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
機器人
人工智能做招聘是一種什麼體驗?
早在你意識到之前,人工智能就已經遍布我們的周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智能家居到日常工作到政治經濟各個領域,處處都有人工智能的影子。過去存在於幻想中的“讀心術”,基於人工智能的大數據和深度學習,已能夠被廣泛地應用。
人工智能在職場上的滲透也已經開始蔓延,對比人類經常容易主觀地看問題,人工智能則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有著超強的“記憶大腦”,又能遵循著完全的客觀和理性原則,因此它們往往能比人類更準確地分析人的性格、動機,精準客觀地評估其能力。
未來會是個由人工智能參與構建的智能世界,不管是百年老企業還是經濟新業態,人工智能都將成為“向死而生”戰略反攻的競技場。本文從技術帶來的革新出發,討論人工智能介入後,人力資源人才服務所必然發生的一些變遷,以及隨之而來的一係列影響,希望能為大家看清未來提供一些助力。
1
前互聯網時代——線下信息提供
改革開放後,誕生了第一批人才服務公司,主要分為中低端招聘和高端招聘兩種,模式簡單直接。
中低端招聘中,人才服務公司向求職者提供企業的聯係信息並收取一定費用。當時,除了去大型人才招聘會之外,求職者去中介公司看招聘信息,然後交費拿到相應公司的聯係方式是典型的求職方式。
高端招聘主要采取獵頭方式,人才服務公司利用自己的渠道尋找人才提供給企業,如果成功被錄用,則向企業收取該人年薪的10%至20%。
回望前互聯網時代,無論是求職付費得到企業信息,還是企業付費得到高端人才的信息,人才服務商主要依靠信息不對稱贏利,這種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但由於時代的限製仍然持續了很久,直到後來招聘網站的興起才帶來了行業的顛覆性改變。
2
互聯網1.0時代——線上簡曆倉庫
互聯網發展的大潮,不但催生了百度、騰訊、阿裏,也深刻影響了人才服務領域,很多人才服務網站也在這時候誕生。智聯招聘等目前知名招聘行業巨頭,成為國內最早、最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商,率先將世界領先的人力資源服務理念與經驗同中國迅速發展的人才市場實際情況相結合。這些最早興起的招聘網站,依靠強大的求職者簡曆庫,影響著中國招聘行業的趨勢,服務中國大中小企業百萬家。
相比於傳統人才服務,互聯網人才服務使招聘由線下走到了線上,規模之大前所未有,人才招聘網站動輒就擁有上百萬份簡曆,可向企業開放海量數據庫,提供關鍵詞搜索與推薦服務,有著以下幾點明顯優勢:
·時效長——公司招聘在網站上職位的曝光時間相比線下渠道可以拉長,方便HR們更好地甄選簡曆和麵試候選人,而不用急於受到曝光時間影響而將就錄取。
·成本低——職位數量、具體要求可以根據公司的職位需求隨時改動,方便且易用,保持實時職位需求的跟進。
·觸及麵廣——相比於線下有限的渠道,能上網的地方求職者就可以看到招聘信息,無論是公司還是職位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宣傳。
線上招聘就是利用互聯網建立大型簡曆倉庫,企業隻需要付少量費用即可進入數據庫搜索。
同時,大型企業還向招聘網站購買線上廣告位,一來可以吸引求職者,二來宣傳雇主品牌。從2005年,智聯招聘聯合CCTV經濟頻道、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發起的“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活動,將“雇主品牌”引入了大眾視野,很多雇主開始注重雇主品牌的建設,將雇主品牌作為企業品牌的重要一環,良好的雇主品牌建設能提升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在人才的選育留用等方麵發揮關鍵作用。
盡管,招聘網站的出現和發展顛覆了過去傳統的人才服務模式,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不斷推陳出新,其中的不足也逐漸顯現出來,如簡曆量大但不智能,精準匹配難以優化,HR在篩選簡曆階段就需要大量重複勞動等。
3
數字驅動,智能時代——精準匹配
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已被公認為第四次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因素,在為全球經濟活動賦予巨大能量的同時,也對就業生態帶來革命性改變。尤其是人工智能在近幾年的突飛勐進,甚至讓很多人開始對自己工作的未來充滿擔憂。
