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66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比特幣崩盤與環京樓市危局,你敢說沒關係?

比特幣崩盤了!

地方互聯網金融整治辦的監管層已對國內比特幣交易平台下定論:“全部關停使其退出市場,時間節點定在 9 月底。

2017年9月14日,比特幣中國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該數字資產交易平台今日起停止新用戶注冊,並稱 2017 年 9 月 30 日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將停止所有交易業務。

消息發布後,國內數字貨幣應聲下跌,該平台上的交易者瘋狂拋售數字貨幣資產,致使數字貨幣人民幣交易價狂瀉。比特幣一度大跌32%,萊特幣一度大跌57.3%,比特幣現金一度暴跌72.32%。

2008年,比特幣由不知名的一位或多位程序員開發而成。這種名為比特幣的資產並不具備內在價值,卻擁有瘋狂波動的市場價格。

從更深意義上講,比特幣本質上並不是貨幣。貨幣的本質是信用,法定貨幣的本質是國家信用,貨幣的背後必須要有財富對應,有法律保障。而比特幣並沒有國家信用背書,沒有法律保障,它創造的不是財富,而是驚人的泡沫。

從比特幣的走勢來看,今年5月價格為7000元左右,其後開始暴漲,8月底達到32000元,暴漲360%。其後監管不斷收緊,尤其是中國官方釋放出的利空較多,開啟大跌之路。9月14日關閉交易平台的大利空暴出後,進一步暴跌,9月15日跌至17000元,相較8月底的高點,已經暴跌46%!

看到比特幣的崩盤慘狀,讓我想起了環京樓市!

關於環京,我寫過幾篇分析文章,微博裏也常聊起。沒有讀過的朋友,可以點看回翻一下:

當前全國樓市泡沫最大的地區,你知道嗎

重磅:環京陷落,抑製房價泡沫,攻破最強堡壘!

利率上浮誤傷剛需,與調控無關,不該鞭打銀行!

廊坊含淚自宮:執行環都市最嚴限購令!

樓市已變天,北京正式入冬,又該凍醃白菜了!

2017年3月10日,我在《當前全國樓市泡沫最大的地區,你知道嗎》一文中,指出全國樓市泡沫最大的地區正是環京。環京房價泡沫,大於環滬和環深。但當時也料到環京跌得如此急、幅度如此大!

比如燕郊:

以典型樣本小區天洋城為例,今年8月成交均價為二萬三左右,已經回落至去年7月水平,相比今年3月中下旬三萬四的高點,大跌32%。注意:跌三成以上,可界定為大跌,是區域泡沫破裂的標準線!老楊預計再跌一成左右,幅度基本到位。至於調整時間,夜漫漫呀……

比如固安:

固安,沒有鏈家的成交數據,所以沒法像燕郊天洋城那樣,找到樣本小區,以詳實的反映房價下跌的幅度。

我看了一下安居客上的數據,固安總體,以及一個樣本小區:永定河孔雀英國宮,可以大體反映情況。2017年5月和6月是高點,二者分別是2萬和2.5萬元,當9月下跌至1.7萬元,分別較高點下跌15%和32%。

當前,固安的真實情況可能比燕郊更慘,主要是沒人接盤,成交量暴降,成交活躍度比燕郊還要差。燕郊總歸還可以自住,去北京上班。固定離北京太遠。

回顧三年。2014至2015年,固安與英國宮的房價為6900元,2006年暴漲,2017年上半的繼續漲,6月達到最高點,分別為2萬元和2.5萬元,也即一年半的時間,分別暴漲190%與260%!

大家認為,這樣的漲幅正常嗎?靠京津冀一體化、環京、北京第二機場等利好,能支撐短期如此暴漲嗎?無數的投資投機客,從北京過去,從東北過去,從全國各地過去炒房,如果這都不叫泡沫,還能叫什麼?

