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25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楊瀾跨界新作《人工智能真的來了》在京首發

8月16日,楊瀾新書《人工智能真的來了》及同名電子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圖為楊瀾在發布會現場。中國青年網記者暴英霞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17日電(記者 暴英霞) 8月16日,媒體人楊瀾新書《人工智能真的來了》及同名電子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創新工場創始人兼CEO李開複、著名科幻文學作家郝景芳現場助陣,並與楊瀾就人工智能的相關話題進行對談。主辦方還頗有創意地邀請了機器人小覓擔當嘉賓主持。

《人工智能真的來了》是楊瀾第一部跨界作品,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同名電子書由咪咕閱讀獨家首發。楊瀾作為中國首位全方位探尋人工智能的媒體人,在2016年,帶領團隊曆時一年,走訪美國、英國、日本、中國等國家的20多座城市,采訪了30多個頂尖實驗室及研究機構的80多位行業專家,製作出《探尋人工智能》紀錄片。在剪輯紀錄片的過程中,楊瀾用媒體人的人文視角、獨特的親身體驗,通過文字全麵記錄了那些改變世界的人和事,書寫了一段充滿驚奇與驚喜、溫暖與溫度、哲思與展望的人工智能探尋之旅。

與會嘉賓就人工智能等話題進行對談。從左至右:楊瀾、郝景芳、李開複、主持人李澤鵬。中國青年網記者 暴英霞 攝

談及這本書的創作初衷,楊瀾表示,她既非科技大咖,也非商業巨子,但是可以從親身體驗的角度,告訴大眾一個“接地氣”“有溫度”的人工智能。她在書中用浪漫而理性的筆觸,闡釋了對於人工智能在社會、經濟、倫理等方麵的觀察與思考。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許多不可思議的想法得到實現,諸如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語音識別等科技產品已經悄然在生活中應用,對此楊瀾說:“人工智能未來就像今天的水和電一樣,無所不在,而且你會忽視它,因為它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作為資深媒體人及人工智能發展潮流的觀察者和見證者,楊瀾認為:人工智能就像一麵反光鏡,它照見人類的善與惡,貪婪和恐懼、希望和愛。人類研發人工智能絕大多數都是想要改善生活,但也不乏隱患的存在。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做出選擇的是人,不是機器。未來到底往何處發展,取決於我們如何設計、管理和應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真的來了》圖書封麵。主辦方 供圖

人工智能將在很多領域代替人類,把人類擠出就業市場。李開複認為,今天人類的工作至少有50%是重複性、可被取代的。但我們不用太擔憂,人類可以找到自己新的方向,人工智能在推動我們去做更有創造力、更有愛的工作。

作為科幻作家,郝景芳認為小說會放大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危機,但是,無論什麼時候,人性的東西都會在,未來是哪種可能,取決於我們怎麼做。

最後更新:2017-08-23 10:49:14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是否會失控 存在什麼投資機會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驅動一站式全場景交互,華住會引領酒店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