人工智能(AI)的關鍵之一是算法(Algorithm)。算法是指解決問題所使用方案的準確而完整描述,是一係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著用係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製。不同的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時間、空間或效率來完成同樣的任務。一個算法的優劣可以用空間複雜度與時間複雜度來衡量。
AI算法已經開始應用於人才服務領域。
2017年3月,北美某獵頭公司舉辦了一次行業技能競賽。參賽的9位選手要從5500份真實簡曆中針對三個不同的職位(產品經理、係統管理員、地勤人員)篩選出合適的候選人。選手中8位是人,第9位是用人工智能匹配候選人的機器。
好消息是:比賽結果從精準度上看第一名仍然是人類選手,機器隻排到第三名;壞消息是:機器參賽者隻花了3.2秒就把合適的候選人篩選出來了,第一名的人類團隊則花了25小時,其他人類團隊分別花費4至9個小時不等。
依托海量數據庫進行快速精準匹配,顯然AI更具有高效性。
AI算法還在不斷基於深度學習進行優化,不僅可以快速進行簡曆的篩選,還能做到通過相關數據預估候選人跳槽意願,以及公司目前人員是否會有人離職——後者也許對招聘方吸引力更大,畢竟留住一個老員工的成本要遠遠低於招聘一位新員工的成本。
也許有人會認為“AI算法不能代替HR的招聘決策”,但眼下更應該關注的問題是“如何基於算法,更好地優化招聘決策”,因為算法基於曆史數據的準確分析,足以彌補人類決策的不足,從而減少損失。
AI對招聘的顛覆是根本性的。
以篩選簡曆這一項工作為例,如果是HR來做一般會先發內部郵件希望員工推薦,同時去各網站發布職位、搜索簡曆,而人工智能機器人能在快速的時間內借助“關鍵詞”搜索完成職位和簡曆匹配,然後按照候選人的“求職意向”進行優先排序。雖然HR在招聘工作上積累了大量經驗,但“人”的情感和情緒有時會影響“理智”的判斷,故會導致在特定的環境下合適人才的流失,但AI卻可以“高效”“精準”地完成這些重複性的工作。
把人力資源管理中大量的重複性工作交給AI,這無疑開啟了招聘的新空間,對人力資源服務商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新的數字驅動的環境下,招聘行業巨頭也開始變革創新。作為國內招聘行業老大的智聯招聘,7月16日針對所有企業推出“企業智贏計劃”,開放了“免費職位發布”功能。智聯招聘作為以流量盈利的公司先行發聲,依托強大的數據實力,顛覆傳統招聘模式,建設開放職崗生態係統,借助數字驅動去顛覆行業服務模式和標準,引領這一變革的到來。
4
即將到來的“未來”
也許有人會說:“沒關係,AI取代我的日子還遠著呢!”
1997年5月,IBM的電腦深藍第二次挑戰國際象棋卡斯帕羅夫時就將其擊敗,成為首個在標準比賽時限內擊敗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的電腦係統。十年後的2017年,AlphaGo戰勝圍棋九段柯潔。
從國際象棋到圍棋,曾經被認為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前者因為棋子不同有“子力價值”可以用於計算,後者則每個棋子價值都相等,還要引入“勢”的概念,但人工智能逾越這個鴻溝隻用了20年!
人工智能將要顛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可以預見人力資源將會是首批被顛覆的領域。這不僅是對人力資源服務商的挑戰,也是對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挑戰,如果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服務模式及經營理念中,則勢必將要被淘汰。“2017中國年度最佳雇主”的主題“數字驅動、智造未來”將雇主品牌的建設理念及人力管理在“新雇主經濟”下社群三角模型全麵升級為金字塔立體模型,企業人才管理也將從“文化體係”“組織體係”“激勵體係”“成長體係”四個方麵,更加全麵地在數字驅動下,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圍繞雇主和雇員之間的化學變化,使組織管理更加靈活,更加高效,更有彈性。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創造它,如果不行,那就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HR將要麵對的不僅是變革,更要做“先行者”,在人工智能未涉足的新空間下,去創造新格局、新“智造場”。
最後更新:2017-10-08 03: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