從實質上講,燕郊,香河、大廠、固安、永清等這一輪房價暴漲,都含泡沫的成分,相比虛擬的比特幣的泡沫,要小很多,但同樣屬於泡沫。泡沫產生的過程中,有很多概念,來吸引越來越多、越來越瘋狂的投機客,最終生成泡沫,並破裂。

更關鍵的是,環大都市地區,尤其比較偏遠,不能成為大都市臥城——可以在那睡覺、至大都市上班的地方,都很危險。因為供應最太大,投資投機客太多,空置率太高,在樓市降溫後,想拋房子,很少人願意接盤,這就是所謂的“流動性差”。任何資產,隻要流動性很差,一定不是好資產。

環京樓市與比特幣有什麼共同點?

首先,短期內價格暴漲。比特幣三個月漲三倍多;環京的房價,一年半上漲二倍至三倍。所以都形成了資產泡沫。

其次,從泡沫生成內因來看,都存在大量的投資投機者。比特幣的虛擬性助漲了炒風,而環京的房子是實物資產,但在諸多概念的哄抬誘惑之下,吸引了全國炒房者。

最後,從泡沫破裂的原因來看,主要是政策收緊。比特幣遭到嚴厲的政策打擊,當然當前主要表現在中國,全球範圍並未嚴打。

而環京樓市,主要是在房地產調控與金融政策雙重收緊之下,出現大跌。房地產調控主要表現在今年3.17北京新政及5月河北新政(6月廊坊新政),尤其廊坊三年社保,讓需求麵急劇萎縮。

金融的政策收緊,主要降杠杆、防範金融風險、督促資金脫虛入實。重在變化節點,是2017年7月,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協調監管。這一委員會的設立,標誌著一行三會之間的扯皮現象將大大減少,領導對金融的統管力加強,金融部門長官,誰不聽話誰滾蛋!必須執行中央政策。

於是,關於比特幣等,之前多次警示,隻是口頭文學,近日不再警告,拋出狠招,直接幹掉!

官方背景的俠客島的論調是:監管部門一直強調,要脫虛向實保護好實體經濟。無論從技術上還是發展方向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都與這一理念背道而馳。這一輪監管的組合拳,既是對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也是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更是對金融風險早防範、早化解理念的貫徹。

關於金融監管,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劉國強出席公開活動時表示:金融工作會上特別強調,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則就是要回歸本源,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麵提升服務的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下一階段,第一、要把杠杆率減下來,這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關鍵舉措。第二、把金融亂象減下來。“非法集資、亂加杠杆、亂做表外業務、違法違規套利等不但直接增加了金融風險,而且都是金融脫實向虛的途徑,把這些減掉,自然就會有相當部分資金回歸到實體經濟當中去”。

第三、要把不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的資金減下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不是來者不拒,不能成為幫助落後產能脫困的借口,甚至成為給僵屍企業打點滴的手段。金融服務的對象必須是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比如對僵屍企業必須減下來,對隱性的地方政府債務必須減下來,對房地產炒作必須減下來,這樣我們才能騰出資源服務於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的實體經濟,才能培育出新的結構、新的動力”。

這一金融強監管,必定同樣傳導至房地產領域。因為,這位央行官員說得清楚:對房地產炒作必須減下來!

怎麼減?很簡單,收緊開發商與個人購房融資!

近期,北京、深圳、江蘇等地重新打擊首付貸、消費貸、經營貸等,便是例證。

而關於首套房貸利率,很多人認為政府應該保護剛需,要繼續給優惠政策,房貸利率要打折。可事實上,各地的首套貸利率持續而頑強的攀升中……

比如,昨天,有網友在我微博上留言如下。

@Teana58 蘇州無錫房貸利率普遍上浮15%,不分首套二套,都是一樣,抵押貸之前有小銀行可以做到65歲,現在隻能最長5年,額度不超100萬,利率在4.9%基礎上上浮30%-40%。炒房客要死了。

