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機器人
機器人來了,不得不重新思考律師職業了
“人工智能+法律”時代已經到來,一絲焦慮和恐慌開始在律師行業內彌漫。
幾天前,廣東一家律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有消息稱,馬雲占5%股份。媒體熱議:馬雲要進軍法律服務業啦!
法律機器人也來了,“小法博”,“法狗狗”、“法小淘”、“DoNotPay”接二連三地衝進律師行業,提供免費法律谘詢、在線審查合同、製作格式文書、提出針對性分析報告、預測勝訴率、預測刑案刑期……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律師機器人24小時在線服務、全年無休。
“互聯網+法律”已成現實,律師的飯碗是否被人工智能徹底取代?未來社會還需不需要律師?律師能否通過創新業務領域、改變工作方式來適應未來?我們不得不思考。
法律服務市場這個10萬億的大蛋糕很誘人,多少人想從中分一杯羹甚至壟斷之。曾經輝煌的“五大”之一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頂峰時期便建立了法律網絡,擁有兩千多名律師。如今,“四大”大舉進軍法律行業,分走巨額法律蛋糕,隻是時間問題。當今世界,行業邊界越來越模煳,跨界成為主流,有很多隻手悄悄伸向律師背後,要搶走律師麵前的蛋糕。
嗅覺敏銳的投資人早已盯上了律師業務,巨額資本投入法律服務行業。前些年興起的律師中介網站、律師業務有償培訓網、搜索引擎關鍵詞排名,最近幾年火爆的法律APP,法律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其背後都有資本支持,當然,來者目的也是金錢。
而更多的律師卻在悶頭做業務,專注各類案件,隻是偶爾感慨技術帶來的便捷,卻沒有注意到隱藏其中的行業危機,直到人工智能機器人驚醒夢中人。梳理一下律師服務領域被機器人進攻的陣地:法律谘詢、合同製作與審查、案件預測分析……貌似隻有訴訟業務堅挺屹立,不容易被替代。訴訟律師素來很驕傲,以為集知識和智慧於一身,經驗就是財富。但是,大數據改變了信息優勢,基於大量案例數據分析,訴訟律師的經驗在學會深度學習的機器人麵前,同樣不堪一擊。
《法律人的明天會怎樣》作者是英國大法官首席信息技術顧問RichardSusskind,他預測了法律職業未來二十年的前景,敦促律師改變工作方式適應時代。Richard指出,律師的黃金時代已成曆史,按小時付費方式將會改變。律師事務所在管理上要有長遠計劃,要有前瞻性。量身定製的服務模式,要逐漸標準化、係統化,將法律服務“打包”重複使用。Richard預測,市場對傳統律師的需求會減少,隻有足夠靈活、思想開放、有創業精神,才能不被淘汰。
Richard前不久在杭州舉行的“2017法律+科技領軍者國際峰會”上再次重申“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自己創造未來”。
律師行業的未來,隻能自己創造。我國律師行業發展不過三十餘年,正處在摸索、探索階段,積澱還不厚實,“人工智能+法律”突然橫亙麵前,讓我們不得不放棄既定的路徑,而改弦易張,迎接挑戰和機遇。筆者試著做以下分析:
改變現有工作方式,借力打力,利用網絡技術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如果借助智能檢索工具進行法律檢索,就能讓律師得以解脫。法律文書製作、合同審查等工作也可如此。
線上法律服務,隨身背起“辦公室”。糾紛一發生,法律需求就產生。線上糾紛解決,將成為未來主導方式。今年6月,杭州互聯網法院的設立,開啟了在線審理案件的曆史。另外,ADR(替代性糾紛解決機製)將越來越廣泛使用,線上糾紛解決方式(ODR)將成為主流,這些都為律師打開了一扇大門,可拓展新的業務。
律師跨界,提升競爭力。律師在法律之外,再精通一門學科,如稅務、建築、技術、審計、法醫、管理等學科,這樣在遇到難題時,就多一個金剛鑽。
走高精尖路線,提升專業品質。法律涵蓋麵廣,任何一個人不可能掌握全部。律師隻有做專做精,才能有競爭優勢。人工智能的數據分析基礎是海量案例,通過計算得出的概率,其給出的方案也是應對一般、常見問題。而麵對新問題、疑難複雜問題,專家律師以研究為基礎,提供的解決方案更具可行性,針對性更強。
協作、合作。律師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律師之間、律所之間的合作應進一步加強。在服務同一類客戶時,律所之間可以資源共享,對基礎法律服務工作,可互通有無,避免、減少重複勞動,而將主要精力用在客戶特殊要求上。
法律服務前置,將工作重心前移到糾紛發生前。法律風險防控將成為律師業務重心。律師通過與客戶深度接觸,傾聽其需求,為客戶進行風險防控,構建防禦體係,防患於未然。
將工作分解,多人多所共同完成一項工作。互聯網提供了這種異地、多人共同完成工作的條件。訴訟案件也可嚐試分解,舉例,北京一刑事案件,張律師、李律師同時閱卷、分別製作閱卷筆錄,王律師、趙律師檢索相關法律研究法律問題,陳律師、楊律師在此基礎上提出初步辯護意見,線上視頻會議共同完善庭審方案、進行模擬庭審,最後由劉律師和陳律師參加庭審辯護。這是一個異地律師組團合作的刑事案件,融入了七位律師的智慧,效率卻高出數倍。
AlphaGo擊敗了李世石、柯潔,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人類對圍棋的興趣,圍棋依然好玩有趣,我們繼續享受博弈之樂。
一百多年前,汽車時代到來,一些馬車夫學會了駕駛汽車,順應了時代,被淘汰的是那些沒有跟上時代腳步的馬車夫。
站在又一個新時代的十字路口,你,我將何去何從……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配圖來自網絡】
作者:劉玲
北京市律師協會刑事訴訟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清華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導師
最後更新:2017-08-23 1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