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4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華為吹響進攻蘋果、三星的號角,人工智能可以實現彎道超車嗎?

AI技術的核心是對海量數據進行處理,當前以CPU/GPU/DSP為核心的傳統計算架構已經不能夠適應AI時代對計算性能的海量需求,產業界對新計算架構的探索始終沒有停止過。

據相關資料顯示,GPU是目前主流的AI計算平台,但是其基本框架結構畢竟不是為了AI所設計的,所以術業有專攻,GPU效率受到很多限製;智能時代中AI芯片將是支撐智能計算不可或缺的載體,芯片需要有更多更強大的計算資源,GPU運算顯然Hold不住。FPGA雖然反覆運算快,可在短期內滿足一定的計算需求,但從計算速度和能耗比來說,和專用的AI芯片還是有差距的。

也正是基於此,華為、三星和蘋果都希望能推出專用的手機人工智能芯片。在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眼裏,這是華為超越三星和蘋果的機會所在。現在,華為終於拿出威懾蘋果、三星的“核武器”——人工智能芯片。

9月2日消息,華為在2017年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FA BERLIN 2017)發布華為首款人工智能(AI)移動計算平台——麒麟970。

全新的麒麟970采用10nm先進工藝,在近乎一個平方厘米的麵積內,集成了55億個晶體管,內置八核CPU,率先商業運用Mali-G72MP12全新一代GPU以及全新升級自研ISP等。麒麟 970 相比競爭對手最大的不同就是搭載了全新的 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網絡運算單元)專用硬件處理單元用於 AI 運算,設計了 HiAI 移動計算架構,其 AI 性能密度大幅優於 CPU 和 GPU。

華為官方表示與四個 Cortex-A73 核心相比,在處理同樣的 AI 任務時,新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大約 50 倍的能效和 25 倍的性能優勢。這意味著麒麟970芯片可以用更高的能效比完成AI計算任務。例如在圖像識別速度上,可達到約2000張/分鍾,遠高於業界同期水平。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華為的這款AI芯片中搭載了寒武紀的嵌入式IP(知識產權),也就是人工智能處理單元。 寒武紀被視為全球AI芯片界首個獨角獸,不久前完成了1億美元A輪融資。公司最主要的產品為2016年發布的寒武紀1A處理器(Cambricon-1A),是一款可以深度學習的神經網絡專用處理器,麵向智能手機、無人機、安防監控、可穿戴設備以及智能駕駛等各類終端設備,在運行主流智能算法時性能功耗比全麵超越傳統處理器。目前已經研發出1A、1H等多種型號。

不可否認,人工智能對智能手機而言都將是一個發展的拐點。華為即將發布AI芯片,其實是在競爭維度上超越了三星全麵屏、筆這些硬件方麵創新,而是更聚焦於開啟未來時代大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個體智慧和集體智慧相互協同產生更巨大的力量;未來的智慧終端想要不斷的發展,相應的人工智能體係一定既要充分發揮終端自身的能力和價值,也要結合大數據和雲技術帶來的海量信息、服務和超強計算力。人工智能在未來終端上的實現必須通過端雲協同,這也是我們當前戰略布局的重點。”餘承東這樣說道。

最後更新:2017-09-03 15:51:30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都要進中小學課程啦!未來老師會被取代嗎?技術變革時代,我們怎樣做好老師?
  下一篇:go 揚眉吐氣!華為麒麟970:全球首發5G網基帶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