我把這條留言轉發了一下,結果各地網友都在吐槽:

這說明,雖然普通人、剛需者抱怨,但在貨幣穩中趨緊、金融監管急速加強的背景下,未來半年,甚至一年,房價隻會緊不會鬆呀。

最後回到環京樓市。近幾個月環京房價領跌全國,與之前房價暴漲領漲全國有關、也調控政策非常嚴厲有關,同時也與炒房者人數甚多、且杠杆率高有關!房價大跌的過程中,少數炒房者被迫低價割肉出貨。

如果各位看官不信,那就再說說一個網友的故事:一段對話

6月2日(2017年):

@楊紅旭:樓市已變天,北京正式入冬,又該凍醃白菜了!(可點看當時在微博上發的文章:樓市已變天,北京正式入冬,又該凍醃白菜了:)

@某某人:哎要是早聽老楊的就好了,後悔死了,燕郊的房子2.5萬買入,現在掛出去2.2萬,看房的都沒有,市場怎麼一夜之間變成這樣了,月供隻夠三個月了,打算明天直接降到1.8萬盡快出手,要不等房價降到2萬1.8萬也賣不出,不能斷供啊,上了黑名單這輩子什麼都不用幹了

@楊紅旭:時機不對+杠杆太高!

@某某人:楊老師首先感謝您的回複,很遺憾關注您晚了,首先我要說明我不是大白菜,我09年10入手通州阿爾法三期,九千入手,10年初最高漲到兩萬四,兩會後(那會還是溫總理呢)政策一出,房價一夜之間就下跌數千元,這次我買燕郊,其實我知道風險,隻是當時的市場環境太瘋狂,現在想想都後怕,賭徒心態。

@某某人:其實燕郊09到10年初從5.6千漲到1萬2.3。10年兩會後出調控政策,到12年房價又打回原型,曆史不會簡單的重複,但卻會驚人的相似。

6月3日:(廊坊發布新政,詳見: 重磅:廊坊含淚自宮:執行環都市最嚴限購令!)

@某某人:完了完了,剛給中介打完電話,本來打算降到1.8萬出手,這下1.8萬也賣不出了,中介說現在燕郊的房子不是降多少的問題,是你降價也賣不出去,根本沒人買,據說他一上午接了好多電話,都是降價賣房的。

6月4日:

@某某人:1.78萬出手了,終於解脫了,這半個月就像做夢一樣,一平虧了7千多,四年多的積蓄沒有了,真就像做夢一樣。

6月5日:

@某某人:這一輪行情後半段有很多工薪階層抵不住誘惑加入進來,我身邊就有很多朋友,根本沒有能力買房,但都抱著賭博心態進來,傾其所有,和朋友親人借錢,更有甚者從小貸公司貸款付首付,沒人想長期持有,都想短炒,人性瘋狂盡顯無疑!還記得那個狼來了的故事吧,狼總會開的!

@某某人:我不是楊老師的托,楊老師的分析很客觀,早開通微博關注楊老師也不會有今天,斷臂求生感覺你們不懂,不要再詆毀楊老師了,這個社會好人不多了,珍惜吧!!!

上述故事與當事人,可以在我微博(新浪實名微博“楊紅旭”)與微信公眾號(楊紅旭樓市研究)文章中找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翻。

最後,留給大家一道題,試著想想:本輪金融強監管對於樓市的衝擊,何時會結束?環京樓市的部分苦逼炒房客(高位入市、高杠杆),割肉行為何時近尾聲?

【公眾號:1、楊紅旭樓市研究 2、購房研練社】

【去“分答”或新浪微博問答,聽讀老楊更多幹貨】

最後更新:2017-10-08 03:49:28

  上一篇:go 比特幣觸底反彈重回4000美元 又一家虛擬貨幣平台關閉
  下一篇:go FOMC來襲 半島風險消退 比特幣逆襲 黃金逼近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