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人物
比特幣去留的背後,是誰在博弈?-金拐棍
比特幣去留的背後,是誰在博弈?--金拐棍理財資訊平台
比特幣目前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在受到政府強監管和取締風險的情況下,竟然出現逆勢暴漲的現象,到底發生了什麼?
首先來看各國對比特幣的態度。
據悉,外媒《商業內幕》報道,近日,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政府宣布,該國20萬美元的投資移民項目將接受比特幣支付,成為全球首個可以用比特幣購買公民身份的國家。這是完全信任比特幣的狀態。
還有一些承認比特幣的地位,但必須受到政府的控製。比如,日本和俄羅斯采取對比特幣的態度。
日本已將比特幣法定為合規支付方式,把其納入金融服務局的監管範圍,通過查看其內部係統(包括客戶資產)來加強對數字貨幣交易的監管,也授權監管部門對比特幣交易進行“實時”檢查。
俄羅斯一直以來對比特幣等電子加密貨幣較為開放的態度。在認為加密貨幣是一種無法改變的事實後,俄羅斯現在傾向於組建自己的電子貨幣。
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瑞士等國也相繼發布風險提示。
相對更嚴格的可能是中國對比特幣的態度。
10月10日,比特幣中國對外宣稱,為落實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的《關於防範代帀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精神,積極響應國家監管,比特幣中國將於北京時間10月30日中午12:00停止提現業務。
能夠理解中國監管部門目前對比特幣的態度。中國的投資者還在成長階段,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容易上當,當權者有責任保護他們,可以采取一些強製手段幫助他們減少損失;其次,利用比特幣洗錢的,不能放任不管。
在大部分國家對比特幣態度趨嚴的情況下,自9月下旬開始,比特幣似乎脫離了ICO整頓的重力,不再受其影響,價格悄然回升,離突破4萬大關僅有一步之遙,月內實現價格翻番。而相比於今年年初比特幣的價格,漲幅已達470%。Coindesk數據顯示,境外比特幣價格達到5200美元,比上周上漲了18.75%,比上個月高23%。打破了九月最高點5013美元。
大部分政府對比特幣采取的是謹慎的態度,比特幣與政府爭奪生存空間,其實是政府和民意的信用比拚。如果比特幣建立起來的信用,能夠被大家普遍接受,那麼可靠的貨幣屬性就會越發顯著。要建立如此強大的信用力,比特幣可以通過市場來證明自己,但捷徑是通過政府直接背書。
比特幣有沒有機會逼迫政府必須承認它的地位?也不是沒有可能,要看比特幣信用的範圍能夠輻射多遠多深多久。曆史上出現過,在貨幣信用博弈中,執政者被迫妥協的事例。
在明朝時期,全球的貨幣體係基本分為銀本位、金本位或者是金銀複本位。明朝當局卻拋棄全球流通的貨幣體係,希望民眾使用當朝印發的大明寶鈔,可是由於其背後沒有足額的準備金做準備和保證,除了皇帝本人喜歡,其他所有的人都變相的不認同,包括大明朝官員,最終不得不舍棄。而白銀的價值被當時全社會廣泛接受,最終倒逼明朝政府承認了白銀的地位。
如今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某些信任手段已經上升為科技手段。信用的取得更加容易,並且可靠。對於政府來說,取締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權利在虛擬世界會被可靠的技術消磨掉很大一部分,除非禁止使用技術。不過,這相當於筷子被發明出來,禁止人們用筷子吃飯一樣困難。
虛擬貨幣的發展在未來,如果國際範圍內得到認可與共識,前景便越好,消除就越困難;其次,虛擬貨幣所在區塊鏈自身的發展前景,公有鏈會越來越堅韌,生態圈會更加完善,依托其上的虛擬貨幣發展的基礎會越加穩固。當權者最後可能會無力阻止其發展,最後隻能參與其中。
金拐棍覺得,從古至今,無論是金屬貨幣同紙幣的鬥爭,還是紙幣同虛擬貨幣的鬥爭,本質是當局者權意與民間市場的信用博弈。
最後更新:2017-10-17 17:25:26
上一篇:
比特幣飆漲逼近4萬 國內投資者多是“看熱鬧”
下一篇:
比特幣再創新高,比特幣現金有複蘇的跡象嗎?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