把第一次拉起的泥翻身,顺着行向前进。第三次耥田在第二次耥田后7-8天进行,这一次应进一步把土拉成泥浆般细烂,并把全田的土都拉平、锄深。这两次耥田后,田间如有杂草,要用手拔除,拔除杂草应踩入泥中作肥料。
茭白苗生长到6月底,分蘖基本结束,每墩苗数这时可达20多株。这时无效分蘖开始消亡。长粗阶段施肥要看苗施肥,目的是巩固有效分蘖,使有效植株长得更粗,达到平衡生长的目的。但也不要长得过旺,加上高温,过旺病害重,虫害多,通风透光差。如部分出现漏水漏肥的田块苗瘦,植株矮,影响今后出茭,一方面要解决漏水问题,同时要用嘉美核动力补钾促壮。
重施孕茭肥,秋茭的施肥原则是重轻重,也就是重施分蘖肥,轻施长粗肥,重施孕茭肥。但孕茭肥一是时间上要因天、因苗、因地而定,所谓因天,就是在9月上旬天气转凉时施,一般在这段时间会有冷空气南下,天气有一个明显转凉的过程。因苗,就是因肥力好少施一点,肥力差的要多施一点,一般施10-15kg嘉美赢利来/亩,重施孕茭肥后,可使茭白孕茭整齐,茭白粗大、白嫩、上市早、产量高。
6、茭田管理
(1)新茭田的管理。水层调节:刚种下时灌水较深,约7-10cm,目的在于护苗,5-6天后,放浅至5-7cm,以利于升温,分蘖后期,水层逐渐加深,每次放肥后,宜待肥料吸入土中再灌水,台风暴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止茎管伸长;秋茭采收后期,水温低,灌水宜略浅些,以利采收;采收后,应逐渐回落到3-6cm,大田以浅水或渐湿状态入冬,不能干旱。追肥:一般在栽后10天施提苗肥,每667平方米施人粪500-1000kg,再过10天施发棵肥,每667平方米施人粪1000-1500kg,到6月初以后,茭白已进行分蘖高峰期,一般不再追肥,以免无效分蘖大量发生。至8月中下旬,在30%的茭墩或20%的植株已孕茭时,每667平方米施10-15kg嘉美赢利来,是为“催茭肥”,在距植株10-16cm处施入,以免伤苗。耘田除草,剥黄叶:从茭白栽种到封垄前要耘田除草2-3次,疏松田土,将杂草埋入行间。在大暑、立秋间,将植株基部黄叶剥去,随剥随踏入田土内,剥叶要求“拉清不拉伤”,使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温度,促使早孕茭生长。
(2)老茭田管理。割茭墩清理田间:秋茭采收时,发现雄茭和灰茭植株,随时做好记号,寒露以后连根挖去。大雪、冬至间,放干田水,齐泥割去枯叶,使来年分蘖整齐、均匀,割去枯叶后应灌浅水,保持根株湿润越冬,使第二年提早萌芽。补茭墩、压茭墩、疏茭墩:于早春茭白开始萌芽时,在田间老茭墩中,掘出6-8苗,补在上年挖去雄茭、灰茭处,并在原来茭墩空间较大之处补栽分株。老茭墩根茎密集,分蘖拥挤,在清明、谷雨期间,分蘖高36cm,进行疏苗。将细小密集分蘖除去。同时向根际压一块泥,使蘖芽向四周散开,以改善营养状况,使墩间通风透光。追肥:夏茭追肥应以速效肥为主。清明前后,当苗高9-12cm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人粪尿3000kg,待肥吸入土中后,接着施第二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嘉美赢利来10-15kg,茭肉发嫩,口感好,品质佳。
(3)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病害主要的有茭瘟病、胡麻叶斑病。
【农业防治】不偏施氮肥,增施钾钙套餐肥嘉美赢利来、内钾德,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用井岗霉素1:400喷雾,防治茭瘟病,三天打二次。胡麻叶斑病用50%多菌灵1:400喷雾,或异稻瘟净0.2公斤1:600倍喷雾。
蓟马
【危害特征】新茭在5月初可能蓟马危害,造成新叶卷而发黄,里面有蓟马危害。
【防治方法】必要时喷洒40%七星宝乳油600-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5%快克乳油1500-2000倍液。
大螟、二化螟
【危害特征】大螟、二螟、螟虫以幼虫危害植枝造成茭白苗枯死或钻入茭白体造成虫茭,影响其茭白的商品食用性,影响产量,降低效益。
【农业防治】铲除田埂和田间杂草。掌握卵化期及时用药。
【药剂防治】用25%杀虫双每亩0.3公斤加水200斤大机喷雾或加水400-500公斤泼浇。一般一块田用药2-3次。
(4)采收与留种
采收。单季茭采收较早,一般在9月至10月上旬,每667平方米产带壳茭1250-1500kg,双季茭、秋茭在9月下旬至11月份采收。每667平方米产量1000-1250kg,夏茭于5-6月份采收,每667平方米产带壳茭2000-2500kg。夏茭采收后期,气温渐高,成熟快,容易发青变老,应及时采收。茭白最好鲜收鲜销,如运销外地,应将水壳装包后浸于水中,可贮存一周。
留(选)种。茭白采取分株繁殖,种株好坏直接影响茭白结茭率、产量和品质。种株需年年严格挑选,剔除“雄茭”、“灰茭”和容易发生壳黑青(即包着叶鞘的茭肉由白变绿),“爬管”(结茭部位过高)现象的茭白植株,选留结茭整齐、结茭形状完美、无病虫害具有品种特性的茭墩做种。
本文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编辑整理
转载请务必按以下格式注明
参考资料:
《茭白高产高效栽培》中国食品科技网
《茭白的田间管理及其栽培技术》中农网
《双季茭白种植技术》黔农网
本期编辑:郭嘉伟、陈芳
最后更新:2017-10-17 15: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