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7
機器人
人工智能用於自動駕駛還很遙遠,用於未來農場極飛PK大疆近在眼前
人工智能眼下很火,很多人想把它用於自動駕駛上麵以節省人力,實現智能化交通,但是,因為考慮到現有的駕駛習慣和道路情況,安全不能有保證,盡管分起了L1、L2、L3、L4,甚至L5級別,實現起來仍然遙不可及。
相反,在廣闊的農村,人工智能正在實現一條戰略,用農村包圍城市。
以往,航拍、自拍的消費級無人機開始成為人們眼中稀鬆平常的產品,但是真正成為一種產業改變一個行業的,可能隻能是農業領域無人機,它具有改變生產效率的能力。
現在種田有政策優惠扶持,但是農村勞動力流失仍然嚴重,迫切需要有新的生產工具,比如噴灑農藥,無人機幹得更快更省事。
經過 2015 年的激烈競爭,2016 年的重新洗牌,2017 年的無人機賽場上,“用無人機噴灑農藥”這個競賽模塊,幾乎隻剩下大疆農業和極飛科技這兩位主要選手。
大疆農業部門無人機負責人曹楠稱,“大疆做了植保機以後,我可能有點驕傲地說,就是大疆進入這個植保機市場以後,不能說是完全由大疆推動的,但是數據顯示,確實是大疆進入了以後,植保機的整個市場的數據保有量是一個指數的提升。從過去的一兩千台,到現在光大疆就有六千台,我很難說整個市場的保有量多少,但是我們大疆的市場份額應該在60%、70%左右吧。大概是這麼一個情況,但是那肯定是幾年四五倍的增長,全市場,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無獨有偶,大疆在農業領域的競爭對手極飛有話說了。10 月 30 日,極飛科技發布三款植保無人機及 SUPERX3 飛控係統,並推出了包括植保無人機共享租賃平台、農事服務平台和農業 AI 引擎在內的農業智能(XAI)。
極飛無人機創始人彭斌則在發布會上稱,“今年大概3000多套P20的設備,相對去年已經漲了很多倍,我們的營業額漲了快10倍,8倍多,明年如果有幸再漲8倍就不得了了,如果明年我們漲4倍,可能也有1萬台設備,差的話可能也有幾千台吧。”
要與大疆競爭高下。
顯然,這一塊基本確立了快速增長趨勢。
極飛發布的三款 P 係列植保無人機,包括 P30 2018 款植保無人機、P20 2018 款植保無人機、P10 2018 款植保無人機。“P”意為“噴”,而“P”後麵的數值代表單次起降平均噴灑農田的畝數。
從名稱來看,這三款產品最明顯的區別就是載重和大小。三款產品在定位上明確區分,能夠適應多種農田環境,滿足更多用戶的植保需求。
P30 2018 款植保無人機
P30 2018 款植保無人機是全新發布的產品,這款無人機搭載 SUPERX3 RTK 飛行控製係統、XAI 農業智能引擎,集成 GNSS RTK 高精度定位係統、XCOPE 天目自主避障係統,並有毫米波雷達仿地和光流輔助定位,在飛行性能更穩定的同時,能夠適應全部地形的植保作業。
P30 外形為流線型氣動布局,采用一體化機身主板和封閉式航電艙體構造,負載能力為 15 升液體。防水性能達到了 IP65 級,因此噴灑農藥後,可以直接用水進行衝洗。
P20 2018 款植保無人機
P20 是極飛 2015 年發布的第一款植保無人機,累計已有 1500 多萬畝次、超過 50 種農作物的植保作業經驗。在曆年的迭代中,已經擁有了視覺避障、果樹噴灑模式、厘米級高清地圖、指點飛行模式等重要功能。
當次發布的 P20 2018 款植保無人機,在性能和硬件上也有不少優化迭代。視覺避障方麵,除了能夠在 20 米外識別半徑大於 5 厘米的障礙物,實現夜間避障,這次發布已經能夠在噴灑農藥時,按照預設的航線飛行,感知環境,遇到障礙物後自行決策飛行任務。
除了飛行更智能,在噴灑方麵也有改進。新飛機的噴頭支持 IP67 級防護和秒啟停。噴頭還新增了溫度感知功能,這在農業生產中是一個重要的細節功能,因為不少農作物的防治對溫度有要求,溫度會直接影響防治效果。
機臂改進為高強度碳纖維包裹鋁合金的結構,電機外殼加入了防撞設計;同時整機的模塊化設計程度提高 50%,因此維修難度也被降低。
人工智能也被應用到植保無人機上,極飛的植保無人機具有行業首創的 AI 故障預判功能,通過將無人機的飛行日誌實時上傳雲端,並讓 AI 對其進行分析,能夠及時提醒用戶潛在的故障。
也就是說,農民伯伯在農田裏使用無人機噴農藥的時候,可能會突然收到"M1 電機出現異常振動?、"你的飛機可能在 30 秒以後墜毀"這些玩心跳的預警提醒。
P10 2018 款植保無人機
P10 是極飛載藥量最小的機型,載藥量為 6 升,采用折疊式螺旋槳設計,擁有 P20 的所有功能,更加便攜靈活,適用於南方較小的農田。P10 有兩個版本,分別是自動飛行的 P10 RTK 版本,以及使用遙控器手動操作的 P10 GPS 版本。
由於目前手動遙控無人機噴灑,總會造成重噴或者漏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P10 遙控版通過使用 ARC1 掌上遙控器來解決這個問題。
