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
機器人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深度結合有待推進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式8月23日在北京舉行。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展,成長起一批創新能力強的優秀企業,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基礎。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的深度結合仍需持續推進。
迎來3.0時代
辛國斌指出,科大訊飛等公司的一些技術上已經走在全球前列,但機器人產業發展仍然麵臨智能化水平應用的技術瓶頸。“在視覺、觸覺、移動、決策、預判等方麵,機器人還遠遠達不到人類的水平。智能化水平欠缺是其尚不能步入高速發展階段的重要製約。”
IDC全球機器人項目總監張敬兵則表示,伴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人產業進入3.0時代。“互聯互通、虛實一體、人機融合”,是3.0時代機器人的核心特征。
IDC數據顯示,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正以20%-30%速度增長,預計到201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61.8億美元。中國市場將在未來幾年貢獻主要增量。
英國工程科技協會會士潘正祥教授認為,智能機器人商業化應用市場已經啟航,日本正在大量研發民生用機器人,韓國則稱2020年前每個家庭將至少有一台家庭服務機器人。
科大訊飛消費者事業群智能硬件業務部副總經理湯熙表示,“未來的人機交互一定是以人為本,而圖像和語音是人類最便捷的信息交流互動方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譚建榮認為,在克服“智能”難點之後,未來服務機器人發展將更加擬人化、體貼化、專業化、超人化和廣泛化。
北京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升級
北京市在大會期間對外發布《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路線圖》,提出到2025年將北京建成全球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
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介紹,北京計劃分兩個階段實現戰略目標:到2020年,北京機器人產業收入達到120-150億元,培育形成10家行業領軍企業,10個研發創新總部,實施10個工業機器人重大應用項目;到2025年,北京機器人產業收入將達到600億元左右,形成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協同創新體係,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操作係統及軟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本建成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創新應用基地。
張伯旭表示,主要在四大領域、采取七項主要步驟推進北京市機器人產業發展升級。“高端工業機器人領域,重點發展人機協作、真空潔淨、物流搬運等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領域,重點發展醫療、公共服務、家庭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領域,重點發展軍用、空間和消防救援機器人;核心部件和前沿領域,重點發展智慧識別軟件和操作係統、減速器、伺服係統、人工智能等。”
ABB、庫卡、發那科、安川“世界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以及新鬆機器人、科大訊飛、神思電子、哈工大機器人、廣州數控、GQY視訊等企業參與了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
最後更新:2017-08-25 15:10:28