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斥資近15億港元入股油氣公司IDG能源 富士康大舉進軍天然氣板塊

富士康多元化布局再落一子。香港上市公司IDG能源本周宣布,其有條件向富士康集團旗下公司配發及發行14.85億股認購股份,作價14.85億港元,交易完成後,富士康將成為IDG能源的第二大股東。

富士康董事長郭台銘曾表示要開拓電子產品以外的業務,並強調新能源將是集團下一個進軍的方向;同時郭台銘的子公司還將登陸A股,進軍上交所。

擴張:看好中國天然氣市場

繼進軍光伏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後,郭台銘再將富士康的新能源版圖擴張至天然氣板塊。

香港主板上市公司IDG能源發布公告稱,宣布富士康集團戰略入股公司,投資近15億港元認購新發股份,交易完成後富士康將持股24.37%,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消息傳出後,IDG能源盤中一度飆漲38%。

此次戰略入股IDG能源,公告特別指出,將發力天然氣能源領域,在天然氣產業鏈廣泛尋找投資機會,特別是LNG(液化天然氣)業務。

作為全球500強企業之一,富士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一直強調,要開拓電子產品以外的業務,富士康已經向諸如 Future Mobility 等汽車技術領域初創企業投入資金,強調新能源將是集團下一個進軍的方向。近年來,富士康一直致力於新能源產業的擴張:在光伏能源領域,已在山西、江蘇等多個地方建設光伏能源基地,計劃在內地太陽能光伏領域投資1000億;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富士康早在2014年便與騰訊、和諧汽車展開投資合作,更於今年初出資10億元入股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並擬在昆山建設投資新能源電池研發中心及產業基地。

市場認為,此次富士康聯手IDG能源進軍天然氣領域,源於對中國天然氣市場高速成長的看好。

A股:郭台銘將進軍上交所

同時,郭台銘也要在A股亮出新動作。

12月13日晚間,鴻海精密在台交所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將申請在上交所上市。鴻海將於2018年1月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就有關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古根有限公司上市計劃進行表決。郭台銘為鴻海精密創辦人。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是富士康係的一員,公開資料顯示,其業務範圍包括工業互聯網技術研發;通訊係統研發;企業管理服務;從事電子產品及其零配件的進出口及相關配套業務。法定代表人為毛渝南。近年大舉收購擴張的同時,鴻海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拆分公司的上市,旗下多家業務子公司已順利在台灣和香港上市。

據了解,近年來A股上市的具有台資參股的企業多達二十餘家,但由外資控股的企業此次確屬首次。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登陸上交所,可以追溯到四年前。2013年6月,郭台銘在當年股東大會上首次宣布分拆上市的計劃。鴻海當時計劃是將集團事業群升級為12個次集團,每個次集團獨立扶持3至5家上市公司,並寄希望一次實現增收。兩年後,在一次股東大會上,董事長郭台銘在大會上明確表示,未來3到5年,鴻海在大陸的業務將會分拆登陸滬深股市。

合作:天然氣領域前途看好

IDG能源作為著名股權投資機構IDG的能源板塊投資平台,在天然氣領域早已投資布局。半年報顯示,今年IDG能源接連拿下兩個天然氣項目,一個是美國鷹灘上遊油氣資產項目,一個是廣東東莞的LNG接收站項目,這兩個項目一舉搶灘布局中美天然氣貿易產業鏈上的核心通路和資源。

市場推測,IDG與富士康強強聯合,攜手布局天然氣產業鏈,雙方各自擁有的獨特優勢、產業經驗、全球網絡和資源,特別是兩家機構在中美兩國深耕多年培育的寶貴資源和投資運營經驗,將為兩家公司互利共贏打下堅實基礎。

2017年前9個月中國天然氣消耗量較去年同期上升18.4%,天然氣嚴重短缺證明市場仍有巨大增長潛力,預計2020年僅天然氣分銷市場產值預測將達到近萬億元人民幣,未來天然氣能源將成為令人期待的板塊。美國石油價格信息社估計,到2040-2050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主要天然氣消費國。

布局:從麵板到天然氣

近幾年富士康以係列大動作開始了戰略轉型。

2016年4月,富士康成功收購夏普。最終富士康以3890億日元(折合35億美元)收購夏普66%的股份。夏普當前主業包括了液晶麵板、太陽能電池、空調、辦公設備,以及自有品牌的產品,其中液晶麵板的經營帶來了最大虧損,也是富士康最看重的資產。市場認為,富士康和夏普兩家,一個是最大的蘋果產品代工廠,另一個是蘋果麵板(尤其iPhone)的核心供應商。收購夏普之後,富士康在蘋果產品線中的地位和利潤都會提升。市場預計,夏普2017年預計營業利潤將同比增長44%,增加至900億日元(約合8.21億美元),最終實現盈利590億日元(約合5.38億美元),這證明了夏普自富士康入主後從戰略守勢向戰略攻勢的轉型。

2016年5月,富士康以3.3億美元取得諾基亞功能機業務。“這個交易案是富智康(富士康子公司)收購微軟手機業務的製造、銷售和分銷部門。對富士康而言,可以立即占領諾基亞在全球40~50個國家的專業銷售團隊與分銷部門的銷售平台與渠道,為富士康轉型服務科技公司鋪路。”富智康原董事長童文欣對外界表示。

2017年6月4日,郭台銘對媒體表示,公司將聯手蘋果和亞馬遜競標東芝記憶芯片(閃存)業務。不過這一願望有可能落空。據日本共同社6月24日報道,東芝預計將於6月27日同優先談判方美日韓聯合體正式簽約,出售旗下半導體子公司東芝存儲器。

此外,郭台銘早將觸角延伸到共享出行、電子商務、雲計算、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和金融服務等領域,進行多元化布局。

突圍:涉足領域競爭充分

今年年初,富士康母公司鴻海公布了2016年全年營收業績,為4.35萬億新台幣(約1363.8億美元),相比2015年下滑了2.81%。這是鴻海自1991年上市以來首次營收下滑,從每個月數據來看,除了第三季度同比增長2.22%外,其餘季度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麵對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上遊成本的上升,富士康整體業績增長麵臨巨大壓力,富士康在生產技術層麵也正在轉型。早在2011年,郭台銘透露他們將會在未來幾年內部署100萬台機器人到工廠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所收購的品牌,以及想要涉足的領域,均是競爭充分的紅海市場。市場表示,如何在紅海中突圍,是富士康需要正視的問題。

(原標題:斥資近15億港元入股油氣公司IDG能源 富士康大舉進軍天然氣板塊)

最後更新:2017-12-17 04:04:46

  上一篇:go 開賽首日收獲一金一銀 中國冬奧賽場經受世界杯考驗
  下一篇:go 應從根本上解決“IPO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