ARC1 掌上遙控器能將農田分割成為 1m x 1m 的網格進行記憶,在手動遙控飛機的過程中,已經噴灑的區域,不會被再次噴灑。
極飛從 2015 年開始推出自動飛行的植保無人機,通過提前對農田進行測繪和標記障礙物,獲得農田的地塊信息,結合高精度的定位技術,讓無人機自動飛行和噴灑農藥。
在戶外的植保作業中,人員不僅要承受風吹日曬和蚊蟲叮咬,還需要與農藥接觸,日常的飲食和休息一般都不規律。在這樣高強度、艱苦的工作環境下,人的出錯率遠遠大於機器的出錯率。
AI 進入農業,未來農場雛形已現
極飛基於微信平台的人工智能引擎,正自動為用戶識別與農業相關的圖片、文字,檢索並提供與農業生產相關的信息。比如說,識別和記錄不同作物和上麵的病蟲害信息,根據需求進行數據處理,並形成定製化的“農田病曆本”。
根據農田病曆本,極飛會為需要噴灑的農田開出「AI 處方圖」。極飛這樣描述了 AI 處方圖的應用場景:
新疆棉花噴灑催熟的脫葉劑時,需要噴灑兩次藥劑。極飛的無人機目前可以做到每一畝地均勻用量,但是噴灑完了以後,每一畝地的變化是不一樣的,因為植物的生長是不一樣的,環境、噴灑過程中的風速也是不一樣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再噴灑一樣均勻的藥量就很浪費了,而 AI 可以在第二遍噴灑的時候,以非常精準的方式,識別出處方出來左邊 1 米的區域,或者左邊這一棵多打一點,右邊這一棵少打一點,實現第二遍農藥的減少施藥。
阿裏雲廣州互聯網行業總監吳沛霖在現場說到:
通過機器學習訓練,人工智能可以根據無人機拍攝圖片分析農作物生長狀況和病蟲害狀態,這些已經被證實可以做,而且這項技術非常成熟。
目前阿裏雲在工業大腦、城市大腦做的一些事情都是通過機器、人工智能去幫人們做出智能化的調度和生產。同理,在未來的農業生產上,農業大腦綜合天氣、作物生長分析等數據,通過地理信息精準導航、無人機調度手段,再實現農業智能化生產,也是可以實現的。
根據極飛在現場的演示,目前他們所訓練的 AI 在識別農作物、害蟲時,仍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依然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訓練和完善。因此極飛還推出了一個眾包項目,計劃在 2018 年花費 2000 萬人民幣向用戶購買在中國境內的農作物、害蟲的相關照片,並邀請全國各地的用戶將照片發給極飛,用於訓練 AI。
無人機廠商的轉型
2015 年無人機行業激烈混戰,2016 年不少廠商開始轉型或倒閉,行業開始重新洗牌。而在 2017 年依然能夠保持快速擴張的無人機廠商,已經屈指可數。
極飛公布了今年的營收情況,相比 2016 年 4700 萬元的營收,截止至 10 月,極飛 2017 年的營收為 2 億。彭斌預計,在本次新產品發布會後,今年的營收會增長 1 億,達到 3 億。
此外,截止至 10 月,極飛的無人機在今年共服務了 246233 個地塊。
極飛從 2015 年開始在新疆提供直營的植保服務,在新疆、河南等地招聘 90 後為主的員工,為當地的農戶噴灑農田,按畝收取服務費用。在 2016 年 10 月,宣布開始銷售植保無人機整機。因此,今年也是極飛從直營植保服務,轉向產品銷售的一年。
早年極飛在全國多地建立直營基地、招聘直營員工的重資本運營,為其建立了在植保無人機行業壁壘,而重資本的運營讓當時從消費級無人機轉型農業的極飛,越來越像一家「農業公司」。
如今極飛通過發布新產品、提供平台式服務,讓地理信息、農業生產信息這些大數據幫助農民精準、高效地管理農田,可以說這家曾經的無人機公司,已經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了。
最後更新:2017-11-07 04:02:48
上一篇:
人工智能搶傳統編輯飯碗?學者:“人機和諧共生”是趨勢
下一篇:
小夥花400元用摩托車零件做成“機器人”表演一場賺500
《英雄聯盟》機器人、獅子狗新皮膚原畫 化身超能勇士
軍工 人工智能龍頭,10轉45派8點燃國慶行情,十月超中通國脈九連板
人工智能已大範圍“入侵”各行業,你做好準備了嗎?
機器人或撼動全球經濟秩序 10年內承擔45%製造業
大公司頭條:Google 人工智能子公司去年虧 1.6 億美元,主要成本是工資;Facebook 將人工審核政治廣告;香港投資者明年買賣內地股票也要實名登記
觀點·人工智能對傳統刑法的挑戰
操盤致勝天師:大盤放量收錘頭線,人工智能第一龍頭,遭主力千萬鎖倉!
機器人產業生態圈近在眼前
雲訪談104:人工智能未來方向是行業化
機器人不會取代所有工作 未來人類職業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